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四零章探听消息 (第2/2页)
儿劝服,果然第二日就去拜访吕老太太。 怎么说当年也是主仆之份,年轻人或许意识上已经淡忘了,但是老人家却早就成了习惯,将那股意识深扎心中,故吕老太太见自己才刚进京,沈夫人就上门来拜访,着实感激涕零,连声道:“让夫人亲自屈尊前来,实是不敢当,本该我前去沈府拜访才是。” 沈夫人笑道:“同为大齐臣子,只为朝廷忠,哪来什么屈尊降贵,今日不过是来拜访同乡罢了。说句实话,我此时来,本就有些唐突,还望不要见怪。今日过来,是想着您进京时,是路经鲁地,便想着来打听一下那边情形。” 吕老太太听说,忙道:“不瞒夫人,路经鲁地时,我倒还真去拜会过老夫人呢。” 沈夫人不由惊喜叫道:“这是真?”一时又叹气道:“老太太年事已高,越发故土难忘,偏京城里又是一大家子人,我实是走不开,无法到她老人家面前略孝心,幸好还有英儿夫妻,不然我这心里实是过意不去。” 吕老太太忙劝道:“夫人纯孝至极,老夫人是个通情达理人,自能明白夫人一片诚孝之心。我那日去拜会老夫人,看她老人家身子硬朗着呢…” 话未说完,沈夫人已经双手合十,欣慰道:“阿弥陀佛,真是上天护佑。” 吕老太太不由暗自点头,又低声道:“我去时,秦将军已经到了鲁地,老太太说早晚都得进京,倒宁愿早些,这样对彼此都好。故择好了日子,先大公子一步进京,看日子倒是比我们晚起程*天,怕是再过三五天就能进京了。” 沈夫人闻言大吃一惊,既然如此,那边怎么也没提前给个音信,若不是提前收拾准备了,到那日还不知怎样忙乱呢。 吕老太太也看出沈夫人脸上不自然来,便奇道:“今日听夫人之言,为何似是完全不知此事?按理说,信使也早该到了京城了。” 沈夫人忙笑道:“这一路上得将近一个月时间呢,许是出了什么意外,给耽搁下了。如今自您这里得知消息也是一样。” 沈夫人知吕老太太舟车劳顿,不敢过多打搅,又闲话几句,便告辞而去。 回府马车上,沈夫人不由握紧了双手。 如果说她刚开始还作呕自己虚假做作,那现则是无比庆幸自己今日来做一番表面工夫,不然如何知道婆母竟然会这么就到了京城,而自己这个儿媳只怕等她进了沈府门,才会知道吧。 沈夫人想起后面吕老太太所说话,越发恨得直咬牙。 “我已经求了老夫人,只要她一进京城地界,就马送来消息,到时我会同马老夫人和史老夫人一起去郊外相迎,也是多年情分。” 如今看来,怕是婆母根本就没派人来送信,是存心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呢。 先不说,自己会不会比那些老太太们晚到,只说婆母热情相邀众人过府一聚,看到空荡荡院子,到时谁会听自己解释呢? 谁知道那些人会如何想,自己不孝名声就算是做实了,虽不会京城中传得人皆知,但鲁地出来人面前是绝对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沈夫人回到府中,心火难消,这种事情是不好说与儿媳听,便叫来沈秋君,将事情细说了一遍,末了又拉着女儿手说道:“幸好你让我走这一趟,不然以后真不知会发生什么事呢,外人皆道你祖母是个明事理好人,可怎么就能办出这样坏了沈家名声事来,我再有千般不是,看到这些子孙份上,也该给我些体面,暗地里叫到屋里打骂一顿,我还能反抗不成。沈家主母名声坏了,她能有什么好处?” 沈秋君暗叹一口气,婆媳之间大多是不能和睦相处,两边皆是她长辈,她也不好随意褒贬,只得低声开解母亲:或许是个误会,等祖母来了再问个明白吧。 沈夫人却明白,定是当年因为女儿之事,逼走了婆婆,她这是怀恨心,再加上宁儿娶亲之事,是铁了心让自己好看呢。 到了夜里,沈夫人原原本本将吕老太太话说给丈夫听,沈父皱了半天眉,暗叹一口气,却什么话也没有说。 日子过得飞,其间并没有任何信使前来,沈夫人终是五日后清晨,接到口信:沈老太太已经到了京郊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