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回柔情似水百折不回 (第6/6页)
” 俞秀凡听得呆了--呆,暗道:又来了,不知道又要出一个什么难题了,这女人真叫人难测高深。心中念转,口中说道:“姑娘请说!” 水燕儿道:“你如能离开造化城,希望能再来这听松楼看我一次!” 俞秀凡暗暗吁一口气,道:“理当如此。” 水燕儿目光转注到无名氏和石生山的身子,道:“两位带有兵刃么?” 无名氏摇摇头,道:“没有。” 水燕儿道:“可要借用两件兵刃。” 无名氏道:“如是姑娘方便,在下倒希望能借用两件。” 水燕儿道:“谈不上方不方便,我能还给俞兄的宝剑,借两件结你们有何不可。” 无名氏道:“多谢姑娘了。” 水燕儿道:“两位用什么兵刃?” 无名氏道:“在下用刀,石兄用什么?” 石生山似乎是不愿再讲话,伸手蘸酒,在木案上写了“判官笔”三个字。 水燕儿皱皱眉头,道:“没有判官笔。我这里有刀有剑,有软鞭。” 石生山沉吟了一阵,又在桌上写道:“软鞭。” 水燕儿点点头,道:“去取一把卑刀和一条软鞭。” 两个女婢应了一声,转身而去,片刻之后,两个女婢,拿着一把单刀,一条软鞭,放在了木案上面。 无名氏拿起单刀,在手中掂了一掂,道:“姑娘,谢啦!” 石生山取过软鞭,抱拳一礼。 水燕儿抬头望望天色,道:“俞兄,如若你还没有改变心意,现在可以走了。” 俞秀凡站起身子,道:“姑娘,在下等就此别过。” 水燕儿道:“俞兄,离开听松楼,百丈外就进了造化城,三位多多保重,恕我不送了。” 俞秀凡道:“不敢有劳。”转身向外行去。 水燕儿站起了身子,脸上是一片自怜自惜的神色,双目中满含着泪水。但她强忍着没有移动身躯,也没有说一句话。 一个青衣女婢,带三人离开了听松楼。行过来时的悬崖险地,折转上一座山峰。 青衣女婢停下了身子,道:“三位,峰下就是造化城,小婢告退了。” 那女婢神情严肃,说完了一句,立时泪水纷披,转身而去。 俞秀凡大感奇怪,沉声喝道:“姑娘留步!” 青衣女婢停下了脚步,回头说道:”公子,还有什么吩咐?” 俞秀凡道:“你哭什么?” 那青衣女婢,本来还在忍住没有哭,俞秀凡这么一问,青衣女婢突然双手蒙面,泪水由指缝中涌了出来。 俞秀凡叹一日气,道:“姑娘,什么事,使你哭的如此伤心?” 青衣女婢黯然说道:“我为我们的姑娘流泪,为她不平。” 俞秀凡呆了一呆,道:“为她流泪,为她不平,为什么?” 青衣女婢道:“她伤痛把你留在了人间地狱,日夜独坐凭栏低位,祝告上苍,希望你能够脱险归来,生离地狱。” 俞秀凡道:“原来如此。”语声微微一顿,接道:“在未去听松楼前,在下对她确然有一点误会,见面之后,己然误会冰释。”青衣女婢道:“俞相公好轻松啊!只是误会冰释四个字,你可知道我们姑娘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多大的牺牲?” 俞秀凡道:“她牺牲了什么?” 青衣女婢突然放下了蒙面双手,脸上泪痕纵横,双目中神光湛湛,直逼在俞秀凡的脸上,道:“她不惜身犯门规,交还了你的宝剑,又赠与你两个从人兵刃,且泄漏了不少造化门中的隐密。” 俞秀凡道:“她犯了什么规戒?” 青衣女婢道:“她身犯天大门规,任何一条,都是腰斩分尸之罪,三条并发,就算她是公主的身份,也是一样的非死不可。” 俞秀凡道:“这个,这个,有没有补救的办法?” 青衣女婢道:“没有。” 俞秀凡道:”我们交回兵刃呢?” 青衣女婢道:“大错已铸,回头已晚。交还兵刃,也是一样无法救她。” 俞秀凡道:“九死也有一生,难道这件事,就役有一点侥幸求生的机会么?” 青衣女婢道:”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那就是你们生离造化城时,带她离开此地。” 语声稍停,接道:“俞相公,难道你一点也听不出来,她要你归来再到听松楼去看看她,那是死别的留言。” 俞秀凡道:“听松楼天险绝地,一夫当关,万夫难渡,如若你们都肯帮助她,合诸位之力,死守绝地,造化门中的人手,未必能越过那奇险关口。” 青衣女婢举手拭去脸上的泪痕,道:“你要她抵抗捕拿她的杀手?” 俞秀凡道:“归去告诉水姑娘,就说这是我说的话,我们能够生离造化城,会尽快来此接应她。” 青衣女婢道:“这些话,我都可以转告,但姑娘怎么决定,小婢就不知道了。” 俞秀凡道:”那自然不关姑娘的事,只要你把话传到就行。” 青衣女婢道:“婢子不会少说一个字。”转身大步而去。 目睹青衣女婢离去之后,俞秀凡轻轻叹息一声,道:”两位,咱们就要进造化城了,两位带有很多福寿膏,行动只怕也有些不便。” 无名氏笑一笑道:“公子说的不错,咱们把它烧了。” 石生山放下背上的福寿膏,无名氏也放了下来。无名氏摸出一个火招子晃燃,堆上枯枝干叶,烧了起来。但见一股淡黑色的浓烟,升了起来,逐渐向四周扩散。黑烟中带着一般浓重的香味。 无名氏目睹稻寿膏全部燃了起来,哈哈一笑,道:“如是十方别院中人,见到了这数十斤福寿膏,被一把大火烧去,不知要如何心疼呢!” 俞秀凡哈哈一笑,道:“两位,如那丫头说的不错,咱们再向前进,所进人造化城了,两位的心情如何?” 无名氏哈哈一笑,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石生山过:“在下觉着能死在青天白日之下,强过苟安于人间地狱了。” 俞秀凡豪气奋发,哈哈一笑,道:“两位怎的如此气馁,在下相信,我们能进人造化城,就能够安全出来,两位振作一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