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章大战序曲被算计了 (第2/3页)
归外蒙卫戍司令部。原被外蒙伪政权没收的外蒙王公贵族的草场,除非本,一逞在,否则也一律收归外蒙卫戍司令部,外蒙卫戍寻令所川几主草场要以军需为由全部占有。以备日后成立马场、牧场需求。” 不过,既然被蒋介石明目张胆的摆了一道,宋哲武在内心深处还是想要从蒋介石那里找回些场子,既然你直接任命了外蒙卫戍司令,那就拿出代价吧。 宋哲武随后给蒋介石去电。表示服从委员长命令,会积极组建外蒙卫戍司令部,以及所属部队。只是驻外蒙部队的饷械费用第四路军无力承担,要由中央财政解决,或者把外蒙的财政税收的一半交给第四路军作为外蒙驻军的费用。 接到宋哲武的电报,蒋介石心里很高兴,毕竟宋哲武没有拒绝他的命令,他的这个试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宋哲武的忠诚,而且也在宋哲武和魏广惠之间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只要他蒋中正愿意,就可以有效的制衡宋哲武。 蒋介石很快回电,痛快地表示“除每月按中央军的标准给外蒙部队拨付军饷外,比照第四路军高额军饷不足部分,由外蒙每年应交给中央的税收补足,中央只象征性的收取外蒙应上交中央财政的百分之旧,其余百分之呐全部留给外蒙卫戍司令部,用作国防之需,如有战争,还可从外蒙财政自留部分适当拨付。此外,外蒙所有部队的武器弹药都有中央供给。为了保证对外蒙驻军的军需及时供给,由军政部在库伦设立军需联络处,外蒙部队的军需可直接由外蒙卫戍司令部和军需联络处接洽” 蒋介石的这封电报让宋哲武即兴奋又沮丧。 兴奋的是,蒋介石现在根本看不上外蒙现在这每年几百万的这一点税收。可宋哲武有信心让外蒙的经济有一个快增长的时期,虽然外蒙的税收基数很低,只要有十年的展,不要说他还要建设大量的工厂,就是仅仅凭畜牧业的税收,他也有信心一年拿回几千万。有过后世经历的宋哲武当然知道,只要有充分的自由和政策,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能力是十分惊人的。 让他沮丧的是,民国这些精英们可真是太难斗了,自己本来是想,既然被蒋介石在外蒙摆了一道,自弓吃了一个闷亏,那就借机占蒋介石一些便宜,军饷、武器弹药都要蒋介石出,还省得自己掏腰包了。可又是吃了一个大亏,而且这个大亏还是自己主动招来的。 蒋介石在外蒙设立这个军需联络处的意思就是,你宋哲武要钱和武器都可以。只是那是要付出代价的。有了这个军需联络处,外蒙卫戍司令部所属部队的一切需求都可以绕过宋哲武,不管军饷还是武器弹药和其它军需物资都不需要他宋哲武费心了。也就是说,这样一来,蒋介石几乎就是直接控制了外蒙卫戍司令部的一切了。 宋哲武可是记得,在前世的历史中,几年后,蒋介石就是用这一招把驻扎绥远的晋馁军傅件义部。硬生生的从阎锡山的手中拉了出来,使傅作义从此自立门户,脱离了阎锡山的控制。 宋哲武沮丧地思考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急急忙忙的给箫国栋去电,对外蒙卫戍司令部的人员组成做了一些具体安排,接着又给方振和王叙单独个了一封电报。只是给方振和王叙的这两封电报不是使用通讯处的电台,而是用他自己的机要电台来的。 紧接着,又立刻赶赴满洲里。分别和徐放、赵凤武、韩光交待去外蒙任职的命令,宣布三人晋级为中将,又亲自给三人挂上军衔。 宋哲武还单独交给三人各一套密码,告诉他们外蒙形势复杂,如果事事都经魏广惠向他报告很容易误事。宋哲武虽然轻描淡写的跟他们交待,可是三人都清楚的理解了宋哲武的意思。 三人都明确表示“不管宋哲武派他们到哪里,他们都坚决听从宋哲武的指挥” 三人的表态,让宋哲武知道他们都已经理解了自己话里隐含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宋哲武相信这三个人对他的忠诚是可信 。 宋哲武之所以对他们很有信心,那是因为没有他宋哲武,就没有三人的今天,他们在任何人的手下都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如此的成就。 仅仅短短一年多,徐放和韩光两人就从中校火箭般的蹿升到了中将,他们两人不仅是第四路军里晋级最快的,就是在全国来说,也是最快的,甚至也是绝无仅有的。他们不可能不感激他宋哲武,别人要想把他们拉走那可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 就是赵凤武也是这样。他从西北军过来时是少将旅长,现在晋升为中将,这在西北军里也许不算什么。可在第四路军里就不一样了,毕竟他是新人。可是自他加入第四路军,宋哲武就对其充分信任。现在又把这样一个新组建的师交给了他,这不能不让赵凤武感激莫名。要知道,他这一个。师可是有近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