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东毒妇从良记之言 (第1/2页)
第七十四章 东宫之言 第七十四章 东宫之言 曹公公忙恭身答道:“太子注重骨rou亲情,贤王贤明清正,各有各好处。” 皇上便笑道:“你跟着朕也有几十年了,如今也学会了打马虎眼!果是高处不胜寒啊!”曹公公见皇上有些伤感,忙道:“这真是奴才真实感受,不知皇上又是如何看待他二人呢?” 皇上叹道:“太子方才不过是为了让朕相信,他是爱护弟弟们,到底其心真实如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贤王倒是不错,不是嫡不占长,倒是可惜了。况且他还有一个不妥之处:太专情了,敬重嫡妻也要有个限度!若是做个王爷也就罢了,想要进一步,却有些不妥!” 再说太子回到东宫,见到太子妃吴氏,便不悦道:“以后不要再与你meimei一家来往,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东西!” 太子妃忙低眉顺眼地诺诺答应下来,旁边几个太子宠便都眼中有了轻蔑之色,觉得以后极有奔头了。 其实太子是个典型窝里横主。 大部分臣子们是看皇上喜好,但已有相当一部分大臣与贤王交好,太子心里便急燥得利害,稍不顺心,就拿妻妾出气,只不过是因为怕被人垢病,外面仍是与太子妃装作恩爱夫妻罢了。 太子妃嫁给他也十多年了,早就有些麻木了,偶尔也会心里发狠:现就这样对待自己,以后若真做了皇帝,自己到那时人老珠黄,还不知被扔到哪个旮旯呢,倒不如就做一辈子太子妃算了。 可惜父亲他们被皇后母族荣耀迷昏了头,总担心太子被贤王所取代,整日钻营,但据她冷眼旁观。只要太子老老实实不节外生枝,皇上定不敢轻易换下太子。 早年她也曾劝说过太子与父亲,可总被他们斥责妇人之见,也罢,她也懒得管,只安心做她太子妃。 太子来到书房。太子谋臣徐戒便上前问道:“皇上可问沈金两家事情,太子又是如何作答呢?” 太子听了问话,不由心中发虚。 太子老早就听闻了沈家流言蜚语,也曾当成乐子与人取笑沈家。直到今日才知,原来还与六弟有关系。 他与舅舅早就想着借此机会。好好整治一下沈府,也让贤王看看自己利害。 但是徐戒却极力阻道:“沈侯是个明白人,必不会掺和到皇子夺嫡事情上来。殿下又何须硬将他推到贤王一边呢!” 吴天佑则道:“贤王是他女婿,他为何放着国丈不做,只甘心做个侯爷?况且再过几年,天下太平了,手中权势一收,也就是个虚爵罢了,他早晚都会站到贤王一边。不如现就找机会剪去其羽翼,贤王便是得了他。也没什么用处了!” 太子听了也觉得有道理,频频点头。 对于吴天佑小人之心,徐戒叹息后。仍是苦口婆心地劝太子道:“仅凭这么一件小事,除了让他家姑娘不好嫁人外,实看不出能动摇沈侯地位地方。若是太子剪除沈侯,必要一发既中,让他不得再翻身,否则打虎不成反遭其害。” 太子被徐戒聒噪得不耐烦,只得同意此次只袖手观旁,决不插手沈府之事。 可惜计划不如变化,太子半路上被贤王拿话一激,便没控制住,终是皇上面前出了歪主意。 此时被徐戒逼问,太子不由支支唔唔,后恼怒道:“父皇虽说借此事来考验孤,可是孤历来不得父皇喜爱,若是秉公处理,说让六弟舍了名声,成全沈家,父皇必会不悦我不念手足情;如今保下六弟,乱了法纪,父皇也一样不喜我!我怎么做都是错,我心里不痛,倒不如大家都一起不痛,也让贤王闹闹心,不仅岳家名声臭了,而且还有那样一个连襟,想想都觉得心情好多了。” 徐戒闻言不由顿足叹气。 偏偏吴天佑此时也悄悄来东宫问此事。 太子便笑着将当时情形细细讲了出来,吴天佑也道:“让沈家三小姐嫁那么个窝囊废,既不能成为贤王助力,说不得还能拖一拖他后腿呢!看贤王还装不装英明神武了!至于沈侯早晚也要站到贤王那里,正好可以警告于他!” 这话合了太子心意,身心都颇为妥帖,一时舅甥二人都大笑起来。 徐戒摇头叹道:“殿下如何如此,只要您不主动出手,老老实实做您太子,谁也别想拿您下去,须知多做多错,这次倒也罢了,还望太子以后多加防范,若不能保证蛇打七寸,还是少出手为妙,况且这事还是咱们一起商定,怎么就如此轻易地介入了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