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风云---凤翔三国_第十二章善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善心 (第2/2页)

做,我们这里会涌入大量的老百姓,他们的药材都不会很好呀。我们这不是做生意,而是发善心了。以后,会不会…”

    我看着他,一笑:“你叫什么?”“小的叫宋列。”

    我点点头:“你想的不错,我们就是在发善心。不过,这个结果不会是你想的那样。以后,你们就知道了。现在,还是先按我的吩咐去做。对了,宋列,你以后就跟着我。其他人,各自做好分工。”众人答应着去了。

    第二天,我自带着宋列在县城里逛了一圈。无终县不算很大,可它却是内地和辽西交往的主要通道。本来在这里做生意应该很是兴隆,不过,由于是乱世,内地的征伐不断,影响了内地上这里来的商人,这两年的交易量都不是很大,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出了无终县百里以外,就是徐无山了。

    徐无山并不大,可在三国中很有名。让它成名的是一个人——田畴。他本来是刘虞的官员,在刘死后,他离开了幽州,带领一群百姓和他的族人来到了徐无山,开辟了一片世外桃源似的乐土。后来,为了配合曹cao彻底解决乌桓的侵扰问题,田畴忍痛献计,借道徐无山,出卢龙塞,打了蹋墩一个措手不及,为平定辽西立下汗马功劳。而田畴却因为想到对不起徐望山的乡亲,而终身拒不出仕,可惜了一身的好才华。现在,我来了,这样的人才,我可不能让他白白浪费了。

    望着药房门口一群群衣裳褴褛的卖药人,我都哭笑不得了。连我自己都想不到,才短短五天的时间,我们药房的名声就传开了,四方凡是家中有点药材,又想换钱的老百姓都来了。忙的伙计满头大汗。看着这么多的人,我也是叹息不已,吩咐宋列,将来的百姓尽量留下,我有话说,特别是青壮年。宋列一头雾水地去了。

    等我走进药房的大堂,已经来了很多的人,至少四十多个。听了宋列的介绍,一名老者站出来:“这位公子,我们大家谢谢你呀。唉,这个世上还真有您这种好心人!”

    我一笑,过去扶住他:“宋列,拿个坐垫来,让老人家坐着说话。你们也真不会招待客人。”看着宋列他们忙不迭地照办,老大爷赶紧说不用,不用。

    我扶他坐下后才说:“老人家,您别跟我客气,要说谢谢,得是小的谢谢您和这些乡亲。是你们把药材卖给我们,我才有生意做呀,对不?”周围的人都开始七嘴八舌地说不好意思,谢谢之类的话。

    等稍微安静了下来,我笑着说:“其实,今天把众乡亲请来,赵如是有个不请之情。”望着众人不解的目光,我笑了笑:“我知道,大家的生活都不好,你们找到这些药材也是很辛苦,也是为了换点家用。小子有句话,想问问大家,你们愿意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收入吗?而不是这样有一顿无一顿的?”

    大家都点头“当然愿意呀。”“有稳定的收入当然好。”

    我接着说:“小子不才,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今天便想向各位乡亲讨教。”大家一下子安静下来。我接着说:“我看大家都是识药的行家,对吧?”众人点头。“那就对了。小子的意思呐,是想将乡亲们组织在一起,我们到一个安稳的地方,由乡亲们负责,进行采药和种植药材;而我们药房,就负责收购和出售,获得的利润,由双方同得,至于第一年的投入,由药房来承担,你们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众人全部面面相觑,这种事情听都没有听说过。过了一会儿,那老者说:“公子,听您一说,倒像是不错。可是,我们都没见过这种事情,好像太好了。”

    我笑了:“大爷,您应该种过田吧。种田难道不是这样吗?大家在一起劳作,收成自己留点,多数上缴赋税,对吗?”老人点点头。我说:“这是一个道理,你们采集的药材或种植出来的药材,就是给我们药房的。和你们种庄稼不一样的是,你们不用给任何人上缴赋税,至少十来年里不需要这样。你们所付出的劳动和你们将得到的收获是一样的。”大家都露出思考的样子。

    我看他们还有些犹豫,接着说:“现在,天下大乱,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为了争夺自己的地盘,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老百姓的日子就没消停过,这无终县也是如此吧?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去过自己的安稳生活,而留在这里受苦?小子在这里保证让大家的日子过得一定比这里好得多。”堂上的人开始乱了起来,他们纷纷交头接耳,其中就有不少人感到动心。

    姜还是老的辣,过了半天,那名老者又站了起来:“公子,您说的的确不错。可是,我想问问,您准备安排我们去哪里?这地方不安顿好,我们也不好向家里人说呀!”

    我点点头:“不错,这个地方一定要说好。小子倒是看中了百里外的徐无山。那里有一片山凹,地势平坦,可以居住上千户人家。而且,山上最适合药材的种植,在坡地还可以开垦种田,树木旺盛,房屋的修建不缺木料。”

    老者又沉思起来,周围的人都看着他。过了好一会儿,老人家终于抬头看我:“公子讲的很有道理。我看公子也不像别有用心的人,再说,我们这些穷苦人家,也没有值得您欺骗的东西,我信您,听从您的安排。”

    有了一个带头的,其他人开始附和。我大喜,对大家说:“其实,小的还是别有用心的。”众人一愣,我笑着说:“我的别有用心就在于,以后我的药材生意更好做了呀!有了乡亲们的,我就不愁药材的来源,当然生意就会很好了。这难道不算别有用心吗?”我一番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连刚刚还有些犹豫的人都下定决心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