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雄关斜大唐烈 (第3/3页)
明二是李归仁实在是烂泥糊不上墙了 李归仁激动的说道:“圣上安排得如此之齐全,臣一定在北方做好事情,不负圣上期望” 李佐国点头道:“好,你下去,准备一下,最迟一月右骠骑军就交给你,好好的在北面做,安知今后你不能登上大周的临烟阁?” 李归仁双脚发颤的告退出去,也不怪他,李佐国的信重和交给他的巨大的权力,令李归仁感铭五内,这在安禄山那里是根本得不到的,安禄山只是将李归仁作为一个控制胡兵的将领来用,根本不会给予这样的信任,李归仁在退出含元殿的时候就暗下决心,如果不能为李佐国开疆拓土,自己就死在北方 郑春云在李佐国处理国事的时候基本是一言不发,此时见李归仁退了出去,李佐国脸有疲色,上前去轻轻的给李佐国捏了捏太阳xue,疑惑的说道:“北面的如此大的权力就交给李归仁这个降将,万一以后尾大不掉怎么办?” 李佐国笑了,一边闭眼享受大周第一高手的按摩,一边说道:“常奴你莫以为这事好办,我大周周边的敌人不少,虽然现在大周兵强马壮,但立国之后,大周的富庶就会令士兵们朽坏下去,不在建国初期趁着军队战力强横就将一些隐患灭于襁褓,以后受苦的就是我的子孙了,李归仁正因为是降将,到了北面却是只有指挥军队对外的权力,阿苏鲁就可以牵制他,何况他的军队都留在了洛阳,他只能为我去乖乖的打天下,草原部族不是能够一下解决的,而且罗百济地形复杂气候苦寒,要想真正的打出一片天地,难度很大,李归仁能够做好,对大周有利,做不好,也没有关系,自然会有人去替代,他还是一个先锋而已” 郑春云点点头,他只关心是不是会有人威胁到李佐国,其余的军国大事郑春云不想关心,李佐国站起身伸了懒腰,说道:“走,去睡了,天色很晚了,不知道段珩那小子在达伦关会怎么表现,这次如果做得不错,就将段云天调回长安” 李佐国转身出了含元殿,大队的侍卫宦官跟随皇帝离开了,含元殿中灯火熄灭,安静了下来 达伦关现在已经是全部由巨大的石条铸成的雄关,两山相交之处一座过三十米的雄关拔地而起,里面的整个达伦压口现在都包在了关内,顺着山势修建了无数的营房,里面的营房也是用山石修建,从靠近大周疆土内引来了三条溪流,在达伦关内形成了三个巨大的水池,战时哪怕被切断了水源,达伦关靠这三处水源也能够支持两年的用水 粮草的仓库建在高高的山顶处,周围形成了又一道防线,专门有三千精兵把守,所存粮草能够支持达伦关内五万大军使用一年半,一个较小的粮库在山脚下,一条青石铺就的大路从达伦关横贯南北,两边齐齐的营房 大周和吐火罗的商队也是要通过达伦关来往的,往日热闹的来往商队这时都不见了踪影,达伦关的关门也是紧闭,粮库旁边有一个巨大的石碑,碑上面建起了一个巨大的顶盖为石碑遮风挡雨,这时当年达伦关血战时死去的将士的祭碑,碑的正面开头就是当年主祭的李嗣业唱的那首国殇,然后就是密密麻麻的姓名,碑前面一个巨大的香炉,里面的香火还在燃烧,袅袅青烟盘旋,令这个石碑散发出一种庄严 一队周军士兵正在路过这个石碑,这队士兵有三百人左右,一百名为枪兵,一百名刀盾兵,还有一百名弩兵,这是周军的一个标准野战配置的旅,都是步兵,走在最前面的旅帅在经过石碑的时候大喝了一声:“敬礼” 甲胄声一片响起,三百士兵一起转头看向石碑,右手捶胸行军礼,这是去关门换防的部队,铠甲碰撞声中士兵走到了关门口,一名同样是旅帅军衔的军官正站在关闭的关门前,手里拿了一个本子 看到了换防的一旅走进,那旅帅笑道:“方池,今日怎么那么早?平时都是踩着点来,今天难得提前半个时辰” 那领兵前来的旅帅是疏勒军校出身的军官,参加过和大食的战斗,闻言笑道:“现在可不敢疏忽,关内的侦骑全部出动了,监视那些胡人的动向,小段将军亲自领兵出去的,要是换防耽误了时间,但时候小段将军可是要发飙的” 另一名旅帅叫吕木,也是同样的疏勒军校出身,年纪要比方池大一岁,也不过是二十出头,拿起手中的本子,肃容道:“达伦关守军步军七旅换防” 方池也肃容道:“达伦关守军步军十二旅接防,应到三百零三人,实到三百零三人” 两人相互行了军礼,吕木道:“准许换防,请签字” 方池在签上名,用胸前挂着的一个小小铜章戳了一个印,手一挥,手下的三百士兵就开始往关门上去,关门上的吕木部下就纷纷下城,在门口排成队列,排好之后在吕木的带领下往关内行去,续续的都是换防的部队往关墙而来,都是三百人为一旅,整个达伦关正面的防守兵力有一万五千人,正好是五十个旅,阳光斜照,每一队走过石碑的旅都在行军礼,为这些抛洒热血的将士献上尊敬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