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之崛起_第六百一十七章抗战淞沪抗战下野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七章抗战淞沪抗战下野覆 (第3/5页)

9师团的参谋长,而混成第24旅团是要服从第9师团指挥的田代少将的意见,下元想反驳就很难了

    如果海军来指手画脚,陆军参谋本部绝对会先同仇敌忾,把海军赶出门去,大不了关起门来自己算账要治陆军这帮刺头,只能依靠陆军自己的人

    想明白这层,就好办了

    而这边眼看海军中将一脸虔诚来讨教,田代少将也很受用大致看看下野元弥的计划,田代就乐了下元的计划,如果能实现,那当然好啊可陆军那点子事情,田代心里清楚着呢

    下野元弥的混成24旅团还都是平时编制,全加起来也就是四千多人让他向北进攻吴淞他不干,非要向南打江湾那么吴淞方面必须要留下足够的监视部队,防止翁照垣的吴淞守军断他的后路剩下这点人,再要去进攻江湾,把握就不大了而且田代自己上海呆久了,知道江湾那边中队工事坚固,万一进攻不成遭到反击,局面立刻就会变得很难看,甚至还很危险

    另外田代自己心里也有个小九九,自己虽然当了第9师团参谋长,但是师团长植村谦吉还没到上海,自己还是低调点比较好否则指手画脚先指挥起战斗,打赢了,那是抢师团长的功劳,打输了,还要受处分所以,田代也不愿意下元旅团节外生枝

    有了田代的意见撑腰,野村顿时有了依靠,断然拒绝了下野元弥提出的进攻江湾计划

    下野元弥也不傻知道既然田代参谋长已经表明了意见,那这事就没法变成海陆军之间的争执了,如果一意孤行,就别指望东京的参谋本部这回会支持他了

    不过下野元弥也绝不甘心服从野村这个海军将领的指挥,既然不能向江湾进攻,那我也不去北岸攻击吴淞

    于是,混成24旅团登陆之后,既没有向北攻吴淞也没有向南打江湾,就这么糊里糊涂的干耗在张家浜附近,消磨日子

    日军陆军这边在无所事事,海军那边却打得叫苦连天

    闸北那里随着中队援兵的增加,战事也开始慢慢向郊区延伸2月9号就在上海方面的日本陆海军指挥官还在相互扯皮的时候,十九路军的部队却突然出现在了日军薄弱的右翼

    此时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员,比起刚开战时,减员很严重不算军舰上临时拉来凑数的水兵,到2月7日,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员总数只有3740人

    除去在沪西、虹口担任警戒任务的陆战队在杨树浦还驻守370人,其中有300人用于保护正在临时建造的陆上飞机场吴淞方面因为到第7大队,兵员还有不足500人的部队其余2660人都在闸北

    日本海军陆战队的主力虽然集中在闸北,也跟邓志才旅长的120旅打得昏天黑地,可并没有占得一点上风

    南面还好,有公共租界,中队没法迂回可是北面就没什么掩护了北面的吴淞倒是有日军,可是吴淞和闸北中间还有个几十里地的大空档呢

    当初闸北巷战刚开始那阵,十九路军在市区兵力不足,力量自然都集中在闸北,没实力打迂回但此时,19路军援兵云集,对日本人的侧翼就开始感兴趣了

    闸北北面的郊区,沿铁路往吴淞方向,就是被下野元弥惦记着的江湾镇驻扎在这里的,是61师第一团粱世骥部

    61师是19路军中最强的一个师当初19路军刚编成时,78师连影子还没有,60师则是从dú lì旅扩编而来,唯有61师是从当初蔡廷锴带出来的铁军老底子改编而成,骨干较多,实力也强一点

    团长梁世骥是广东梅县人,保定军校毕业,揣的是高学历,手上也不含糊梁世驥率部进驻江湾镇后,早就摩拳擦掌想试试身手按照蔡廷锴的命令,梁世驥率领所部进驻江湾镇,任务就是两个字,压迫压迫当面之敌重退入虹口“黑租界”

    2月9号,就在陆军混成24旅团吵着嚷着要打江湾,跟海军较劲的时候梁世驥开始指挥部队向日军侧翼展开了行动从江湾派出了第7连向东面虹口方向的日军阵地进行威力搜索

    所谓的威力搜索,也就是武装侦察上去小股部队探探敌情,掂量掂量敌人分量碰到小股敌军就驱逐消灭,碰到大股敌军就撤回,纯粹是试探性质

    7连就是奉命向江湾东面的屈家桥方向进行威力搜索

    可没曾想,这一搜索,一不留神竟然是钢刀切豆腐一样,直接深入到屈家桥方向,接近了跑马场当面之敌,竟然只是敌人的“便衣队”也就是一帮日本侨民组成的杂牌临时工,根本没有发现正经的日本兵

    原来,这虹口方面的日军,总共也只有70人,根本顾不过来

    轻松得手后,连长骆名扬命令全连就地构筑工事,切实占领屈家桥

    屈家桥,并不是61师的防区,而是闸北方面60师的防区

    梁世驥虽然仅是一个团长,必定是保定军校毕业的,军事素养极高,他并没有局限于防区的限制他认为屈家桥地处交通要道,占领这个点,不仅有利于缩小和右翼60师的距离,便于联络还可以对日军产生巨大的压力因此要求第7连占领屈家桥,等待60师派队接防

    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战场调整,可却达到了梁世驥的目的,让植松练磨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极度的担心

    因为虹口日本“黑租界”太空虚了

    虹口只有70名陆战队员,却要看守那么长的边界,经不起中队任何大规模进攻一旦被中国人冲进日侨密集的虹口“黑租界”想想后果,植松练磨后背都要发凉

    植松练磨并不知道其实,十九路军,包括蒋光鼎和蔡廷锴都根本就没打算再次攻进日本人的“黑租界”19路军的青年军官们倒是很想一鼓作气杀进去但是一到高层,不论是南京方面还是上海前线都指望日本人知难而退,根本就没打算冲进去端日本人的老窝,怕战事扩大不好收场上次如果没有史明,也不会把盐泽幸一赶到军舰上

    于是,植松练磨迅抽调兵力向屈家桥增援甚至把吴淞方面的那一百多军舰水兵组成的临时陆战队都抽调过来

    日军的反应度也非常迅,7连的防御工事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