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回有朝一跃马乌江山水变 (第3/5页)
高大、硕巨、沉厚的身子却“呼”地一声,越过了他们的头顶。遮掉了大片月色。 朱侠武一提真气,遥遥领先,眼见前面就是“观鱼阁”猛见一人曼妙轻细,曲线玲珑而匀美,已推阁而入,正是唐方。 唐方轻功最高,她居然是抱着唐大的尸首展开轻功的,她推门入阁,只见一少年“锵”地拔剑而起,一见她手上之人“啊”了一声,挥剑欲刺! 这时朱侠武已到了,猛喝一声:“劫生,住手!” 康劫生住了手,但一张白脸已因愤怒而涨红。 萧西楼叱道:“劫生,发生什么事?” 朱侠武心里一凛,在康劫生怒吼时,萧西楼身子未动,自己己开始疾奔,而今方至,萧西楼已在自己身侧了,自己居然毫无所觉,不禁心中暗叫惭愧。 康劫生颤声道:“爹他…” 萧西楼一个箭步奔过去,只见康出渔满脸紫黑,不禁失声道:“怎么康兄…”一时竟接不下去。 这时萧秋水、邓玉函也己掠到,也是惊住了。 萧西楼定了定神,再道:“以令尊的武功,那毒已经被迫住了,怎会…” 康出渔大声嘶道:“那药…那药!” 萧西楼疾道:“什么药!” 萧秋水目光一转,瞥见桌上的酒壶:“张老前辈的药?!” 康劫生怒叫道:“就是他!…这药酒吃了之后,爹就惨呼连连,变成这样子了!就是他!就是他的药!” 萧秋水一看,只见康出渔一脸紫乌,已是出气多、入气少了,萧西楼也一时为之六神无主。 康劫生一怔,愤怒中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萧秋水代为答道:“张老前辈说康师伯的毒中得很怪异,他也查不出来;这药是要送酒,烫热了才能服的。” 朱侠武道:“药浸酒中时,你有没有出去过?” 康劫生呆了一呆,才道:“有。我去小解了一次。” 朱侠武道:“回来后才给令尊服食?” 康劫生惶然道:“是。” 朱侠武不说话。 萧西楼忍不住道:“朱兄是认为康世侄出去时,别人在酒里下毒?” 朱侠武沉吟了一阵,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张前辈怎会在府上?是否可靠?” 萧西楼叹了一声,考虑再三,终于道:“实不相瞒,老夫人就在府中。” 朱侠武居然一惊道:“老夫人?” 萧西楼颔首道:“是老夫人。” 朱侠武脸上竟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敬慕之色,喃喃地道:“原来是老夫人。” 萧西楼接道:“张前辈实是老夫人的护卫。” 朱侠武即道:“那张前辈应绝无问题。” 萧秋水眉心也打了一个结,唐方、邓玉函更是大惑不解—— 老夫人,老夫人,老夫人,究竟是谁呢? 萧西楼蹙眉道:“然则下毒的人是谁呢?” 便在此时,清冷的月夜中,又传来了一声惨叫! 叫声自“振眉阁”那端传来。 萧西楼的脸色立时变了,他的人也立时不见了。 唐方几乎是在同时间消失的。 朱侠武临走时向康劫生抛下了一句话: “你留在这里守护!” 萧秋水、邓玉函赶至现场时,也为之震住,惊愕无已。 “振眉阁”有一人立在那儿,竟是一个死人。 他的剑方才自袖中抽出一半,敌人便一剑洞穿了他的咽喉,是以他虽死了,精气却在,居然不倒。 这死者竟然是声名犹在七大剑手之上,出道犹在七大名剑之先的“阴阳神剑”张临意! 张临意的眼睛是张大的,眼神充满了惊疑与不信。 唐方禁不住轻呼道:“他就是张老前辈?” 张临意的脸容、神情,实是太可怖、太唬人了。 萧西楼苦思道:“难道,难道有人的剑,比张前辈的剑还快!” 朱侠武忽然道:“不是。” 萧西楼侧身道:“不是?” 朱侠武斩钉截铁地道:“不是因为敌手剑快,而是张前辈意料不到对方会出剑。” 萧西楼转身望向站立而殁的张临意,只见他眼中充满愤怒与不信,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朱侠武道:“不过,对方的剑确实也不慢,否则就算猝然发动,也杀不了张前辈。” 萧西楼颔首道:“只要张前辈的剑一拔出来,这人便讨不了便宜。” 朱侠武断然道:“所以,杀人者一定是张前辈意想不到的人。” 萧西楼游目全场,道:“而且,而且也是与我们非常,”语音一顿接道:“非常熟悉的人。” 朱侠武肯定地点头,道:“这人杀了唐大侠,又向康先生下毒,更猝击玉函、秋水,又刺杀张前辈——这个人!” 朱侠武双眼一瞪,毫无表情的脸容忽然凌厉了起来。 萧秋水等人都感觉一股迫人的、窒人的、压人的杀气,在夜风中蔓延开来。 萧秋水忽然一惊,叫道:“振眉阁里?”—— 守护振眉阁的张临意既然被杀,振眉阁里岂有卵存?—— 然而老夫人、萧夫人还在不在阁内? 萧西楼脸色一变,立时窜出,正想撞门而入,忽然咿呀一声,门打了开来,萧夫人与老夫人,双双出现在门前。 老夫人、萧夫人背后是烛光,那烛光就像是金花一般,绽放在她们背后,萧西楼退了一步,慌忙长揖,没料那铁面铁心的朱侠武,居然拜倒。 老夫人柔声道:“这位大叔,何必如此礼重?” 朱侠武恭声道:“末将侠武,曾在大人麾下侦骑队参任纵组副使将。” 老夫人恍然道:“是朱铁心吧?” 朱侠武居然喜道:“正是铁心,小人不知老夫人还记得小人。” 老夫人笑道:“现下又不是在行军之中,青儿也不在,铁心何必如此多礼,不必什么大人小人的!” 朱侠武依然恭敬地道:“小人不敢,小人敢问狄大将军安好!”萧秋水脑里“轰”地一声,耳里只闻:“青儿”、“狄大将军”莫非是名震天下、智勇双全的狄青!? 狄青是个不世人物。 宋时,重文臣而轻武将,因宋太祖拥兵自立而当了皇帝,是故对领兵打仗有军功的武官都深具戒心,诸多节制,难伸抱负。 狄青却绝对是个例外。 他自幼喜习武,骑术、箭法,都很高强,他因受其义母支助,得赴京师,投身行伍,入编禁军。 他的武艺超群,胆大力大,但因长相却俊美斯文,形成强烈对比。同僚讥笑他是:“女扮男装”、“男人女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