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广陵之战一 (第2/3页)
我可是提醒你了的。孙策狠狠瞪我一眼,我耸耸肩,到旁边去了。周瑜想了想:“这样吧,伯符,你带一万人去,我们再从曲阿调兵两万来。如果在你拿下盱眙后两天内陈登还不出兵,我们留下部分人马牵制陈登,就来与你汇合,攻打寿春。”程普复议,孙策点头同意了。 大军在广陵城下又待了三天,这三天中,吴军也试探着进行了两次攻城,结果真的很差劲。护城河的效果太好了,好到了吴军拿它无可奈何的地步。这个陈登下了大功夫的,把护城河建设的又宽又深(面对的可是水性非常好的吴军哟),城墙下,可容纳攻城兵士立足的地方并不多,城墙上往下射箭倒是很方便。因为,城下人挤在一起,这箭就不落空呀!孙策他们一看这种情况,干脆按计划行事好了,也不强行攻城了,等着陈登上当好了。 在准备好了一切后,孙策带着一万两千人(周瑜逼着他,又加了两千)上路了,当然,一起上路的还有我。我可是说了,跟在他身边不离开的,免得…孙策看着我闷闷不乐地跟着他,他是一笑:“怎么啦?你是讨厌打仗,还是担心谁呀?”我抬头看他:“明知故问。”孙策大笑:“让你留下,你自己不愿意的。”我哼哼:“你有个意外,我担心;清安将军有意外,我也担心。与其自己担惊受怕地过日子,不如跟着你,死了都好!”孙策一瞪眼睛:“我已经说过了,尽量不伤害高顺的。”我一扬眉:“管用吗?哼,我还不是要被你们软禁了的,不用说他了。清安将军不是忍辱偷生的人,真要守不住寿春,他会以死殉城的。”孙策哼了一声:“你若放不下这些,就不能在乱世中生存。子云,你只能选择一样。”我扭头不理睬他,虽然,他说的很对。 大军竟然一路无阻地来到盱眙,如此顺利,顺利的让我感觉到非常不安。高顺既然分兵在此,就应该对吴军的行动有所准备才是,不可能真的一无所知吧。就算孙策动作很快(我们只用了三天多一点的时间),高顺也不可能一点反应也没有呀,很反常的。我了解高顺,孙策并不了解他的,虽然吕布的陷阵营名声很大,但孙策属于那种没有亲眼看到,就不相信的人(有点无神论者的味道)。他和韩当等人虽然也觉得太顺利了点,却以为高顺是人马不多,只好守着寿春不出了。所以,在到了盱眙城外五里的地方,孙策下令大军休息一日,明日攻城,务必一举拿下盱眙。我虽然觉得不对劲,也没有感觉到周围有什么异样,这一夜却是时刻提防高顺可能的袭击,如果是我,可能选用这种突袭方式的。只是一夜平安无事。 当吴军出现在盱眙称外的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到了盱眙城里的sao动和混乱。很快,就有守军拿着弓箭等物品出现在城墙上,对城下的大军严阵以待。不过,以我的眼光,怎么看,都觉得人数不多,最多一千多人,就这些人,能守的住盱眙城吗?难道是高顺真的放弃盱眙了?孙策他们自然也清楚了盱眙的守军不多,因此,马上组织了进攻。大军潮水般向盱眙扑去。瞬间,城上箭如雨发,向进攻的士兵倾泻而下。我们全部吓了一跳,没有想到人数不见得多的守军的箭雨竟有如此气势,第一波攻城兵士死伤惨重。随着吴军退回,城墙上响起欢呼之声。 孙策的脸色很难看:“没有想到,盱眙的守城部队竟有如此的弓箭攻击能力。”我想了一下,明白了:“伯符,陷阵营不可小看。”实际上,我知道了,以高顺和我们的关系,四哥一定是专门教授了高顺弓箭部队的训练。现在的陷阵营,除了原来的马上攻击,地面列阵外,又多了弓箭的攻击,和虎豹营的差距几乎没有了。照这样的守城能力来看,盱眙坚持几天没有问题的。只是,高顺到底准备何时发起反击?还是,只守不攻? 孙策听了我的话,冷哼一声:“好,就让我看看它的能力。韩当,命令部队强攻,盾牌手在前,弓箭手在后。”韩当接令,转身带领部队冲了上去。这次,城墙上的弓箭果然被压抑了,他们的人毕竟少呀!可是,守城的人果然厉害,枕木和石块扔了下来,双方惨烈的攻防战终于开始。吴军仗着人数上的优势不停歇地进行轮番狂攻,力图以时间来换取敌方的疲惫,从而寻找到可以突破的机会;守军依靠城墙工事打退这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死死的挡住了吴军可能的登城步伐。半天的时间过去了,城墙上下已经是一片殷红,大地的颜色已经变得暗红。 我和孙策他们终于看出来了,守城的军队人数的确不多,可是,参与守城的人却是很多。因为,射箭的人只有千余人,可是扔石块和木头,倒滚水的人却很多。我虽然心中很不忍心看这样的场面,却也被双方那种拼死的气势所打动,竟也一动也不动地站在孙策身后。看到守城的人如此齐心,我暗地里佩服高顺的能力。只是,我错了,有这个能耐的却是何夔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太守的本事,他非常好的贯彻了屯田法的精髓,让在袁术手下过了多年凄苦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