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第一次被人称ldquo; (第1/3页)
第四章 第一次被人称“ 深圳确实是遍地是黄金,并且他们刚一到深圳,差点就捡了一大堆黄金。至少他们自己认为差点捡了一大堆黄金。 他们是买硬座来深圳的。 火车进站,张劲松把林轩文推醒。 “到了?!”林轩文一惊。惊醒之后,本能地摸了摸腰。 “到了。”张劲松说。 林轩文不好意思地笑笑。 本来说好的,林轩文睡上半夜,张劲松睡下半夜,但是林轩文上半夜根本睡不着,下半夜却睡过了,害得张劲松一夜没合眼。 林轩文想说什么,比如想说“谢谢”或“对不起”或“不好意思”什么的,但是,张劲松已经等不及了。张劲松要上厕所。林轩文腰上绑着钱,林轩文睡觉的时候,张劲松不敢把他一个人丢下自己去上厕所,所以他一直忍着,忍到火车进站了,叫醒林轩文,他才可以去方便。 张劲松一走,林轩文也急了,也想方便,或许,睡了大半夜,确实需要方便了,或许,受张劲松的影响,本来不需要方便的现在也需要方便了。但是,林轩文必须等着,等到张劲松回来后,有人照看行李了,他才能去。 林轩文在等张劲松。不知道是内急的原因,还是等人本来就显得时间长的原因,给林轩文的感觉是等了很长时间,等到火车都停下了,张劲松还没有回来。最后,当张劲松终于回到座位傍边的时候,满脸通红,一头汗,丝毫没有轻松的样子。 “怎么了?”林轩文问。 张劲松抿着嘴,咬着牙,快速地摇摇头,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快下车!厕所门关了,没上成。 林轩文想笑,可笑不出口。毕竟,张劲松是因为他才憋成这个样子的。 越是想快越是慢,给张劲松的感觉是出站的人像做遗体告别,行走得特别慢。一打听,才知道是要查边防证,一个一个地验证,当然慢,比向某个大人物的遗体告别还要慢。好不容易到了出口,张劲松以最快的速度放下行李,对林轩文说:“千万别动,我马上就回来。”说完,象救火一样飞奔而去。 林轩文把几件行李拢到一起,占领一个墙角,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护着它们,同时,手臂时不时地蹭一下自己的腰。目的是感觉一下那里面的钱还在不在。他只能蹭,不能摸,怕摸了之后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特别是怕引起小偷的注意。然而,即使这样,他还是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并且注意他的人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两个人相互使了一个眼神,迅速散开。 “先生,您是从湖北来的吗?” 林轩文长这么大还没有被人称过“先生”所以不习惯,不相信是喊他的。可是朝左右看看,没有其他人,只有他自己,知道是跟他说话,于是,赶紧摇摇头,表示不是。 “您看见刚才一个先生在这里等人吗?” 这下林轩文不知道是该点头还是该摇头了,因为车站出口处人太多,按照林轩文的理解,是男性都能够称得上“先生”比如他自己,比如张劲松,还有那些匆匆走过的芸芸众生,都是可以被称为“先生”的,对方到底说的是哪一个? “麻烦了,”那个人说“说好了在这里等我的,怎么不在呢?” 林轩文没有接话,但是已经注意这个说话的人了。说话的人也可以说是“先生”而且是比较年轻的先生。这个比较年轻的先生穿着比较得体,看就是个蛮有身份的人。这时候,这位先生在林轩文行李傍边蹬下来,蹬在地上清理包。一边清理,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这下麻烦了,我好不容易带过来,难道还要我带回去?” “什么东西呀?”林轩文问。是忍不住地问。也像是对人家称呼他“先生”的回报。 比较年轻的先生站起来,手里拿了一个像工业二极管一样的电子产品,说:“电视接收器,安装在电视机上,不用天线,什么台都能收到,还能收到美国台。” 此人最后一句话说的比较轻,象是怕旁边的人听见。说着,还特意把自己的嘴巴往林轩文的耳朵旁边凑了凑,仿佛已经把林轩文当成了自己人。 还有这个东西?林轩文是电工,但也没有听说过这东西。也许吧,林轩文想,现在高科技发展快,冒出一两个新产品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再想到在家看电视的时候,经常遭遇雪花点,每次遭遇雪花点,他都要爬上房顶,调整天线的方向,很麻烦的,要是真有这个产品,还确实不错呢。 “多少钱一个?”林轩文问。 “多少钱你也买不到呀。”比较年轻的先生说。 “为什么?”林轩文问。 年轻先生看看林轩文,仿佛是判断一下是不是值得把秘密告诉他,然后又看看周围,象是不想让其他人分享这个秘密。这样如此这般之后,或者是这样考虑了一下之后,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