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第八铜人_第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第3/3页)

   方丈锐眼分辨,对七索眼花缭乱的佯攻视若无睹,只是靠着缓慢的步伐与无巧不工的掌力渐渐将七索逼退,那双掌上的内力何其惊人,在七索看来,方丈的身影竟有种越来越巨大的恐怖幻觉。

    七索只能后退、后退,然后发觉背脊已顶到了树木。

    “不放炮给我,那便自摸吧!”七索整个少林寺最看不顺眼的便是方丈,要他就此磕头认输不可能!当下他运起全身真气一击,与方丈硬碰硬对轰了双掌!一声闷响,方丈倒退了两步,七索身子陷入身后树木里。大树嘎嘎作,几乎断折。七索喘着气,警戒地看着方丈。方丈也是满脸通红,额上有白气缭绕。”知道你的武功有哪两样缺点了吧。”方丈抚须,慢慢说“踏圆。”

    七索内息运转不顺,当下也不多言,开始走圆踏井,只消转了五六圈便将翻滚的内息调匀,一身是汗。

    “千锤百炼,刚而归之于柔,柔而造至于刚,刚柔无迹可见。”方丈说。七索沉思。

    “天下武功无不有以柔克刚之法、无后发先至的妙招,这些你跟君宝都已领略。但以暴凌弱却是武学真理,这暴,便是最扎根的基础,叫你避无可避、逃无退路。”方丈看着七索。

    “你偷看我跟君宝练功!”七索一惊。

    “妙招,或许可以制服比自己厉害两倍的练家子,但如果对方比你厉害五倍、甚至十倍呢?你挪移得了真正刚猛无俦的拳吗?当对方内力远在你之上,你能卸掉他的掌劲么?”方丈不理会七索,七索默然。

    自己虽未执著于巧,但的确颇依赖敌来我挪的功夫,遇上真正的一代高手,自己还是得硬接硬打,不真正变强不行。”下山吧。”方丈静静说道。七索惊讶不已,一跪落地:“请方丈指点弟子。”他汗流浃背,又惊又愧。原来方丈的市侩模样是装出来的,那无耻笑脸底下居然是大师风范。

    子安跟七索说,方丈有意帮他打通七经八脉,决不是想害死他,要不就是想利用七索的身子当某种新武功的试验场。于是子安设下一局,让七索假装走火入魔,引得在远处观察七索踏圆的方丈不得不伸手相救。

    七索刚刚听方丈叫他踏圆化解翻腾的内息,那声音依稀与”文丞相”相同,显然当初便是方丈出言提点、消融镇魔指的霸道真气。

    方丈是友非敌,但为何是友非敌,七索依旧身处迷雾。

    “指点?”方丈摇摇头。

    “弟子不明白方丈的苦心,但现在总算知道方丈神机妙算必有深意。就请方丈鞭策弟子,教弟子真正的少林武功!”七索诚心叩头。

    “学得太多犹如扛上千斤包袱,何苦?你跟君宝自创奇拳,日后必定青出于蓝,不要让少林七十二绝技蒙蔽了你的视野,你的气xue窍孔已然打开,内功进展将一日千里,进境无边无际,别懈怠了修炼。趁天还未亮,你下山吧。”方丈说完便漫步朝山上走去。

    “方丈,我不明白!我有太多事不明白!”七索跪着,摸不着头绪。

    “那就带子安一起下山吧。”方丈说,言下之意当然是子安的聪明足以解谜。七索迷惘地看着方丈背影,情绪难以平复。

    “心中有少林,何处不少林?心中无少林,天下即天下。”方丈隐没在密林里。

    天已深蓝,露水初成。

    一辆大牛车驮着数百片木板,慢慢在山径间走着。两个换下少林僧服的光头和尚躺在牛车上,看着即将日出的天际。

    “原来少林只是敷衍朝廷的耳目,故意将自己搞臭?”七索跷着腿。

    “多半是的。”子安咬着刻刀杆。

    “那少林到底在图谋什么?暗中对抗朝廷?”七索胡乱猜想,幸好他有个超会写小说的朋友。

    “方丈要你下山,表示答案不在少林里,你就自由闯荡吧。去找红中,去找君宝,去看看这身武功能够为天下人做些什么,有空就去书摊翻翻,瞧瞧我的大作名动天下了没。”子安笑笑,看着七索。

    “你不跟我一起闯么?”七索有些难过。他已厌倦了别离。

    “打打杀杀的,不适合我。故事之王哦,理当行万里路写百万字书,日后咱英雄再见吧,我第一个读者。”子安伸出手。

    “子安,在少林的五年里,承蒙你照顾了。”七索紧握着子安的手。这未来故事之王的双手都是厚茧,丝毫不逊自己。不论在哪个年代,成功的快捷方式都只有一条——毫不犹豫踏上最艰难的路。

    几个日夜,大牛车总算绕出了嵩山,行出了河南。

    七索跳下车,向车夫拜托再三,又给了好些碎银子。”七索,替我这故事起个名字吧,如果可以,再帮我起个笔名,如果此书被禁也殃及不到我。”子安坐在牛车上。子安心中歉疚,他无法先给七索那浩瀚故事的结局,因为结局他还想不出来,或许游历之中才能得到灵感吧。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武功如此书名亦然,越简单越能传诵百世。”七索想了想,说“故事讲的是水浒梁山寨的英雄侠义,就叫水浒传吧。”

    “有魄力。”子安欣然。

    “至于笔名,你本名姓施,这是不能改的,你耐心极坚,又呆在和尚庵庙里十几年,笔名就叫施耐庵如何?”七索取名的逻辑很有乡下人的简单。

    “施耐庵,挺好。”子安点点头。

    “下次见面的时候,你就是故事之王了。”七索笑嘻嘻的,就如同水浒故事里的九纹龙史进。

    “保重。”子安躺下,不想让七索见到他已热泪盈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