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第1/3页)
第16章 书念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问:“你想早点录歌吗?” 本来说那话的时候,谢如鹤就有点不自在,此时也愣了。看着书念清澈的眼,他沉默几秒,垂下眼,也不知道找别的什么理由:“…嗯。”书念直接同意:“大概几点?” 谢如鹤问:“你明早有空吗?” “有啊。”书念诚实道“早上一般都不用去录音棚。” “那你一般几点能醒。” “不一定呀,一般是中午醒…”说到这,书念停了下来,纳闷道“你不用问我这个呀,你想几点开始录,我能准时过来的。” 仿佛没听到她后面说的那句话,谢如鹤低着眼思索片刻,随后又当什么话都没有说那样:“那还是下午一点吧。” “…”等书念走后,谢如鹤原路返回,重新回了家。 恰是饭点,家政阿姨和方文承都在,晚饭还没做好。方文承正坐在沙发上,听到门的动静,他立刻站起身,扯出个笑脸:“少爷,你回来了?” 谢如鹤掀起眼睑扫了他一眼,神情淡淡,没作声。 尽管季兴怀说了,如果谢如鹤生气可以把责任推到他的身上。但不到最后关头,方文承还是不敢做这种事情。 他深吸了口气,把组织了一下午的话一口气说了出来,说的官方生硬。 “对不起少爷,是这样的。因为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歌手,而我眼看着华景要求的期限越来越近,心中真的是非常的着急。在这样焦虑的状况下,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您曾夸过书念小姐唱的挺好,便出了此下策。” 方文承的语气带着讨好:“还希望少爷您多多包涵。” 谢如鹤看向他,平静地重复了两个字:“下策?” 方文承不知道自己是哪里又触到了他的神经,头皮发麻,瞬间改了口。 “对策!对、对策!” 但谢如鹤倒也没有如他想象中那样发火,只是漫不经心地挪动着轮椅,到茶几的旁边倒了杯水:“以后提前跟我说。” 方文承连忙道:“一定。” 谢如鹤拿起水杯,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的动作一顿,像是重复般地喃喃低语:“你做错了事情。” 方文承刚松了口气,又因这话处于全身戒备状态:“对,我、我犯了错。” 下一刻,谢如鹤抬起头,神情若有所思:“那你反省一下。” 方文承茫然:“啊?” 谢如鹤看着他,眸色暗沉,安安静静的。 方文承反应过来,摆出一副忏悔的模样:“好的,我这就回去反省。” 谢如鹤说:“就在这。” “…”方文承越来越搞不懂这位大佬在想什么了,勉强道“在这吗?” “嗯。”谢如鹤面无表情地说“让我看看你是怎么反省的。” “…”其实书念去黄丽芝那,也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主要是觉得时间还早,她一个人在家里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干脆去录音棚呆着。 书念没进棚里,在外边看着他们在里边录音。她没留到太晚,想着回家练练歌,差不多十点的时候便出了录音棚。 书念回到家,洗漱完后进了房间。她散着半湿的头发,坐到书桌前,开电脑,在桌面打开了个音乐软件,随后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位置。 把谢如鹤给她发的那个音频传到电脑上。 书念打算边唱边录,然后自己再来对比一下区别。不然她自己一个人这样唱,她也没法分辨出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她先放了一遍完整版。 安静的房间里响起了轻快悠长的音乐。 不一会儿,书念听到今天反反复复练的那句歌词,莫名失了神,想起了今天谢如鹤说的话。 他坐在轮椅上,刘海向下垂,细细密密的睫毛遮盖了眼中的情绪。随后,很自然地对她说:“我唱一遍,你跟着唱一遍。” … 对于再次重逢之后,谢如鹤对书念那样明目张胆的跟踪,以及被她戳破时,直接装聋作哑的模样,书念其实觉得这种感觉很熟悉。 因为在从前,这样的事情,在两人之间发生了很多次。 那时候几乎是一天不落。 从家里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里。 谢如鹤每天都跟着她,并且是毫不掩饰地跟着,被她发现了也不会躲闪,就安静地站在原地。 一开始书念还以为是巧合,也没多想。但次数多了,她就察觉到了不对劲,皱着眉问他:“你老跟着我干什么?” 谢如鹤倒也没保持沉默,神态冷漠又理所当然:“没有。” “什么?” “没跟着你。” 书念容易相信别人的话,一下子就被谢如鹤的话带着跑,只觉得是自己又误会了他,结结巴巴地跟他道了歉。 这场安安静静的“巧合同路”又接连着持续了几天。 书念沉不住气了,手里捏着书包带,往后看,心情异常古怪,莫名其妙道:“你真的不是在跟着我吗?” 谢如鹤完全没有被抓到的慌乱感,淡淡道:“我也走这条路。” 这次书念忍不了了,绷着张脸,不高兴地戳穿他:“你家明明不住这边,你为什么走这条路。” 谢如鹤没再说话,像是觉得她的问题很傻,懒得搭理。 之后书念再继续问,他就当作没听见。 书念觉得谢如鹤就是在撒谎。他家不住这边,而且他又没有事情要过来做,为什么总走这条路。而且就刚好走到她家门前的那条小道,他就转身走了。 她很不理解,也有种死活甩不掉这条小尾巴的憋屈感。 还是一条不爱说话的小尾巴。 两人像是较上了劲,僵持不下。 书念不再主动找他说话,把身后的谢如鹤当成空气。而他向来沉默寡言,书念不说话,他也不会主动开口。 就这样,他们相安无事地相处了一个星期,相安无事地保持着三米的距离。 直到有一天。 书念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个不认识的叔叔叫住,让她过去帮个忙。她的表情犹疑,站在原地没动弹,小声问:“帮什么?” 书念隐隐觉得有些怪异。 此时是四月初,天气还很冷,冷空气直逼骨子里。周围的树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