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东汉世家第十 (第2/4页)
为参议国政。无为,棣州人,方颡鸟喙, 好学多闻,善谈辩。尝衣褐为道士,居武当山。周太祖讨李守贞于河中,无为诣军 门上谒,询以当世之务,太祖奇之。或谓太祖曰:“公为汉大臣,握重兵居外,而 延纵横之士,非所以防微虑远之道也。”由是太祖不纳。无为去,隐抱腹山。承钧 内枢密使段常识之,荐其材,承钧以谏议大夫召之,遂以为相。五年,宿卫殿直行 首王隐、刘绍、赵鸾等谋作乱,事觉被诛,其词连段常,乃罢常枢密为汾州刺史, 缢杀之。 自旻世凡举事必禀契丹,而承钧之立多略。契丹遣使者责承钧改元、援李筠、 杀段常不以告,承钧惶恐谢罪。使者至契丹辄见留,承钧奉之愈谨,而契丹待承钧 益薄。承钧自李筠败而失契丹之援,无复南侵之意。地狭产薄,以岁输契丹,故国 用日削,乃拜五台山僧继颙为鸿胪卿。继颙,故燕王刘守光之子,守光之死,以孽 子得不杀,削发为浮图,后居五台山,为人多智,善商财利,自旻世颇以赖之。继 颙能讲《华严经》,四方供施,多积畜以佐国用。五台当契丹界上,继颙常得其马 以献,号“添都马”,岁率数百匹。又于柏谷置银冶,募民凿山取矿,烹银以输, 刘氏仰以足用,即其冶建宝兴军。继颙后累官至太师、中书令,以老病卒,追封定 王。 太祖皇帝尝因界上谍者谓承钧曰:“君家与周氏为世仇,宜其不屈,今我与尔 无所间,何为困此一方之人也?若有志于中国,宜下太行以决胜负。”承钧遣谍者 复命曰:“河东土地兵甲,不足以当中国之十一;然承钧家世非叛者,区区守此, 盖惧汉氏之不血食也。”太祖哀其言,笑谓谍者曰:“为我语承钧,开尔一路以为 生。”故终其世不加兵。 承钧立十三年病卒,其养子继恩立。 继恩本姓薛氏,父钊为卒,旻以女妻之,生继恩。汉高祖以钊婿也,除其军籍, 置之门下。钊无材能,高祖衣食之而无所用。妻以旻女常居中,钊罕得见,钊常怏 怏,因醉拔佩刀刺之,伤而不死,钊即自裁。旻女后适何氏,生子继元,而何氏及 旻女皆卒。旻以其子承钧无子,乃以二子命承钧养为子。承钧立,以继恩为太原尹。 承钧尝谓郭无为曰:’继恩纯孝,然非济世之才,恐不能了我家事。”无为不对。 承钧病卧勤政阁,召无为,执手以后事付之。 承钧卒,继恩告哀于契丹而后立。继恩服缞裳视事,寝处皆居勤政阁,而承钧 故执事百司宿卫者皆在太原府廨。九月,继恩置酒会诸大臣宗子,饮罢,卧阁中。 供奉官侯霸荣率十余人挺刃入阁,闭户而杀之。郭无为遣人以梯登屋入,杀霸荣并 其党。 初,承钧之语郭无为也,继恩怨无为不助己,及立,欲逐之而未果,故霸荣之 乱,人皆以谓无为之谋,霸荣死,口灭而无知者。无为迎继元而立之。 继元为人忍。旻子十余人,皆无可称者。当继元时,有镐、锴、锜、锡、铣, 于继元为诸父,皆为继元所杀,独铣以佯愚获免。承钧妻郭氏,继元兄弟自少母之。 继元妻段氏,尝以小过为郭氏所责,既而以它疾而卒,继元疑其杀之。及立,遣嬖 者范超图杀郭氏,郭氏方缞服哭承钧于柩前,超执而缢杀之,于是刘氏之子孙无遗 类矣。 继元立,改元曰广运。王师北征,继元闭城拒守,太祖皇帝以诏书招继元出降, 许以平卢军节度使,郭无为安国军节度使。无为捧诏色动,而并人及继元左右皆欲 坚守以拒命。无为仰天恸哭,拔佩刀欲自裁,为左右所持。继元自下执其手,延之 上坐,无为曰:“奈何以孤城拒百万之王师?”盖欲摇动并人,而并人守意益坚。 宦者卫德贵察无为有异志,以告继元,继元遣人缢杀之。 初,太祖皇帝命引汾水浸其城,水自城门入,而有积草自城中飘出塞之。是时, 王师顿兵甘草地中,会岁暑雨,军士多疾,乃班师。王师已去,继元决城下水注之 台骀泽,水已落而城多摧圮。契丹使者韩知璠时在太原,叹曰:“王师之引水浸城 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若先浸而后涸,则并人无类矣!” 太平兴国四年,王师复北征,继元穷窘,而并人犹欲坚守。其枢密副使马峰老 疾居于家,舁入见继元,流涕以兴亡谕之,继元乃降。太宗皇帝御城北高台受降, 以继元为右卫上将军,封彭城公。其后事具国史。 旻年世兴灭,诸书皆同,自周广顺元年建号,至皇朝太平兴国四年灭,凡二十 八年,余具年谱注。 译文 刘曼是后汉高祖的同母弟弟。 原名刘崇,长着漂亮的长须,眼睛中有两个瞳仁。 少时不务正业,贪酒好赌,曾被刺面当兵。 汉高祖在晋任河东节度使时,任命剀曼为都指挥使。 汉高祖登位,任命他为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汉隐帝时,多次加授至中书令。 漠隐帝年轻,大臣当政,周太祖任枢密使,刚刚讨平三镇叛乱,立下大功,而和刘曼历来有矛盾,刘曼感到不安,对判官郑珙说:“皇上年幼弱小,大臣当权,而我和郭公不和,事情会怎样呢?”郑珙说:“漠的朝政快乱了!晋阳的军队称雄天下,而且地形险要牢固,靠十个州的赋税足够自给自足。 你是宗室的人,不在这时定下计策,以后必定被别人控制。”刘曼说:“你所说的,正是我的意思。”于是停止上交赋税,收罗天下豪杰,登记成年百姓入伍增加兵员。 三年,周太祖在魏州起兵,汉隐帝被杀,刘曼于是谋划起兵。 周太祖从魏州入京师,反叛的情状已表露无遗,而漠大臣没有立即推尊他,因此不敢马上登位,于是禀告汉太后,立刘曼的儿子刘赞为汉的继承人,派宰相冯道到徐州迎接刘赞。 在这时,人们都明白周太祖没有诚意,惟独刘曼高兴地说:“我儿子做皇帝了,担心什磨呢!”于是罢兵,派人到京师。 周太祖年轻时低贱,在脖子上刺有飞雀,世人称他为郭雀儿。 周太祖见到刘曼的使臣,详细谈了拥立刘赞的用意,于是指着自己的脖子给使臣看,说:“自古以来哪有文身的天子?希望刘公不要疑心我。”刘曼心喜,更加信以为真。 太原少尹李骏说:“郭公兴兵冒犯君主,势必不会做汉的臣子,一定不会替刘氏拥立后代。”因而劝刘曼率兵下太行,控制孟津以等待变乱,也许刘餮能够登位,刘赞登位后纔可罢兵。 刘曼大骂说:“李壤这个迂腐的儒生,想挑拨我们父子吗!”命令手下人拉出去杀掉。 李骥临刑感叹说:“我替蠢人出谋划策,被杀确实是应该的了!但我的妻子有病,不能独自活着,希望和她一齐死。”刘曼获知后,就在街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