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御案九件 (第1/2页)
第五十七章 御案九件 听着皇帝的金口玉言,所有议员都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地笔直,生怕错听了任何一个字。 “按资政院《章程》规定,朕命人起草了御案9件,等会提交诸位议员审议,以其实践朝廷‘万机决于众议,庶政公诸舆论’之昭示,朕的良苦用心俱在这御案9件。企望诸位爱卿抛却抱残守缺之旧见,弃门户不同之成见,共同为国为民…” 陪同林广宇出席议会的是梁启超和杨度,原本按照此二人的民望与成就,获一个议员名额绰绰有余,甚至于争取副议长、各专门委员会主席的职位也有极大的竞争力,但由于资政院章程中明确规定:现任行政、司法、监察等官员,现役、第一预备役之军人均不得为议员,两人最终没有没有参选。 所有人都是会心一笑“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都大正午了,是该到了用膳的时候。只是,议长大人怎么不说在哪里用膳呢?台下众人狐疑地交换着神色,个别性急的已经在交头接耳,互相在询问这午饭到底是国会统一安排还是需要个人自寻出路?如果是前者,这么多人也该有一处宽敞之处用膳,如果是后者,急切之中且又人生地不熟的,到哪里去寻找用餐地点,更不必说只留了一个时辰的休会时间,怎么够? 谜底很快就被揭开了。 原本紧紧关闭着的大门忽地打开了,宽敞地座位间过道上出现4人马。更奇特的是,每人还推着一辆小车,排列成整齐的队伍向前走来。随着他们的涌入,空气中顿时涌入了一股饭菜的清香,瞧着模样,这些小车中装得都是菜肴了。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要在会场上用膳,可场地这些狭隘。怎么摆的开桌子放置膳食?看来。张四先生学问做得不错。实业也搞得有声有色,可这生活细节实在是太差劲了些,有几个已经忍不住在肚中笑了起来。 “诸位,皇上吩咐说,既然在大政上要维新变革,那么在小事也要有所变革。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老祖宗在吃饭一事上花了不少的功夫,皇上认为也有改良的必要,并建议由国会率先行之。”张笑眯眯地告诉众人,每辆小车一共装了16份饭菜,全部用木质餐 =好。 餐盘呈现长方形,分为上下两排,所不同地是上面是三个三等分地长方格,下面是一个长方格、一个正方格和一个圆形格。四个长方格用来装菜。正方格用来盛主事。而圆形格这是用来放置羹、汤碗。 “诸位,今日午餐曰工作餐,取分餐分食制。共有甲乙丙丁四种,均为两荤两蔬一汤,四份工作餐地素菜和汤羹相同,唯有荤菜与主食不同。甲餐为红烧子排、清蒸鱼块;乙餐为宫爆鸡丁、干菜扣rou;丙餐为rou饼蒸、糖醋里脊;丁餐为焖烧羊rou、酱爆鸭子,主食有米饭和馒头两种,诸位可根据个人口味不同选择之…” 新鲜!真新鲜! 咱们老祖宗绵延五千年,号称“食不厌精,不厌细”何尝有过这样的用膳法?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不过既然是皇上所言,必定有天家的道理,再说按照目前这个用餐法,分量是足够的,花销肯定比山吃海喝、大摆夜宴要节俭的得多,时间肯定也能大幅度节省,真可谓一举数得。 诸位议员都是见过世面之人,只短短几个念头,就已经由最初的惊讶、愕然推而广之其余,到了最后都纷纷点头…果然是良政!果然是皇上英明! 皇上再英明也是要吃饭地,议员开始用膳之时,林广宇已经就餐完毕,问王商道:“给议员们的工作餐都准备好了?” “好了。除了从御膳房抽调5御厨之外,还在各大饭馆招募了来位大师傅掌勺,听说给皇上当差,给议员大人们烧菜,他们心里甭提都高兴了,再加上又是家常菜,活干得漂漂亮亮的。” “菜分量要足,主食要管饱,不然传出去说堂堂国会议员中午没吃饱饭,下午饿着肚子开会,朕这脸可就丢大了。” “请皇上放心。奴才派人试吃过好几次,都说一个人吃足够足够了,实在不行,小推车里还备有额外份的,吃两份肯定得把人撑着了。” “等国会开完了,菜价和花销让内务府造价给朕呈上来。”林广宇忽地想起一事“要钱不要命的奴才还是太多,朕杀了一批觉得还是不解恨,重症要下猛药,朕就不行杀不了他们的威风。” 林广宇这番表态是有明确所指的,皇帝自幼长在深宫,对物价、银钱只有数目字上的感官印象,却不知道这个价格背后蕴藏地意义和内务府地黑幕。不要说同治、光绪这种算不上英明睿智的君王,即便如乾隆这般号称十全武功的帝王也被手下骗得不轻。林广宇熟读史书,对此节最是知情。《清类钞》中就有明确记载:有一天乾隆召见大学士汪由敦,因为时间尚早,乾隆为示体恤臣下,便问道:“爱卿清晨入宫,不知用早膳否?” 汪连忙道:“臣家贫,晨餐不过食鸡蛋四枚而已。”虽然早上一口气吃4鸡蛋有些古怪,但多少还在常识可以接受地范围内,但乾隆听后却吓了一大跳:“鸡蛋一枚需十金,四枚则四十金,朕尚不敢如此纵欲,卿何言贫乎?”原来,民间售卖几文钱一枚的鸡蛋到了内务府的报销账上就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