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冯皓东这厮 (第4/4页)
到的要高大。他身材挺拔,眉毛极浓,又高又挺的鼻子成为五官中最突出的部分,整个脸部因此变得立体生动起来,有些混血的味道,只是因为不苟言笑又给那张脸添了些寒意。 两人的脸上都泛起了一丝丝的笑意,一种默契同时从心底泛起。 冯皓东说:“你好,我是冯皓东。” 苏小糖说:“环保先生,苏小糖给您问安了!您吉祥!” 冯皓东说:“一听就是皇城根儿下的格格。” 苏小糖说:“您说错了,我是汉族,非旗人也。” 刚刚点好菜,冯皓东拿起打火机,问:“抽根烟,可以吗?” 苏小糖说:“Zippo,名牌打火机!” 冯皓东惊讶地问:“你喜欢打火机?” 苏小糖说:“不懂,但这是大牌子,见人用过。” 冯皓东来了兴致:“Zippo这种打火机实用性强,防风效果好,样式也不错。不过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Givenchy打火机,只有一支,不敢用,怕坏了没地方修。别说清凌,就是在上海想找到Givenchy打火机的维修也不容易。” 苏小糖笑笑,未置可否。 冯皓东说:“对不起,提起打火机,我就刹不住闸了。” 苏小糖问:“您搜集了多少支打火机了?” 冯皓东说:“你怎么知道我搜集打火机?”转而一笑“一百多支了。” 苏小糖说:“好多哦!”冯皓东又微微一笑。 苏小糖转入正题,瞪大了眼睛,说:“环保先生…不,冯皓东,我们联手做这个新闻怎么样?” 冯皓东摇摇头,给苏小糖的杯里续上茶。 苏小糖想要问为什么,转念间就明白了,她不能把冯皓东拉下水。毕竟自己是《环境时报》的记者,来自外地,实在不行,可以全身而退回北京。冯皓东不同,他的家在清凌,工作也在清凌,他要在清凌生存,能够把已有的资料无条件地提供出来,已经冒了很大的风险,自己绝不能再给他添什么麻烦了。 冯皓东像是看出了苏小糖的心思,向前探了一下身子,说:“酥糖…我可以这么称呼你吗?” 苏小糖说:“直接叫我小糖吧。” 冯皓东说:“好!小糖,我必须提醒你一件事,一定要注意采访安全。你的采访选题危险性很高,清凌的环境污染涉及利华等多家企业,并且会牵连一些政府官员。现在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不知道你要采访这事,或者说,他们还没意识到你在进行的这个采访的重要性和威胁性,注意,我说的是威胁性!一旦知道了,就会对你非常不利,甚至可能会…” 苏小糖说:“这个我知道,记者本来就是高危行业,报社的同事因为采访受到恐吓是常有的事,男记者还挨过打。” 冯皓东说:“恐吓、挨打都是小事,就怕…怎么跟你说呢?总之你记住我的话,千万千万要小心就是了。” 苏小糖一吐舌头,说:“胆小鬼,他们还敢杀人不成?” 冯皓东说:“你这是初生牛犊不畏虎…但还是小心为妙。就拿利华说吧,据说利华的老总江源有着深厚的政治背景,到底这个背景有多深厚,清凌人所知不多,但江源与市长何继盛私交甚笃是公开的秘密。” 苏小糖问:“不是说江源跟田敬儒关系好吗?利华当初是田敬儒引进来的企业啊。” 冯皓东说:“人们看到的只是表象,真正跟江源关系要好的人是何市长。田书记当初引进这个企业,看到的只是企业能带来的利税,也是为了完成省里下达的招商指标,完全是站在工作的立场上。而何市长…当然,我也只是猜测。江源这个人不能小视,你别瞧他还不到四十岁,却是个老谋深算、笑里藏刀的人物,做事快、准、狠,在清凌市,乃至全省都是出了名的。” 苏小糖说:“我还真没见过江源,听说他把田敬儒气坏了。市委要求利华停产整顿,利华明着停产,暗地里却还在开工。田敬儒来了个突然袭击,当场给贴了封条。” 冯皓东说:“你的消息还真快。其实何止这一条,田书记这次是突击检查了,能看到点实情,他不知道的事还多着呢!” 苏小糖说:“这就是他这个市委书记失职的地方。” 冯皓东说:“不能这么说。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何况官场上历来讲究派系,像他这样能站在公正立场上的书记已经不多了!田书记对清凌尽职尽责,绝对称得上是好书记。他到清凌三年,清凌的GDP翻了两番。我常跟他的采访,他待人没有官架子,对上对下一个样。亲民爱民,修路建桥,百姓的口碑非常高。” 苏小糖说:“那也是以污染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增长!清凌市委、市政府对国家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环境污染监管体制不够完善,企业污水排放、河流水质都不达标,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冯皓东说:“你说的这些问题何止出现在清凌一个地区?往近了说,国内的北京、上海、广州,往远了说,国外的纽约、伦敦、巴黎,或多或少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虽然绿党和绿色和平组织起了很大的作用,情况似乎也有所好转,但环境污染是世界性问题,特别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只不过,全世界都在比较哪个城市、哪个国家发展速度快,忽略甚至是有意回避了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实不仅仅是水源、空气,还有更多的污染我们无法说清楚,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整个地球、整个人类…话又说回来,清凌还真离不了那些企业,要不然利税从哪里来?公教人员工资从哪里来?省里下达的经济指标怎么完成?” 苏小糖撇撇嘴说:“说话两头堵,典型的两面派。” 冯皓东说:“我不是两面派,我说的是实情,不信你慢慢了解,了解越多越无奈。” 苏小糖说:“唉…现在水污染问题已病入膏肓,‘海纳百川’成了‘海纳百污’了。” 冯皓东也回了一声叹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