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第3/3页)
切世俗之外“我只想告诉你一句话,有些事物不过是因缘造化之中的介物,命运轮回总因为一些相同的事物而碰撞在一起,你无需太过执着于过去。” 无需太执着于过去? 宁天歌怔住,她这是想要说什么? 待她回过神来,无问已沿着原路往回走,她细细地咀嚼着那句话,心境豁然开朗。 也许,她这十多年来苦苦追寻的东西,真的只是无问口中的因缘造化的介物。 望着无问飘远的身影,她微微一笑“祖师姑,我母亲的名字,叫阿原。” 阿原,既是最初,也是原谅。 她相信无问会懂。 无问的身形似乎一顿,又似乎只是她的错觉,转眼便出了她的视线,青翠残败的竹林中,仿佛还有那雪色的裙裾在袅袅飘荡。 —— 回到木屋前,墨迹与冉忻尘都沉默地坐在外面,四喜无精打采地打着盹,而那些仆从则双目失神,呆呆地望着某个方向,象是被抽离了魂魄般。 宁天歌猛然冲入屋内,房间里却只有沉睡未醒的苏屿,无问与阴阳星宿都不见了踪影。 原来…如此。 她无力地坐在椅子上,虽然早已料到了这一步,但真正面地时,仍有说不出的怅然与悲凉。 无问带走了阴阳星宿,去了哪里,无人可以知晓。 也许一辈子守着冰冷的尸骨过老,也许将他救活,从此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 她希望,是后一种。 这一对生死纠缠的爱侣,阴差阳错间错过了半生,如今阴阳两隔,用生的代价,终于换来了下半生的相守。 这样的爱,太苦,苦半生就够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床上一声轻吟响起,宁天歌才蓦然回神。 —— 午后的阳光正灼烈,宁天歌挑起窗帘一角,眯眼望着马车外的景致。 车内十分安静,静得仿佛只有她一个人。 一向话多嗓门又大的墨迹在赶着车。 冉忻尘正捧着阴阳星宿留下的医书看得废寝忘食,连多看她一眼都觉得浪费时间。 苏屿的身体虚耗多日,因此多数时间都在睡觉,即使不睡觉的时候,亦十分安静地坐在一边。 四喜因为苏屿常睡觉的原因而对他另眼相看,认为如此爱睡必是它的同好,因此对他十分友好,常常伏在他枕边打呼噜,而冉忻尘也因为他的宝贝医书而顾不得他,因此车内有了前所未有的平和。 离开山谷已有四天,自苏屿醒来之后,她一刻都未作耽搁,将谷内事宜都交给了那些仆从打理,给冉忻尘找来了阴阳星宿的医书,自己则挑了本内功心法,之后即刻登上回桑月的路。 苏屿失踪这么多天,以成王的性格,恐怕已采取非常手段,再不回去估计就要登基称帝了。 幸好苏屿身体已恢复得差不多,无问将他体内的巫咒解除,那些蛊虫也消失不见,再加上身边还有个神医,每天吃几颗补身子的药丸,恢复得倒也迅速。 要说他的性子,确实淡泊得让她惊讶。 他的父皇被成王暗害,之后成王又以摄政王之名扶持他登基,他虽名为国主,却只是个虚名,几乎所有的实权都是成王手中,朝中支持者寥寥。 更甚者,他与晗月的婚事也是在成王的逼迫下退的婚,原因很简单,就是成王担心他与晗月成婚后,会得到西宛的相助,威胁到他朝中的地位。 在这种种之下,苏屿却一直淡然处之,随成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然而,这种淡然的性子,却也有刚硬的时候。 就在成王将他关入地下密室,逼他交出传国玉玺时,他却宁死都不肯交出。 宁天歌曾问他原因,他说,之所以不把玉玺交给成王,就是不想让桑月的百姓因为成王的野心而生灵涂炭,这也是成王一直未杀他的原因。 毕竟,手中没有玉玺,又没有苏屿的亲笔退位昭书,成王再怎样强硬,这国主也当得名不正言不顺。 想起此次来回已将近十日,再加上之前在月都隐藏行迹的那几日,距墨离离开月都前往西宛已有半月时间,如无意外,墨离已该从西宛返回,但不知他此行前去,可有遇到危险。 想简晏那人,虽敢命人在桑月暗中下手,但在明处却未必敢对墨离如何。 虽然晗月死于东陵,属东陵理亏,但简晏若明着对墨离动手,哪怕理由再堂皇,亦是从受害者一方变成了行凶者,也给了东陵一个公然兴兵的理由。 简晏应该不会那么傻。 “日头这么烈,你都不觉得热么?”一只修长微凉的手伸了过来,将帘子垂了下去。 “有一点。”宁天歌一笑,回头看着他“不过你倒可以多晒一晒,对身体有好处。” 苏屿低头看着自己手背白得几近透明的皮肤,微笑点头。 被关在密室的那段时日,终日见不到阳光,即使被救出之后,亦没有被阳光照射的机会,这种不健康的肤色便一直没有改善。 “其实,你也该让冉院正替你看看。”他抬眸,眸子里映着她明亮的眼眸与略显病态的脸。 三人的容貌都已卸去伪装恢复了原样,她亦恢复了翩翩弱公子的模样,他在见到她的容貌之时自是惊讶,未想她在那副平凡的长相之下竟是如此孱弱,让他几乎不敢相信那个将他救出密室远离皇宫的劲装男子就是眼前这人。 宁天歌掸了掸月白色衣袍,笑看着冉忻尘道:“我这病是顽疾了,连冉院正也没办法。” 埋头于医书的冉忻尘抬头看了她一眼。 “连冉院正也没有法子?”苏屿温和的眸子顿时忧心忡忡“到底是什么病?” “也说不清是什么病,从生下来就有了。也可能是因为我生下来时不足月,有些先天不足。”宁天歌随便编了个理由,反正她是个早产儿是事实,在京都无人不知。 “原来如此。”苏屿若有所悟地点头,眸光轻投在她脸上,从窗帘中透进来的阳光照着他的眼睫,投下一圈忧郁的影子。 宁天歌轻呷了一口茶,岔开了话题“你手里那支人马确实可信得过?” “信得过。”他微一颔首“那是我父皇在世时暗中组建的小股兵力,就是担心我的性子太过于世无争,为保日后发生变故时能有个逃生的机会。这支人马连皇叔都不知道,直接听命于我。” “那就好。”她扬眉浅笑,眉眼间一抹自信与笃定“明日,我们便走官道。” 这几日为了以防万一,他们一直走的偏远小道,多出不少行程,既然已经快到月都,有些事便到了该解决的时候,暴露目标就成了必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