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眉如松雪齐四皓 (第1/3页)
第二十章 眉如松雪齐四皓 ——出自《全唐诗》一百七十卷·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奇怪,怎么这么多外人?” 在诸葛春原来的估计里,在藏笔洞韦家必然是重兵镇守,可眼前数来数去也只有四个人。这四个人之中,他只认得出韦定国是现任族长,模模糊糊知道彼得和尚似乎是个游离于韦家之外的,其他两个人就完全认不出来了。 这倒也不怪他,罗中夏和颜政虽然在诸葛家住过一段,但诸葛家只有几个高层知道这件事。 诸葛春又扫视了一圈,发觉韦定国和彼得和尚都没有笔灵,只有那两个年轻人是笔冢吏。诸葛春冒出一个疑惑:“难道说他们是示弱于敌,玩的这是空城计?”他下意识地朝他们身后的藏笔洞里看了一眼,却看不出什么端倪。 “算了,都无所谓…”诸葛春决定不去想它。对方只有两枝笔灵,谅他们也玩不出什么花样。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失去意义。 这一点他可是有自信的。想到这里,诸葛春微微一笑,他的三个兄弟知道兄长的心思,立刻默契地分开站立。诸葛夏还不忘好心提醒一下秦宜:“你在旁边站着就好,不要贸然冲进来被误伤。” 秦宜一阵苦笑。 秦宜刚才悄悄把手机打开放到裤袋里,是想让她与诸葛四兄弟的对话被颜政或者罗中夏听到,在藏笔洞前提前做些准备,把他们四个孤军深入的家伙先诱进来干掉。 可她没想到的是,韦家藏笔洞最后的防线,居然只是这副阵容。 其实韦定国也是有苦衷的。韦家刚才在对抗天人笔的时候,已经折损了五成笔灵,人手极度缺乏。其他笔冢吏早已被派去内庄各处抵抗,抽调一空。剩下的几位长老,掩护着一族老小退入藏笔洞内。原本韦定国是打算一个人留在洞外,后来罗中夏、彼得和尚和带着韦然然的颜政陆续赶到,这才算勉强有了一战之力。 看到对方准备动手,韦定国不得不站出来,朗声道:“对面诸葛家的朋友们,自古诸葛家、韦家都是笔冢传承后人,如今却要搞得兵戎相见,你们究竟意欲何为?” 他义正词严,铿锵有力。诸葛春却无心与他争这种口舌之利,只是拍了拍手,笑道:“韦族长,这都是上头决定的。我只是个执行者,您跟我说,没用的。” 韦定国叹了口气:“自我兄长去世之后,韦家已经逐渐世俗化,早有退出笔冢纷争之心。你们又何必这么急?” “跟您说了,跟我说没用。等把您接去诸葛家以后,您自去与老李说就是。” 诸葛春这句话说得轻松自如,却透着一股霸道,仿佛韦定国被擒回诸葛家这事,已经板上钉钉了一样。韦定国眉头一皱,却没说什么。他只是个普通的国家干部,没有任何异能,如果诸葛四兄弟真要动手,他可真是没任何反抗的余地。 诸葛春又道:“您若是下令让那些笔冢吏放下笔停止抵抗,乖乖跟我们回去,也许还能为韦家保留了几分骨血,免得两家太伤和气。” “无耻之尤!诸葛家也是书香门第,怎么会有这等无耻之徒!”韦定国冷冷地说“我就不信,诸葛家所有人都愿意跟着老李发疯。” 诸葛春不以为然地说道:“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不合时宜者,早被处理掉了。” 诸葛秋不耐烦道:“何必这么啰嗦,直接抓走就是!”他迈步向前,要去抓韦定国的脖子,却忽然被一道电光击中,手臂一颤,登时缩了回来。诸葛秋大怒道:“谁敢阻我!?” “我。”这边一个人忽然走上前来,语气平静,平静到有些可怕。 诸葛春一看,拦人的是个小年轻儿,而且看得出不是韦家的人,便问道:“你是谁?” “我叫罗中夏,中是中华的中,夏是华夏的夏。” 罗中夏淡然回答,他的禅心已经完全发动起来,整个人气息内敛,进入一种禅意状态,气场登时一变。在藏笔洞前的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得到这个家伙的隐隐怒气。 罗中夏其实对诸葛家还是挺有好感的,费老和诸葛一辉都是直爽的人,老李虽然拿腔拿调,但也不招人讨厌,更何况他和十九之间,还有点不清不楚的感觉…但自从他在内庄外发现诸葛家居然与“他们”沆瀣一气之后,整个心态立刻就起了变化。 诸葛家居然勾结“他们”,联手来毁掉韦家,甚至不惜杀人毁笔,这实在是超出了他的底线。 更重要的是,他想到了十九。以十九那种性子,如果知道自己家族做出了这样的事情,该是多么痛苦,多么难过。以后十九见到他、见到彼得和尚,该如何自处? 当诸葛春说出诸葛家不合时宜者被处理掉时,罗中夏百分之百相信,那其中一定有刚返回家里的十九。诸葛家究竟如何处理这些反对者,他不敢想象,也不愿去想象。 但是他现在不得不站出来。 “你们凭什么让十九陷入这样的境地?”罗中夏居高临下地质问道。 诸葛春明明感觉不到他的任何情绪波动,却能清晰地体会到对方散发的怒意,不由得认真起来。他知道这种对情绪收放自如的对手,一般都是挺难对付的。“罗中夏”这个名字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