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第3/3页)
穿了件不讲究的外衣,领带歪斜着,裤子的折线也不挺,显得鼓囊肥大,反正是一副不加修饰的模样。 “我想跟您说几句话。”这位男子嘴角漾起笑容,很客气地瞧着桐子说。 “你有什么事?”桐子警惕地问。 “实在对不起,您在打电话给律师的时候,我在边上听到了。不,是无意中听到的。”青年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笔记本,拿了张夹在里面的名片。“我不是坏人,是干这个的。” 桐子接过名片一瞧,上面写着:“论想社编辑部阿部启一。”桐子抬起头瞧了瞧对方。 阿部启一在等电话的时候,传来了一位年轻女子的话声。女人打电话原来话就多,净说些不着边的废话,还会咯咯笑个没完。想到这儿,心中不禁暗暗后悔不该让这女子先挂电话。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只听得那位女子似乎打给一位姓大冢的律师,可对方不在,正跟一位值班的人说着话。原来,她是特地从九州赶来求这位律师办事的,上一回已经被对方回绝了,今天再一次求对方,想想办法。那女子的声音变大了。听她说她哥哥蒙冤受屈,也许会被判死刑。又说,没有钱,律师就不能接受委托,那穷人对法律还有什么指望呢? 阿部启一开始仔细地听着,当那位女子挂断电话离去时,顾不得自己要打电话,随后跟了上去。从那女子的背影看去,她失神落魄地走着。然而,步子却迈得很快,也不往边上瞧一眼,只是垂下了细弱的肩膀,一个劲儿地往前赶路。这恐怕不是阿部偷听了她电话之后产生的心理感觉吧。 被人叫住的时候,那位少女自然用一种惊奇的目光打量着阿部启一,虽然也看了名片,也许不太了解《论想》是一家综合性杂志,所以少女的脸上并没有任何反应。这么一来就麻烦啦。 阿部启一邀她去咖啡馆,对方却推辞不肯,阿部启一再恳切相邀,好不容易算进了路边的一家华丽的咖啡馆。那位少女要了杯果汁,一饮而尽。阿部见对方颇有戒心,连烟也不敢拿出来抽。少女微微沉下脑袋,抿嘴咬唇,显出那高高的细鼻梁。 “您从九州来东京的吧?”阿部启一尽量用拉家常的口吻问道。 “是的。”年轻女子的回答显得有气无力。 “很冒昧,方才听到您的电话,好象令兄出了什么事?” “…”少女默默地点了点头,从那脸庞的线条看,分明还是个天真的少女。 “出了什么事?如果没什么妨碍的话,是不是可以说给我听听。” 少女抬起眼,射来利箭般的目光。阿部不由得慌乱起来,赶紧补上一句:“不,我不是要把它当作杂志素材,只是在一旁听见您说的话,很同情您的处境。” 那少女又垂下眼皮,眼睫毛齐齐地长得很好看,脸色白嫩只是缺点血色,娟秀的容貌上却带着稚气。 “反正,现在请律师打官司就得花不少钱,再好的律师也是那样。象您那样穷的人是没法打官司的啊。也有律师能仗义执言,不收费用或是收一点微薄的诉讼费,说到底,这全凭律师自己的良心了。但并不是所有律师都能这么做的。律师不愿白干,当然就回绝您了。”阿部启一又说“这些全是方才传到我耳朵里的。听到您提到大冢先生,就是那位大冢钦三律师吗?” ——少女没回答,她既没点头承认,也没摇头否认。阿部明白了,自己准没猜错—— “大冢钦三在日本是数一数二的律师,所以收费一向很高,您问过收多少辩护费吗?”——没有下文。少女只是紧咬着嘴唇,前额上显出了淡淡的青筋——阿部没法再问下去,于是他换了个话题:“您打算在东京呆多少日子?” “不,”少女立即答话了“乘今晚夜车回去。” 阿部有些惊讶:“那么急呀。您住在九州的什么地方?” “K市。”少女回答得很干脆。 “那您对大冢律师完全不抱希望了?” “我有职业,所以不能老呆在东京。” 阿部启一觉得她的回答很巧妙,婉转地表达了她对此已经无望才打算回九州的:“能不能把这事跟我谈谈。也许,我能帮点什么忙。” “用不着了。”这回她很干脆地拒绝了,还做出要告辞的样子。 “请问您的大名?”阿部启一还紧追不舍。 “我告辞了。”那青年女子已站起身,有礼貌地鞠个躬。 阿部被她那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搞得瞠目结舌,一时无言以对。阿部急忙付了账,跟出咖啡馆。只见她的背影夹杂在人流中,从她的步履姿态,仿佛透出一种威严,使阿部不敢再紧追上去。 阿部启一回到社里,问了对报刊出版挺熟悉的同事:“请问九州K市有权威性的报纸是哪家?” “是N报吧。”同事回答说。 “什么地方收藏这份报纸?” “这家报在东京有分社,去那儿准能找到。你想找什么?” “不,我只是问问。”阿部启一含糊其词地说着,离开了杂志社。 赶到N报分社,拿出名片说明来意,很快就答应让他查找保存着的旧报。 “您找什么时候的?” “这个嘛,”阿部搔搔头皮说“我也说不准,反正是K市发生的一个大案件吧。” “什么案件?” “我也不大清楚。让我看一看也许能找到。” “那我给您拿去年一年和今年出版的合订本吧。请到这儿来。”这家报社的一位职员倒很热情,把阿部带到靠墙角的书架边,捧下了一大堆报纸的合订本,上面积着薄薄的灰尘“就这些,请您慢慢找吧。” “对不起,麻烦你了。” 合订本用麻线装订成本。上面用红笔写着一月、二月的字样。阿部启一把报纸搬到窗边,对面有一幢大楼遮住了光线,凭着一点微弱的光亮,掸去报纸上的灰尘,专心致志地查阅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