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3_第十二章退步原来是向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退步原来是向前 (第5/6页)

凄凉,这是市级机关行政管理局为外地交流的市级领导建的特殊宿舍,一幢二层小楼。然而,在玲玲看来,这里既不像家,也不像宿舍。现在她更害怕和丈夫之间的那种过于文明的气氛。家,其实是两个人的天地,是两个人无拘无束的自由领域。到了这个天地,应该是脱去西服、解掉领带的地方,两个人无所不为,甚至一丝不挂地搂在一块儿,放屁不需要夹着的地方。然而,突然之间,他变得处处彬彬有礼,像在办公室,像对待女同志那样敬重和严肃。

    可两个人还是躺在一张床上,两个人没有任何亲密的动作,他侧身而卧,她将右手放在头下,他关掉灯,两个人再也没说一句话,她睡不着,往事潮水一样地拍打着。

    也许她该走了!她的心里有一股难以言表的悲伤。

    整个房间里静得让人感到可怕,贾士贞一动不动地躺着,玲玲不停地翻着身,贾士贞感觉到玲玲的心事和内心的矛盾,正犹豫着如何安慰妻子,突然电话铃疯狂地叫了起来,这声音是从楼下传上来的。尽管隔着一层楼,但是,兴许是这房子过于寂静的原因,当贾士贞从茫茫的思绪中反应过来时,觉得这声音又有些遥远,他不知道,为什么卧室里的电话没响。

    贾士贞坐起来,正要下床,玲玲已经到了卧室门口,一边大步往外走一边说:“你躺着,我来看看是谁?”

    贾士贞下了床,说:“不…”

    可玲玲已经到了楼梯口。

    玲玲大步来到客厅,随手拿起茶几上的电话,没有来得及开灯,她现在并不像往常那么讨厌那些无休无止的电话。

    “喂!”

    “喂,是玲玲处长?”

    “是鲁局长!”玲玲有些兴奋起来“鲁局长,找士贞吧!我叫他…”

    “玲玲处长,不好意思,这么晚了,打搅你们了!”

    这时,贾士贞打开了客厅的灯,接过玲玲手里的电话:“喂!是鲁局长…”

    “贾部长!”鲁晓亮说“案子有眉目了,就是撞你的那个案子。”

    “噢!”

    “在深圳蛇口附近的海里,当地警方发现一具男尸,其特征和我们通缉的那个肇事的驾驶员完全一致。”鲁晓亮说“市公安刑警大队已经派出三个刑警赶往深圳。”

    贾士贞还没说话,鲁晓亮又说:“此外,我们派出去的交警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发现一辆已经改装完的轿车,这两个可疑线索都是刚刚才得到的,所以我给你打了电话。”

    “辛苦了,鲁局长!”

    “贾部长,你是在批评我呀!”鲁晓亮说“我也没想到,这个案子会拖了那么多天,尽管这样,我想这起车祸的背后一定还有一股可恶的力量!”

    挂了电话,贾士贞看看玲玲,他慢慢往楼上走去,却一言未发。

    玲玲跟在后面,说:“士贞,是不是那个案子破了?”

    贾士贞边走边说:“只是嫌疑,还没确定。”

    “这些王八蛋,该枪毙!”玲玲愤愤地说,她大步跟了上去“士贞,我也不能总留在你身边,以后你可要千万当心啊!”贾士贞停住了脚步,看看玲玲,微微一笑:“玲玲,你放心吧!这种事实在是不该发生的,你知道现在已经是什么年代了吗,还是全国刚解放的时候?到处搞暗杀?不管是什么人干的,也不管是什么背景,总归这些行为是见不得天日的。”

    “士贞!”玲玲犹豫地跟在贾士贞后面“士贞,你能不能…”

    贾士贞回过头:“玲玲,你是什么意思?”

    “算了。”玲玲低着头进了卧室“我还是不说算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贾士贞显得十分平静,走到玲玲身边,轻轻地搂了搂玲玲,说:“玲玲,经过美国的学习,又经过这场莫名其妙的死里逃生,你也应该改变对我的看法了,我不会再像过去那样了。”

    玲玲看着丈夫那真诚的目光,鼓足勇气说“士贞,我希望你辞去市委组织部长,回到省里去,哪怕安排一个非领导职务,我们全家过平静的生活。”

    “玲玲,我完全理解你,但是…”贾士贞扶着妻子坐到床上“但是…你知道,中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可干部人事制度明显滞后,中央调研组对我们西臾抱着很大的希望…而我刚刚才四十岁,能就此躺下来不干工作了吗?”

    玲玲抬起头,深情地看着丈夫,只是她的眼里盈着晶莹的东西,她终于点点头:“我理解你,你是一个有着与众不同思想的男人,男人以事业为家,这才是你贾士贞,我认了!”

    一大早,贾士贞就走进了组织部的办公室。

    听说韦旭为了刘义修的问题和卫炳乾有不同意见,贾士贞正准备和韦旭交换一下意见。来到韦旭办公室,韦旭还像刚来时那样,像部队的下级见到大首长,立即站起来,两脚一并,大声说:“首长好,首长您应该好好休息!”

    贾士贞笑笑,说:“韦副部长,以后不要这样,地方不是部队。”

    贾士贞感到韦旭面容憔悴,精神也有些委靡。

    随后,贾士贞就找来卫炳乾,决定在公示市残联公选领导班子名单之前,他要和那些在民主推荐中被淘汰的人谈谈话。

    这个决定,是贾士贞半夜里想到的。

    解决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已经提出来好多年了,然而“能下”却是长期困扰干部制度改革的难题。一些干部只要不违法乱纪、被撤职开除,只要不是到了退休年龄,职级将终身保留,职位也很难挪动。长此以往,干部“能下”陷入僵局。僵局状况引发一个不争的事实: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待提拔的队伍越排越长,可以升迁的职位越来越少,通过正常渠道晋升的机遇越来越小。于是,跑官要官者有之,买官卖官者有之,骗官杀官者也时而有之。

    这种现状,贾士贞在省委组织部时就已经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许多厅局的领导们到了退休年龄又千方百计争取到省人大、省政协谋个徒有虚名的闲职,其实工资还在原单位,使用的专车还是原单位的;更有甚者,一些厅局也给这些人一个某某协会、某某理事会的头衔,也安排像样的办公室,天天有专车上下班。虽然名义上也“下”了,实质上并没有下。

    现在贾士贞在酝酿新一轮的干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