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3/4页)

。小雨上高一了,个子已经长得跟唐雯差不多高,也已经进入青春期。像其他父母一样,张仲平两口子心里总是有点战战兢兢,好像他们一不小心,小孩就会误入歧途。张仲平觉得应该找女儿好好谈谈了。小雨住校以后,父女俩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张仲平说的那个朋友就是侯昌平,他俩要办的那件事也很简单,是张仲平自己揽下来的。早两年公司搞艺术品拍卖的时候,张仲平认识了省里、市里不少书法界、美术界的名流,帮他们中间的不少人拍卖过书画作品,其中跟省书法家协会前一届主席梁崎还有点私交。梁崎是有名的金石书法家,当地许多名店的招牌用的就是他的墨宝。张仲平给梁崎打了个红包,一定要请他收侯昌平的儿子侯小平做弟子。梁崎要张仲平带去看一下,看有没有慧根。写字呀、画画呀,不是什么人都能学的,得有悟性。有些人写了一辈子,也就一个工匠。张仲平说:“那小子的字写得还可以。万一没入您老的慧眼,就算我请您帮忙了,算多一个人给您二老解解闷。”张仲平待会儿得先去接侯昌平,再去学校接侯小平,然后一起到梁崎那里去拜师。

    给侯昌平送过那箱酒之后,两个人又在法院里见过几次,大家彼此点头而已,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关于胜利大厦拍卖的事,张仲平还是准备一个字都不提,因为还不到时候。

    张仲平原来都是从执行局法官手里直接拿业务,跟承办法官把关系搞好就行了。最近市中院搞改革,拍卖委托的事归司法技术室管。这事在院里引起了一些议论,据说执行局局长鲁冰意见最大。张仲平公司习惯了原来的套路,管事的人换了,就会有个重新建立关系的过程。如果执行局和司法技术室再闹别扭,拍卖公司夹在中间,左右又都得罪不起,业务只怕会更加难做。

    张仲平知道拍卖委托书最后不管由哪个部门下,承办法官的作用都很重要,而他现在与侯昌平的关系还不到火候。这个时候提出来,万一被侯昌平推掉了,下次再努力,必须从负数开始,他可不敢轻意冒这个险。

    而且从程序上来讲,还有一个评估的环节。因为被执行人鸿发房地产开发公司已经名存实亡,连法人代表左达也早已不知去向,评估报告出来以后只能公告送达,法定六十天时间。这样,拍卖委托的事提到议事日程,起码是三个月以后的事。张仲平必须利用这段时间,把侯昌平服侍得熨熨贴贴,让两人成为哥们儿。如果他俩成了哥们儿,拍卖委托的事就好办了。侯昌平会像做自己的事情一样,把一切关系替他摆平。届时只需要张仲平到有关部门抛抛头露露面就可以了,否则就不叫真正的哥们儿。

    什么是哥们儿?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脏。社会上流行的段子对哥们儿的定义,就是这样下的。张仲平不得不承认,这种民间文学具有惊人的概括性和准确性,也正因为这样,他才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侯昌平有别的哥们儿没有?他会有多少复杂的社会关系?那些搞拍卖的同行,又有多少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如果跟侯昌平没有一点感情基础,怎么好轻举妄动?

    真是鸡有鸡道,狗有狗道。做法院的拍卖业务,最需要的就是钻山打洞的本事,必须想方设法搞好跟法官的关系。哪家拍卖公司不是从案源上抓起的?有了一点线索,就得牢牢盯上,又不能蛮干,否则,只会欲速则不达。侯昌平既然那么看重儿子,为他儿子安排拜师学艺,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创意,没准会事半功倍。张仲平对侯昌平一提,侯昌平果然来了精神。

    自己的孩子没功夫管,却得替别人的孩子cao心,这种事说出来唐雯还不一定能理解,张仲平自己倒是看得很透彻。毛主席不是说过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再说了,这也不是什么让自己委曲的事,别人还不一定能够想到这个主意呢?

    梁崎老俩口住着三房两厅。他的工作室是两间客房改的,很大,弄了各种各样的兰花,差不多十来盆,墻上悬挂着自己的书法作品,装裱精美,房间里飘荡着翰墨的香味。

    侯昌平的儿子比他高出了半个头,是个眉清目秀的小帅哥。一进门就爷爷奶奶地叫得很甜。梁崎的夫人慈眉善目,见小男生这么乖巧,先就有了七分喜欢,说他长得像自己的小孙子。他们的儿子早年到英国留学,一直就没有回来,目前在曼切斯特,为他们生了一个孙子和两个孙女,难得回国一次。

    不知道是张仲平的红包起了作用,还是梁崎真的把他当成了忘年交,三个人一进屋,老两口都很热情,梁崎还亲自为侯小平铺开了宣纸,叫他写几个字看看。侯小平也不怯场,想了一会儿,提笔写了“精气神”三个字。

    梁崎不住点头,说:“不错不错”

    侯昌平听梁崎这么一说,忍不住摸了一下儿子的头。

    梁崎说:“知道什么是精气神吗?”没等侯小平回答,梁崎又说:“精气神跟中医理论有关。我们不谈那么深,就说说它的字面意思。精,就是精神,精气,灵魂。你学过成语,知道养精蓄锐吧,还有精力充沛,精神倍增,好多啦。人要有精神,人没有精神怎么样?没精打采,病秧秧的,像得了乙型肝炎。字也要有精神,这样才会显得健康、有力、顶天立地,对不对?”

    侯小平连连点头。

    梁崎说:“什么是气?气就是气韵,就是元气。俗话怎么说的?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人没有气就死掉了。字没有气,就会呆板、死气。跟要死的人差不多,有什么美感?一个五大三粗的人,要是没有一点灵气,那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