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似曾相识 (第1/3页)
第十一章 似曾相识 “统领大人,张大人叫您去一趟。”左化龙匆匆跑上城楼,对杨诚说道。 “什么事?”杨诚望着城外恢复耕作的百姓,淡淡的说道。匈奴人来得快,却得也快,整场战斗持续不过半个时辰,若不是城墙下那摆放整齐的一具具匈奴士兵尸体,几乎没人相信这里刚刚才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 “张大人刚才在检查匈奴尸体时好像有什么发现,所以立即叫我来请大人去。”左化龙略有不满的说道。本来战斗结束后,左化龙便准备派士兵挖个大坑,将匈奴尸体草草掩埋了事。但张识文却坚持要亲自检查每一具尸体,大到武器装备,小到身上的沙砾和脚底的尘土,半点也不放过。左化龙一路陪同,也不由暗自佩服,虽然他也是个细心之人,但与张识文一比,便差得远了。检查到一具尸体时,张识文似乎有了什么重大的发现,左化龙问他却又不说,只是一味的让他请杨诚亲自来。 杨诚也听出左化龙的语气,转身笑着说道:“怎么?文弟没告诉你让你不高兴了?” “没有。”左化龙言不由衷的说道,心中却暗自嘀咕:怎么说自己也是飞虎营的副统领,张识文竟一点也没把自己放在眼里。要论起级别,他也不比张识文低呢。 杨诚笑了笑,大步向城下走去,路过左化龙时淡淡的说道:“有很多东西你要向他学习呢,我们军中就缺一个像他这么细心的人。” 张识文站在一具尸体面前眉头紧锁,连杨诚走到身边也犹然未觉。 “有什么发现?”杨诚将手搭在张识文肩膀上,轻声说道。 张识文指着面前的尸体,默然不语。杨诚顺手看去,笑着说道:“你又想考我?这也…”话刚说了一半,杨诚突然止住声,走到尸体面前蹲了下来,仔细的打量着那人的面子。 “这个人不是匈奴人。”张识文沉声说道。 “没什么区别啊?”左化龙不以为然的说道。刚才他也花了些心细观察这具尸体,却一直没看出什么来,是以心中一直以为张识文不过是在故弄玄虚。 “文弟的话是对的,这个人确实不是匈奴人。”杨诚抚着那个士兵苍白的脸庞,话语之中竟带着无比的沉重。 张识文听到杨诚的语气异样,惊讶的说道:“诚哥莫非认识此人!” “不错。当年狼居胥山一战时,他正是我麾下一名士兵。只是没想到他没死在匈奴人手中,却死在自己人的利箭之下。”杨诚缓缓的站了起来,沉痛的说道。刚开始他还没什么反应,毕竟大陈人和匈奴人长相并没有多大区别,但细看之后,却震惊的发现,这人竟然是当年与自己并肩作战的一名士兵。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人的姓名,但毕竟一同战斗过,而且还是自己属下,对他的长相岂会没有印象。 “什么!”张识文惊呼道,他开始只是对匈奴人中会出现大陈人感到惊奇,并没有想到这人竟会有这样的身份。要知道,大陈立国之始,便不断在于匈奴进行战斗,而两族之间的仇恨,更是从两族的领地相邻之后,便延续开来,到如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是以两族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军队之间,那种根深蒂固的仇恨已经无法化解。除了一些冒险的商人,匈奴人中便再难有汉人的身影。 “文弟是怎么发现的?”杨诚沉声说道。虽然知道袭扰凉州的匈奴人和史达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史达贵竟将征北军战士直接混在匈奴人中,仍是大出他的预料。不过他已打定主意不让张识文知道这些,是以并不想继续深谈。 张识文看了杨诚一眼,正色说道:“大陈和匈奴两族虽然在相貌上没有多大区别,但两族毕竟生活的环境不同。匈奴人自幼便在马背上长大,面容一般比较粗犷;大陈百姓大多以农耕为主,是以显得比较细柔。即使像凉州这样与匈奴比较接近的地方,百姓的相貌也远比不上匈奴,毕竟那种从小风吹日晒留下的痕迹,不论如何也伪装不来的。” “道理虽然是这样,但我看他也和其他的匈奴人没什么区别嘛。”虽然杨诚已经证实,但左化龙仍抬杠说道。 张识文微微一笑,将那名士兵的尸体翻了过来,指着臀部说道:“匈奴人从小在马背上生活,是以臀部与大陈人有着明显的差别,即使是大陈长久训练的骑兵,也不例外。诚哥,你说是吗?” 杨诚却在一旁怔怔的发神,似乎在想着什么,闻言茫然的说道:“什么?”左化龙不服气的翻了几具匈奴士兵尸体,终于心服口服,不再言语。 “诚哥在想什么?”张识文疑惑的问道。刚才为了应付左化龙,他一时竟没留意到杨诚的变化,不过单看杨诚连自己的话也没听清楚,便不能猜出他正在入神的思虑什么。 “没什么。”杨诚慌忙说道,转开话题道:“文弟花了一个上午研究这些尸体,还有什么发现吗?” 张识文奇怪的看了杨诚一眼,以他的精明,当然猜到杨诚有什么事瞒着自己,不过既然杨诚不说,他也不便去问。当下正色说道:“刚才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些士兵脚底的泥地,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