使坏好情郎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4页)

    第三章

    暮色昏暗,挽翠在街坊妇女的指指点点下,牵着大宝,抬头挺胸走进徐玉泉的书画铺子。

    “翠妹,你来了。”徐玉泉和丹桂正在摆放东西,夫妻俩神情愉快。

    “大宝,来乾娘这里!”丹桂笑着蹲下身,把扑上前来的大宝抱个满怀“哇!才几天不见,你怎么越来越重?乾娘都快抱不动了!”

    “大宝长大了。”挽翠颇感欣慰。养儿不易,把一个乾瘪娃娃拉拔成胖小子,可是花了她多少心力啊。

    再看到丹桂明朗的笑容,她也感到十分安慰。丹桂患的是心病,只要好好开导,加上徐大哥的疼爱照顾,果然过了两天就痊愈。

    丹桂真是幸福呢!打一开始,挽翠就明白自己和徐玉泉无缘,所以才努力撮合他和丹桂;如今见到他们甜蜜恩爱,她这当媒人的,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娘娘!”大宝靠在丹桂怀中,不安分地想玩墙边的几只瓶子。

    “大宝,这次乾爹不能让你玩了,这是很好的宝贝,不可以乱碰。”徐玉泉小心地擦拭一只古朴的彩花大碗。

    丹桂拿了一只博狼鼓分散大宝的注意力,果然,咚咚声响让他笑呵呵地伸手去拿。

    “哪来这么多瓶瓶罐罐?”挽翠上前浏览。

    “是镜平兄拿来寄卖的。”

    “什么镜平兄…”挽翠恍然大悟!就是几日来,搅扰得她颇不安宁的商人楚镜平啊!“徐大哥,你怎么叫得这么亲切?”

    “楚公子是个好人。”丹桂笑道:“他说这些东西太重了,不想运回山西老家,就放在我们这里寄卖,还让我们抽一成佣金。”

    “一成佣金有多少?”

    徐玉泉道:“像这只景德窑的五彩鸳鸯戏水纹碗,他开价是一百两,但是可以让客人杀价到七十两,也就是说,如果卖出去了,我们就能拿七两。”

    “七两?”挽翠瞠大眼!“徐大哥你这间铺子,一年也赚不到七两吧?”

    “说的也是。”徐玉泉无奈一叹“靠着卖字画、帮人写信、写春联挽联、批些书本来卖,获利实在有限,去年乡试又落第…也难为丹桂跟我吃苦了。”

    丹桂正在逗大宝玩耍,听到夫君的话,摇头微笑。

    挽翠笑道:“丹桂,徐大哥这么宠你,你才不会吃苦,对不对?”

    丹桂脸一红。“挽翠你就喜欢取笑我!”

    徐玉泉舒展眉头“不过,这个冬天不会吃苦了,我今早就赚进了五十两。”

    “哇!”挽翠惊呼道:“五十两?你卖出什么宝贝?”

    温文的徐玉泉难得语气兴奋:“是我近几年来写的小说文集。本来我只是闲暇写来自娱,这两天镜平兄过来铺子里,不经意从桌上拿去看,看了一夜,今早就决定跟我买去刊印。”

    “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挽翠怀疑道。

    “其实我早就想刊印了,只是没有钱印行,如今镜平兄肯帮忙,我当然乐观其成。”

    丹桂也道:“楚公子还说,玉泉的小说写得很好,他四处行商,可以请朋友把玉泉写的书铺到书肆,如果销路好,再刻二版,他还会把利润分给我们。”

    徐玉泉欣然道:“写书能得镜平兄这样的知音,足以快慰平生了。”

    “哼!”挽翠嗔道:“徐大哥你写一篇,我就看一篇,难道不是知音吗?”

    丹桂把大宝揽在怀中,正在为他换穿一件簇新的厚棉衣。“你当然是玉泉的知音了,可是能多赚一些钱,也是好的。”

    “你们见利忘友,都被楚镜平收买了!”挽翠不可思议地摇头。

    “其实楚公子对你也很好…”丹桂欲言又止。

    挽翠又摇头了。这三天来,每天下午楚镜平必定骑上他的白马,带着胆儿驾着马车翩然来到。起初她不肯坐马车,他就抱着兴奋乱叫的大宝骑马,缓慢跟在她身后,后面又跟着一辆慢吞吞的马车,这奇怪的景象反而今路人侧目,挽翠不得已,只好钻进了马车里。

    晚上,楚镜平另有应酬,也会嘱咐胆儿送挽翠母子回去。

    挽翠没好气地道:“我又不想坐他的车子,是大宝喜欢骑马,我才勉强坐车陪大宝一起玩。”

    “楚公子很有心,他今早还向我们打听你。”

    “你们说了什么?”挽翠脸色一变,这家伙到底打啥主意!

    “翠妹,你放心。”徐玉泉温言道:“我们只说你出身骆家,四年前嫁到颜家,一年前离开。其它详情,让他自己问你吧。”

    丹桂无奈笑道:“我们不说,他如果有心意,也是会探听出来的。”

    “他有什么心意?我看他是别有目的!”

    “你是说,他想透过我们来收买你吗?”徐玉泉笑道“那镜平兄的代价未免太大,他还打算收购县城里的麦子呢。”

    “今年收成太好,他买几袋麦子回去磨面粉,那是他家的事。”

    “他不磨面粉,他准备在惠文城酿酒。”

    “他的事业很大哦?”挽翠开始觉得楚镜平高深莫测。

    丹桂道:“原来楚公子做的就是顶顶有名的杏花村楚家汾酒,他很懂得酒呢。”

    徐玉泉也道:“镜平兄是个商人,他做事有他的道理,绝对利益众生。今年产麦太多,谷贱伤农,他买去酿酒,多少补贴因为麦价下跌的农户,麦子也不致堆在谷仓发霉;设了酒坊,他就要请工人,县城的老百姓就多了一分赚钱的机会;而将来惠文烧酒打出名气之后,还可以带动县城的经济…”

    “徐大哥,拜托你!”挽翠头痛不已“等你去考状元的时候,再拿这堆道理去写策论吧。”

    “其实这些道理,也是镜平兄教我的。看来商人的深谋远虑,远比我们读书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