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卷轻佻女私奔落风尘 (第4/4页)
,薄生方疑而踪迹之,予遽蹴邻人欲以拐带执薄生。予骇,谓所窃银尚在枕中,可以少资-粥,遂走金陵。生佣书以活,予寄居斗室。邻有少恶,时窥予,生每以此疑,始之诟骂,继以捶楚,曰:‘尔故态复萌耶?’虽力辨之,不我听。寻以贫极,暗商之媒,卖予娼家,诡曰偕予往扬投母舅。人甫入舟,生遽契银去,予竟落此,倚门献笑,何以为情于君,昔日之言俱验。使予当日早从君言,嫁一村庄痴汉,可为有父兄、夫妻之乐,岂至飘泊东西,辱亲亏体? 老父弱弟相见何期?即此微驱沦异地。”言罢,泪如雨注。 四人亦为悒怏。姜举人道:“陆兄,此人诚亦可怜,兄试宿此,以完宿缘。”陆仲含道:“不可,我不乱之于始,岂可乱之于终?”陆举人道:“昔东人之女,今陌上之桑,何碍?” 陆仲含俯首道:“于心终不安。”亦踌躇,殊有不能释然光景。 芳卿又对陆仲含道:“妾当日未辱之身,尚未能当君子,况今日既垢之后敢污君子?但欲知别来乡园景色,愿秉达旦之烛,得尽未罄,断不敢有邪想也。”众共赞成。陆仲含道:“今日姜兄有红哥作伴,陆兄、王兄无偶,可共我三人清谭。” 酒阑,姜举人自拥红儿同宿,二陆与王举人俱集芳卿房中。芳卿因叩其父与弟,仲含道:“我上京时,令尊与弟俱来相送。令尊其健,令弟亦能文。”芳卿因开箧出诗数首,曰: “妾之愧悔,不在今日,但恨脱身无计。”三人因读其自艾诗,有曰: 月满空廓恰夜时,书窗清话尽堪思。 无端不作韦弦佩,飘泊东西无定期。 又客窗风雨只生愁,一落青楼更可羞。 惆怅押衙谁个是,白云重见故园秋。 忆父白发萧森入梦新,别时色哭俨然真。 何缘得以当垆女,重向临筇谒老亲。 忆弟喁喁笑语一灯前,玉树琼葩各自妍。 塞北江南难再合,怕看雁阵入寒烟。 王举人道:“观子之诗,怨悔已极,倒思亲想弟,令人怜悯。但只恐脱得身去,又悔不若青楼快乐。”芳卿道:“忆昔吴江逃时,备极惊怖;金陵流寓,受尽饥寒。今入风尘,腼颜与贾商为伍,遭他轻侮,所不忍言。略有厌薄,假母又鞭策相逼,真进退不得自决。惟恨脱之不早,怎还有恋他之意?” 此时夜已三鼓,王、陆两人已被酒,陆伏几而卧,王倚于椅上,亦鼾声如雷。惟陆仲含自斟苦茗,时饮时停,与芳卿相向而坐。芳卿因蹙膝至仲含道:“妾有一言相恳,亦必难望之事。妾之落此,心甚厌苦,每求自脱,故常得人私赠,都密缄藏,约五十金。原欲遘有侠气或致诚人,托之离此陷井。但当日薄生所得只五十金,电子从中尚有所费,恐五十金尚不足。君能为我,使得返故园,生死-结。”仲含道:“仆亦有此意,但以罄行囊不过五十金,恐不足了事。芳卿若有此,仆不难任之。”仲含因与围棋达曙。 早归,命仆人把一拜匣,内藏包头并线绦及梳掠送芳卿。 芳卿遂将所蓄银密封放匣中,且与仆人一百钱,令与仲含,勿令人见。陆仲含使央姜、陆两人与龟子说,要为芳卿赎身,那龟子道:“我为他费银三百多两,到我家不上一年,怎容他赎?” 王举人知道,也来为他说,自八十两讲到一百两,只是不肯。 陆仲含意思要赎他,向同年亲故中又借银百两凑与他,龟子还作腔,亏得姜举人发恶道:“这奴才!他是昆山谢家女子,被邻人薄喻义诓骗出来,你买良为娼,他现告躁江广捕,如今先送他在铺里,明日我们四个与城上讲,着他要薄喻义,问他一个本等充军!”王、陆二人在中兜收,只一百六十两赎了。 众同年都来与他作庆,他却于寓中另出一小房,与他居住,雇一个婆子伏侍,自己并不近他。陆举人道:“陆兄,既来之,则安之,岂有冷落他在这边之理?”仲含道:“陆兄,当日此女奔我时,也愿为我妾,我道父执之女,岂可辱之为妾,所以拒绝。若今日纳之,是负初心了。但谢翁待我厚,此女于我锺情,今日又有悔过之意,岂可使之沦落风尘?正欲乘便寄书,令其父取回耳。”姜举人听了暗笑道:“强辞,且看后来。”陆举人与他同寓,果然见他一无苟且。 将及月余,各处朝觐官来。忽然一日,有个江山县典史来贺陆仲含,且送卷子钱。仲含去答拜,却是同乡人,曾于谢老家会酒,姓杨名春,是谢老之舅,芳卿母舅。说话之间,仲含道:“令甥女在此,老先生知道么?”杨典史道:“不知。” 仲含道:“已失身娼家,学生助他赎身,见在敝旅。”杨典史道:“学生来时,曾见家姐夫。他为此女又思又恼,已致成病。 老先生如此救他,不惟出甥女于风尘,抑且救谢度城于垂死,感谢不尽!”仲含道:“这何足谢。但是目下要写书达他令尊,教他来接去,未得其便。如今老先生与他是甥舅,不若带回去,使他父子相逢。”杨典史道:“以学生言之,甥女已落娼家,得先生捐金赎他,不若学生作主,送老先生为妾,如今一中举,娶妾常事。”仲含道:“岂有此理!即刻就送来。”回寓,对芳卿说了,叫了一乘轿,连他箱笼,一一都交与杨典史。又将芳卿所与赎身五十金也原封不动交还。芳卿道:“前日先生为我费银一百六十余金,尚未足偿,先生且收此,待贱妾回家补足。”仲含道:“前银不必偿还,此聊为卿归途用费。”芳卿谢了再三,别去。 这番姜、陆两人与各同年都赞他不为色欲动心,又知他前日这段陰德。未几,联捷,殿在二甲,做了兵部部属。告假省亲,一到家中,此时谢鹏已进学,芳卿已嫁与一附近农家,父子三人来拜谢,将田产写契一百六十两,送还他赎身之银。陆仲含道:“当日取赎,初无求偿之意。”毕竟不收。芳卿因设一生位在家,祝他功名显大。后转职方郎,尝阻征安南之师,止内监李良请乞。与内阁庸辅刘吉相忤,转参政。也都是年少时持守定了。若使他当时少有苟且,也竟如薄生客死异地,贻害老亲,还可望功名显大么?正是: 煦煦难断是柔情,须把贞心暗里盟。 明有人非幽鬼责,可教旦夕昧平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