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风云---凤翔三国_第一百一十一章挨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挨骂 (第2/3页)

策上反驳他,打击他的自信,所以,我也是冷哼一声:“您出的主意多好,不停用骑兵sao扰曹公边境,实行扰民政策。赵如不才,却看不出此计好在哪里?我只知道,袁大人若用了此计,黄河南岸的百姓将会民不聊生,那我们生意人又从何处赚钱?这种行为与那些塞外匈奴侵扰我边民何其相似?而那些民众没有了痛快地生活,我们生意人自然也不痛快,您说,是不是呀?”田丰张大了嘴巴:“你…哼,这是战争,战争是双方的事情,民众…”我丝毫不放过他:“像我们这样的小民就应该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对不对?在您心目中,我这样的小民就是贱民,生死对当权着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对不对?大人,您要真是这样想的,那就不要怪赵如无礼,恐怕大人在某些方面还不如我这个小民。”

    望着田丰紧皱的眉头,我问他:“田大人,小民今天就向您请教这成王之道,可好?”田丰望着我:“成王之道?”我点头:“自古以来,三皇五帝,万民敬仰。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一直到今天的大汉,大人以为他们这些朝代的开国君主为什么可以取得成功?”田丰摇头:“你一个商人,居然会问这样的问题?成王之道,胜者成王,败者为寇,自古便是,有什么奇怪的!三皇五帝是我们的鼻祖,其他朝代的开国君主当然是凭借自己的本事,开创新朝。太祖也是斩白蛇起义兵,凭借自己的能力成就了一番事业。”看他一脸不屑的神情,我知道他心里恐怕在说,你一个商人,懂得什么道理?

    我大笑起来:“那赵如请教,您觉得袁大人有您说的那种能力吗?他懂成王之道吗?”田丰脸上一红,回头不语。我嘿嘿一笑:“看来,在大人眼里,这武帝座下的东方朔也是小人喽?”田丰咬牙不语。我自顾说下去:“东方朔虽然好谋善断,为武帝出力不少,可是,由于他为人圆滑,懂得察言观色,虽然深得皇帝之心,却也为一些自认为刚正不阿之辈不耻。可是,这些人却不懂得,忍辱负重的意思。他们以为,只有像苏武这样的忠臣才是忍辱负重。不,其实那些懂得保存自身,真正为国为民之人,也是会忍辱负重的。这些人忍受的是世间的讥讽,重视的是黎民和国家的幸福。看东方朔一生,可曾作过什么与民无益,与国有害之事?他直言不讳的时候少吗?只不过他比大多数的人懂得掌握时机罢了。”

    田丰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来,我不给他太多的思考时间:“小民佩服东方朔却是因为他对武帝说的一段话:如果皇上是明主,就不会杀了我这个忠臣,那臣为皇上效力就是明智的;如果我这个忠臣被皇上杀了,就说明皇上不是明主,而我为昏君效力,也就该死了。大人觉得您现在该不该死?”田丰的神情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他也明白我说的意思的,只是放不下这张脸,所以,他是黑着脸说到:“赵如,就算你费心救我来此,也不用这样如此挖苦与我吧!你到底有何目的,直说好了。”

    我冷笑一声,不理睬他的恼怒,继续自己的话题:“赵如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过人的才学,可我比大人多明白一个道理。什么是成功者?何为成王之道?夏亡与商,商亡与周,周时大乱,繁衍出春秋战国,而后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直到太祖灭秦,成立大汉王朝。其中当然也有大人所说的君主的个人能力,手下的文略武功,可是,他们真正能成就事业的不是靠这些,而是靠我们这些小民,这些普通的老百性。那些失败者那一个不是因为暴虐?他们暴虐的对象是谁?是我们这样的小民;那些成功者那一个不是被后人盈为仁义明主,他们仁义英明的对象是谁?还是我们这样得小民。不说周灭商,40万大军阵前反戈一击,就说太祖,长安一战,秦军四散而走,多有归顺者;与项羽相持十数年,关中民众争相投靠太祖。大人,赵如请问,没有这些小民的与参加,掌权者的军队何来?吃穿用度从何而来?民穷财尽,民忧国破,恒古不变的道理,大人居然不知?哼,扰民便是害民,害民谁愿意你?大人,您出的主意其实是个馊主意。不是小的过激,您的主意就是能让袁大人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主动权,可是,长期下去,必失去民众之心。您以为失去了民众的,还有成功的可能吗?”

    田丰呆立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看着他,毫不怜惜:“其实,大人的法子就是好,人家袁大人也不用的。作为谋略者,您却不明白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的道理,也难怪您一身才学,会落到如今田地。”田丰的脸色苍白,低头不语。看看火候也差不多了,我才慢悠悠地告诉他:“赵如明白着告诉大人,您的家小已经在许都了。”田丰身子一振:“我的家人?许都?赵如,你到底是什么人?”我嘿嘿一笑:“商人。我接下了营救大人,带您去许都的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