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追魂夺命镝锋寒 (第2/4页)
断的招式;这两位激战中的高手,一个是凌厉巧快,一个是沉浑凝练,看光景,一时半刻间,恐怕难以分出胜负。 叫“大太保”“二太保”的那两个光头大汉,一直虎伺于侧,摆出一副跃跃欲试的姿态,而荆之浩虽与危中行拼得剧烈,却逐步向这两个“太保” 站立的位置移动——他有他的打算,赵钧、孙铁肩都是追随他多年的得力兄弟,如今命断身殉,他必须对他们的死亡做个交待。 这个交待,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谁要了他们的命,便向谁去索回命来。 荆之浩的举动,正拼得头晕眼花、浑身大汗的危中行并不曾查觉,但冷眼做壁上观的“黑摩韧”宫子郁却看得分明,因此,他也不着痕迹的在慢慢靠近,准备及时拦截荆之浩。 当危中行的“削刀轮”滑过荆之浩右肩的俄顷,这位“千帆帮”的首席大掌舵猛然斜扑出去“铁鬼手”翻飞如电,快不可言的抓向两名光头大汉中的一个后颈! 这二位“太保”荆之浩早已看出全具有一身深厚的横练功夫,但却也有他们共同的弱点,就是动作较为迟缓,反应亦较慢,他希望以速度钳制对方,或许能够占得机先,再做必死之狙杀!“铁鬼手”来似电掣,首当其冲的乃是横眉竖眼的“大太保”鬼手沾颈,他才惊觉,但仗着自己到家的横练功夫,亦不甚为意,蹲身扬手,就想硬捞,鬼手越过他的头皮,却突往下沉,钢指所指,竟是这“大太保”的眼睛! 横练功夫里,不论是“金钟罩”抑或“铁布衫”任你练到第几层的火候,也不可能把气劲贯注至眼部,换句话说,一旦锐气入眼,照样要受伤遭罪。这“大太保”自然明白厉害,他狂吼一声,赶忙双掌急抓,鬼手却又飘闪,这次钢指箕张,刮过他的咽喉,由于荆之浩腕劲奇猛,立时就把“大太保”的喉部刮出三道血痕来! “二太保”刚刚扑向荆之浩,荆之浩已猝往后挫“铁鬼手”横击“嘭”的一记便将对方拦腰砸翻,溜地滚出,他抢步上前,正待再补一记“黑摩韧”宫子郁已惊鸿般掠到头顶“九寸肠”兜空刺落! 用不着荆之浩动手反拒,霍邦已经飞闪来近,身形凌空翻转,双掌舒卷,差一点就勾上了宫子郁背脊,宫子郁不及再向荆子浩下手,回剑仰身,歉然退出。 霍邦素有“摩云擒龙手”之称,掌上修为,极其精湛深厚,宫子郁退得够快,他进得更快,掌势起如霹雳狂风暴雨般马上就罩住了那位“黑摩韧”! 两位“太保”方才吃了闷亏,自则不肯甘休,双双吼喝着扑击荆之浩,荆之浩乃是求之不得“铁鬼手”挥展之间,不但危中行,连两位“太保” 也一起笑纳于指影锐劲之下! 于是“摘瓢”熊光渭起了夹击何起涛的主意,但他身形甫向那边移动“丹心七志士”的首领“赤棍”潘光斗已经横步迎上,儿臂粗的朱漆棍往地下一顿,却发出“当”的一声金铁震响,乖乖,他这根棍子,居然是生铁打造,比起“落花棍”孙铁肩来,又要高上一级了! 熊光渭也不多话,双钹互击,挺身削杀,潘光斗更是干脆,巨棍挥起,抡出里外十一圈风环,怒涛悬瀑也似浩荡卷来,只接一手,熊光渭已感到压力沉重,不知不觉间倒退出七八步去! 以一击三的荆之浩,主要狙杀目标并不放在危中行身上,他处心积虑要干掉的便是那两个身穿豹皮衣的“太保”在走马灯似的厮杀间,他一直注意寻找对方的“罩眼”可能隐藏的部位,但交手急促,进退匆忙,一时倒还真不容易琢磨,因此他暗中下了决心,不再去探究“罩眼”的所在了,索性硬打硬砸,来个生吞活吃他娘的! “铁鬼手”抓向危中行,危中行轮切轮斩,猛迎狠接“大太保”、“二太保”却由左右冲抱,凭着皮粗rou厚,打谱近身压制荆之浩。 突兀里,荆之浩的鬼手横撑,闪电般顶住了“大太保”身上——模样像极了他偎进“二太保”的怀中,而他左手探怀翻出,指节晃动间一把细若毫芒的银光散飞“二太保”便杀猪似地起了一声嗥号,双手捂着眼睛,痛得满地翻腾! 荆之浩生平有一桩极少人知的绝活儿,叫“荆芒术”这“荆芒术”是一种施放暗器的功夫;寻常时,他怀中总置有一只阔口皮囊,皮囊的锦缎上以百只为一束,插着二束银针,银针细似毛发,淬有剧毒,施展的时候,用拇指与中指轻拈每束针尾,贯以内力挥散制敌。这种暗器手法,由于无声无息,且针芒扩展的面积极大,针上又淬有剧毒,所以极具功效,但缺点是针轻芒细,易受风力及人体运动时所带气流影响,难以至远,必须靠近才能发挥威力;这门功夫,荆之浩向来罕使,现在他是恨极了,别说“荆芒术”要他拿老牙去咬那两个“太保”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张嘴! “二太保”这一滚地哀号“大太保”已不禁一愣,一愣之后,勃然大怒,双手互合下已紧紧抓牢了顶在他肚皮上的“铁鬼手”喉头起一声嘶吼,奋力便将“铁鬼手”往自己这边扯夺。 又是一蓬如丝如雾的银针漫头洒到,随着银针而至的,当然是荆之浩的身子,他的身子撞击“大太保”石柱似的躯体,几乎就把骨架震散,但“大太保”也只能给荆之浩这么一点反击,然后,他也与他兄弟相同,朦着两眼嚎叫起来,一面叫一面蹦,那等痛苦,活脱是万蚁啮心! 变化快到只在瞬息,危中行没有来得及援救两个“大太保”当中任何一个,他不由-目切齿,气得一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