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商_第七章老乡的ldquo;义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老乡的ldquo;义举 (第3/3页)

经过这些天乘火车住旅馆还有吃饭,已经剩下的差不多不到一半了,无论如何达不到老板娘说的那个“一点”的标准。想找父母要,实在开不了口。林轩文的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很要脸的,本来林轩文没有考上大学,已经让父母丢脸了,后来又被冶炼厂开除,弄得父母几乎不想认这个儿子,现在怎么可以再开口要钱?再说,做小学教师的父母本来就生活拮据,还要负担一个上大学的弟弟,这时候即便有心帮他,估计也实在无力。

    张劲松家里其实还有一点钱,张劲松是炉前工,炉前工学徒期短,当年定级,一定级就是二级工,所以张劲松的工资比林轩文高,加上炉前工补助高,灰尘补助、高温补助、夜班补助加在一起差不多就是半个月工资,奖金也高,所以当初在冶炼厂的时候,张劲松的收入比林轩文高,而且张劲松毕竟是双职工,所以家庭实际存款不止五千,当时看着林轩文带五千,他也就带了五千,如果当初林轩文带了六千或者是七千,张劲松也能拿出这么多。但是,这只是可能性,不代表现实性,现实情况是他老婆陈小玫根本就不同意他辞职下海,为了这个事情,俩口子还吵了一架,要不是张劲松自知亏理,差点就动手打起来,所以,就是这五千块钱,陈小玫也是不同意的,如果现在还要小玫把家里最后的老底子全部兜出来,她能干吗?

    张劲松往家里打电话。那时候他们家根本就没有电话,所以,所谓的“家”只能是厂里,厂里转到车间,车间办公室的人不愿意跑到下面喊,于是张劲松在电话里面骂,张劲松一骂,对方软了,不敢说话,车间主任把电话要过去,一听是张劲松的,热情得很,一面批评小伙子不该对老师傅不尊敬,并让他赶快下去叫陈小玫,一面跟张劲松聊天,说刚才这个小伙子是才分配来的大学生,不知道天高地厚,还问张劲松在深圳干得怎么样。张劲松跟车间主任认识,主任姓吴,叫吴昌业,比张劲松大一拨,文革之前最后一批大学生,正儿八经地上了一年大学之后,就参与串联,其实并没有上到学,但是在当时的冶炼厂,也算是承前启后的一代知识分子,关键是去年他还当上了先进工作者,与张劲松的先进生产者差不多,一起上了光荣榜,又一起开了一天的表彰大会,一起吃饭,自然就认识了。这时候张劲松听主任这样热情,当然就没有什么火气了。不但没有火气,而且也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不过,他没有敢说自己在深圳并没有找到工作,现在想开一个小饭店,而是说很好,深圳很好,他自己干得很好,比在冶炼厂干的好多了。吴昌业听他这么说,更加客气,说深圳是好,小平同志已经发表南巡讲话了,深圳马上就要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并且说将来有一天张劲松在深圳发了大财了,不要忘记哥们等等。张劲松虽然人在深圳,但是并不像主任那样天天看报纸,所以还真不知道什么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这码事,正在想着怎么应付吴昌业说的话,陈小玫已经来了。陈小玫一来,就等于帮张劲松解了围,因为主任马上就把电话交给陈小玫。

    张劲松在电话里面把情况跟老婆简单地说了,说自己打算跟林轩文一起开一个饭店,钱不够,让她多少再从家里寄一点过来。

    陈小玫不说话,脸涨得通红,这时候看看主任,言欲又止。主任到底是主任,善解人意,这时候主动出去,并且把那个新分配来的大学生也叫出去。

    吴昌业他们一走,陈小玫就说话了。陈小玫说:“不行。我真不知道你跟那个林轩文是什么交情,为了他打架,又为了他挨处分,现在还为了他下海,就是要合伙开饭店,两个人二一添足五,他出多少,你出多少,凭什么要你多拿?”

    “说这个话没有用,”张劲松耐着性子说“他实在没有,我就是把他杀了他也没有,你说怎么办?”

    “他没有,你有?”陈小玫说“你不要以为家里这几千块钱是你的。我告诉你,这钱应该是我的了,你那一份你已经拿走了。”

    “什么你的我的?”张劲松说“我们俩离婚了?”

    “离婚就离婚,你吓唬谁呀?”

    “我没有说离婚。”

    “你刚才还说了,怎么转眼就不敢承认?”

    “我没有说。”

    “你说了,”陈小玫说“你就是说了!离婚!不离婚你就不是人!”

    说着,陈小玫哭起来。陈小玫哭着说,以前是两个人拿工资三个人过,现在是她一个人拿工资两个人过,你不说寄钱回来养儿子,还要从家里往深圳拿钱,还让不让我们娘俩过日子?

    张劲松知道要钱是不可能的了,只好说:不给算了。说完,把电话撂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