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_杂传第三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杂传第三十七 (第2/4页)

受外 赂。有甲一属,为私畜兵。”吏索之,惟一衣笥,军籍、粮簿而已。吏闵而宽之, 景思请械送京师以自明。景思有仆王知权在京师,闻景思被告,乃见弘肇,愿先下 狱明景思不反,弘肇怜之,送知权狱中,日劳以酒食。景思既械就道,颍、亳之人 随至京师共明之。弘肇乃鞫其奴,具伏,即奏斩奴而释景思。后从世宗战高平,世 宗以所得汉降兵数千为效顺指挥,以景思为指挥使,复戍淮上。周师伐淮南,以功 领饶州刺史,迁濠州刺史,兵攻濠州,以战伤重卒,赠武清军节度使。

    ○王进

    王进,幽州良乡人也。为人勇悍,走及奔马。少聚徒为盗,乡里患之,符彦超 遣人以赂招置麾下。彦超镇安远军,军中有变,遣进驰奏京师,明宗怪其来速,嘉 其足力,以隶宁卫指挥。汉高祖为侍卫亲军指挥使,以进为军校。高祖镇河东,因 以之从,每有急,遣进驰至京师,往返不过五六日,由是愈亲爱之,累迁奉国军都 指挥使。从周太祖起魏,迁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历汝、郑二州防御使、彰德军节度 使。显德元年秋,以疾卒,赠太师。

    呜呼!予述旧史,至于王进之事,未尝不废书而叹曰:甚哉,五代之君,皆武 人崛起,其所与俱勇夫悍卒,各裂土地封侯王,何异豺狼之牧斯人也!虽其附托遭 遇,出于一时之幸,然犹必皆横身阵敌,非有百夫之勇,则必一日之劳。至如进者, 徒以疾足善走而秉旄节,何其甚欤!岂非名器之用,随世而轻重者欤?世治则君子 居之而重,世乱则小人易得而轻欤?抑因缘侥幸,未始不有,而尤多于乱世,既其 极也,遂至于是欤?岂其又有甚于是者欤?当此之时,为国长者不过十馀年,短者 三四年至一二年。天下之人,视其上易君代国,如更戍长无异,盖其轻如此,况其 下者乎!如进等者,岂足道哉!《易》否泰消长,君子小人常相上下,视在上者如 进等,则其在下者可知矣。予书进事,所以哀斯人之乱,而见当时贤人君子之在下 者,可胜道哉!可胜道哉!

    ○常思

    常思,字克恭,太原人也。初从唐庄宗为卒,后为长剑指挥使。历唐、晋为六 军都虞候。汉高祖为河东节度使,以思为牢城指挥使。高祖入立,领武胜军节度使, 徙镇昭义。思起军卒,未尝有战功,徒以幸会汉兴,遂秉旄节。在潞州五年,以聚 敛为事,而性鄙俭。初,思微时,周太祖方少孤无依,衣食于思家,以思为叔,后 思与周太祖俱遭汉以取富贵。周太祖已即位,每呼思为常叔,拜其妻,如家人礼。 广顺三年,徙镇归德,居三年来朝,又徙平卢,思因启曰:“臣居宋,宋民负臣丝 息十万两,愿以券上进。”太祖颔之,即焚其券,诏宋州悉蠲除之。思居青州,逾 年得疾,归于洛阳,卒,赠中书令。

    ○孙方谏

    孙方谏,郑州清苑人也。初,定州西北有狼山堡,定人常保以避契丹,有尼深 意居其中,以佛法诱民,民多归之。后尼死,堡人言其尸不朽,因奉而事之。尼姓 孙氏,方谏自以为尼族人,即继行其法,堡人推以为主。晋出帝时,义武军节度使 恶方谏聚徒山中,恐为边患,因表以为游奕使。方谏因有所求不得,乃北通契丹。 契丹后灭晋,以方谏为义武军节度使。已而徙方谏于云中,方谏不受命,率其徒复 入狼山。汉高祖起,契丹纵火烧定州,虏其人民北去。方谏闻之,自狼山入,据之 以归汉,高祖嘉之,即拜方谏义武军节度使。周太祖时,徙镇镇国,以其弟行友为 定州留后。世宗攻太原,方谏朝于行在,从还京,至洛得疾,徙镇匡国,卒于洛阳, 年六十二,赠太师。

    译文

    翟光邺字化基,濮州鄄城人。

    他的父亲翟景珂,风流倜傥有胆量有气魄。

    梁、晋在黄河相对抗,翟景珂召集并率领邑人守卫永定驿,晋人攻打他们,一年多不能攻克,翟景珂最终战死。

    翟光邺当时十岁,被晋兵抢去,唐明宗喜欢他聪明颖悟,常常让他跟着自己。

    翟光邺事奉棱唐,官做到耀州团练使。

    晋高祖时,历任棣沂二州刺史、西京副留守。

    晋出帝打败杨光速后,以翟光邺为青州防御使。

    翟光邺招聚兵民,很有恩德<)契丹灭晋,委派翟光邺管理曹州。

    许王李从益进入汴京,任命他为枢密使。

    漠高祖进入京师,改任右领军卫大将军、左金吾大将军,充街使。

    周太祖登位,拜任宣徽使、枢密副使,出知永兴军,死在任上。

    翟光邺为人沉默寡言、足智多谋,事奉继母以孝顺出名。

    虽然显贵,但不积聚财产,常借官舍居住,萧索得仅能遮蔽风雨。

    为使亲族和睦,粗衣粗食,同甘共苦,翟光邺处之泰然,天天和宾客们以饮酒聚书为乐事。

    处理政事,务必以宽松平静、休养生息为本。

    病危,告诫他手下的人,死后即把尸体送回洛阳,不要久留以免拖累军府。

    死后,州人上书请求留下安葬,建立祠庙,没有准许。

    冯晖,魏州人。

    在效节军当兵,因功升任队长。

    唐庄宗进入魏州,和梁在黄河边相拒抗,冯晖作为队长逃到梁军中,王彦章认为冯晖骁悍勇猛,把他收归部下。

    梁灭亡,唐庄宗宽恕冯晖没有追究,让他跟随唐明宗讨伐杨立。

    魏王李继岌平定蜀后,冯晖多次升迁任夔、兴二州刺史。

    董璋在束川反叛,冯晖跟随晋高祖讨伐董璋,军队到达剑门,创门有兵把守,不能进关,冯晖从别的路迂回到剑门关左翼,将蜀地守兵消灭殆尽。

    恰逢晋高祖回师,拜任冯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