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女招商局长1 (第3/3页)
室的事,这样既自然,效果可能也好些。 带什么礼物去,关玲想了整整一下午。带重了不好,带轻了肯定也不行。那么,不轻不重又是什么,关玲想不出个具体事物。家里有两瓶洋酒,一盒法国产化妆品,都是吕秋生送她的。吕秋生说你是局长,你们领导之间讲究礼尚往来,你没有东西送人家也不好,我先给你准备一点。她当时觉得他很圆滑幽默,当然也很机智,就收了下来。现在还真要派上用场了。将酒拿出,只是包装盒太大了,装到哪里都很显眼。真是没办法。 打通古增祥的手机,问他有没有时间,她要过去坐坐,汇报一下工作。古增祥说他现在有事,一小时后才有时间。 关玲看着表,一小时后准时来到古增祥家。古书记家的客厅不算很大,装修也很大众,但花草及各种工艺品摆放太多,地上台子上柜子上到处都是,感觉就有点拥挤混乱。关玲落座,古增祥的爱人便起身,到另一个客厅里看电视去了。化妆品是给古书记的爱人带的。感觉古书记的爱人有点不高兴。关玲拿出化妆品,来到古书记爱人面前,说,阿姨,我给你买了盒法国牌子的化妆品,你用用试试,看看合适不合适。 古增祥的爱人起身笑笑,接过化妆品放下,不说什么,也不问关玲姓什么在哪里工作,便又自顾看她的电视。 感觉古增祥的爱人并没生气。关玲细想,觉得也很合理:领导家里客人多,如果来了客便傻陪着,浪费时间又无聊不说,也影响领导们的工作。也许领导的家属们都是这样。 古书记好像在专门等着接待她。她再次坐下,古书记便拿出两个精致的纸盒,说,有人到南方出差回来,带了些特产,你拿回去尝尝。 书记送她东西,就已经不是平常的上下级关系,就已经是很熟悉很亲切的朋友关系了。关玲很意外,一下又感到很亲切。双手接过盒子,很喜欢地抱在怀里。古增祥坐好半天她才坐下,然后把盒子放到桌上。 桌上摆满了水果。关玲一下像熟人朋友,反客为主,问古书记吃什么水果,然后很自然地拿起一个苹果,熟练地将皮削掉,递到古书记面前。 古增祥拿到手里,又递给关玲,说,我最近胃又不好,不敢随意吃东西,还是你吃吧。 古增祥有胃溃疡,疼起来就用双手捂着肚子。关玲关切地说,你应该到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去治治,这样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古增祥说,这一阵子上面不断来人,不陪人家喝几杯不行,喝了就麻烦,差点疼死,今天刚缓过劲来。 古书记好像说过,市委组织部来考察领导班子,很可能要对县领导做点调整。究竟怎么样了,关玲很想知道。但她明白,这样的事她是不便问的。可此时她想问,也觉得此时她可以问,此时什么事都应该可以说。古增祥听后叹口气,说,我本以为这次来会弄出个谁是谁非,但人家根本就不是来分是非的,各打五十大板,然后强调以后必须保证团结。古增祥再叹口气,说,小关呀,政治上的事没那么简单,人家有后台,市委也不敢惹啊。 关玲心里也跟着痛苦。沉默一阵,古增祥问有什么事,关玲只好说要人要房要经费。 古增祥说,当初成立招商局,是我主张的,这次市委来考察,崔县长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好像说我搞一言堂,根据自己的好恶随意重复增设机构,随意提拔使用干部。还说以后要把县委县政府的职责分开,意思是我管得太宽。市委王书记也同意人家的意见。扯淡,党领导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不管经济,党管什么? 招商局属政府部门,归县政府序列,但从成立到她的任命,都是古增祥一手抓办的,所以有事她便找古增祥。现在古书记这样说,好像有因她惹了麻烦的意思。关玲不知说什么好,只好等待古书记继续往下说。 古增祥喝口茶,盯了关玲的脸,半天又说,招商局的房屋人员和办公经费,都应该解决,也必须得解决,不然一个人一间屋,那叫什么招商局。不过你还得按程序走。你先打个报告,对所有的问题都做个计划,然后递给县政府,让他们先拿个意见,然后送县委,县委研究后再决定。 关玲心里早就是这个想法,但书记县长有矛盾,谁都知道她是书记的人,她也不敢和崔县长接触太多,潜意识里还是怕古书记知道了不高兴,所以不论什么事,她都要先向古书记汇报一下,需要找县长,她才找。古书记主动让她找崔县长,关玲心里一下坦然了许多。但不难听出,这次被市领导批评后,古增祥小心谨慎了不少。关玲又不禁从心里为古增祥抱不平:县委书记作为一把手,不抓不管一些具体工作,那么就只能看报纸发文件了。关玲说,咱们县穷,一没资源二没人才,要发展,就得借助外力,就得招商引资,成立招商局,绝对是正确的,事实也证明是正确的。 古增祥笑笑,什么也没说。关玲继续说,当初文件上写明招商局是一级局,这也是正确的,我觉得人员编制办公经费等都按一级局配备,别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古增祥说,当初把招商局定为一级局,也是我的主张,当然也是常委会讨论通过的,目的就是从全县经济长远发展的高度去考虑。好在你没让我失望,用事实证明了我的正确,要不然,还不知多少人要说闲话。我希望你能继续努力,最好能把园艺场那块地整体开发出来,让全县经济有一个崭新的面貌,那时,不仅给你配备人员经费我会理直气壮,即使给你更高的待遇,我也不会再有半点顾虑。 县城正中有片地,有四百多亩,过去是一家大地主家的花园和果园,解放后改成了县园艺场,种点瓜果蔬菜,也繁育点良种苗木。由于地处城中心,再加园艺场也没什么利润,不少人提出将园艺场开发出来。但开发成什么,历届县领导都莫衷一是。总的来说,县委、县政府主张开发成经济区,发展经济,以增加收入;县人大、县政协不少人主张建成公园或者广场,说一个县城没个公园广场也说不过去。但搞经济或建公园都得一大笔钱,没钱就等于白说。开发园艺场的事关玲也想过,整体开发,就必须有大的开发商,凑合几个没有实力的来开发,闹不好就是个烂摊子烂尾工程,挣不到钱没法交代不说,也会给后人留一个千古骂名。现在古书记提出开发,关玲觉得不管怎么也要努力一番,成功了,别说荣誉待遇,那将是载入史册的政绩。关玲突然一下信心很足。她说,我也想过了,下一个工作目标就放在园艺场的开发上,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搞出个最好的结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