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密林遭遇战 (第1/3页)
第四章 密林遭遇战 长白山脉横卧吉林省东南,绵延千里,是松花江的正源和中朝界河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长白山简称白山,俗称老白山。火山口沿的环状山脊多为白浮岩所覆盖,由于气候高寒,积雪期较长,山顶常一片皆白,因而得名。其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我国东北第一高峰。 长白山拔地凌空,雄伟绮丽,为我国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曾建庙宇,定封册,遣使致祭。清王朝更是视长白山为满族的发祥之地,将其予以长期封禁,并在康熙年间封长白山为神山,岁时享祀,犹如五岳。所有这一切都让长白山在神奇之中又增添了许多的神秘色彩… 晨曦降临,在松涛滚滚、莽莽苍苍的长白林海之中出现了一支三人组成的小队伍。他们一边不停的用罗盘测定方位,一边不断地在沿途留下识别的标记。 成功脱险虽然让冯华他们兴奋不已,可是眼前的一切却又让三个年轻人感到非常的不对头,总觉得好像出了什么问题。最让他们费解的是气温明显偏低,尤其是夜间那逼人的寒气,完全不像盛暑季节,到像是残雪消融的初春,以至于没有篝火,他们都无法度过那漫漫长夜;漫山遍野的山花野草刚刚钻出嫩绿的新芽,遥望成片的阔叶林木只能看出一片淡淡的绿意,山林谷底也完全没有夏季大森林的那种生机勃勃;那无边无际的、足有几百年树龄的原始古树,还有那突然多起来的野兽鸟禽… 作为林区人,邢亮对这些异常感受得最为敏感。他终年出没在大森林中,对长白山的地理、植被和气候等都很熟悉,但眼前的一切,却让他感到有些陌生。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幽暗阴森、无边无际,千年老树盘根错节,遍地都是几尺厚的枯枝败叶和松针朽木,粗大的树干上、枝桠上布满了缕缕飞挂的地衣和足有手指长的藓苔;那崇峻的山岭,那莽莽的林海,还有那些不时窜出的獐、貂、兔、鹿,以及恍惚听到的虎啸,像谜似梦,使他茫然不知所措。他不时地沉思着:是什么原因使这片林海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肯定不是海拔太高的缘故!因为从林带及植被的分布来看,这里的海拔并不是很高,或者这是石磨沟内另一种不被人知晓的特殊环境?一时之间他也无法找到可以解释的答案。 看来从进入无名洞开始,冯华他们就已经被一种不可思议的、解释不清的事物和现象所包容、所困惑… 走出洞xue之后,冯华、邢亮和周天宇在大森林里已经转悠了好几天,却始终难觅出山之路。偶尔发现一些践踏出的小路,也是马鹿、狍子、黑熊踩出的兽道,难见人的踪迹。随身携带的食物已经基本吃光了,虽说在山林里到处都有松子、毛榛、松蘑、木耳和野芹菜等食物,不虞饿肚皮,可是大家心里还是揣测不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指北针和手表都恢复了正常功能,可是三个人的手机却仍然一点儿信号也没有。重新用罗盘测定了一下方位,他们又对前进的方向再次进行了修正。中午时分,冯华他们发现了一条山溪,湍急的水流,潺潺有声。溪水晶莹清澈,凛冽寒凉,水底那一颗颗鹅卵石,清晰可数。沿溪畔顺流而下,进入了一片狭长的谷地,两侧崖壁高耸陡峭,阳光照不到谷底,谷中阴森幽暗寂静。高大的树木下,到处都是四季常青的牛皮杜鹃(一种小灌木)。如果是在盛夏季节,那一簇簇黄色的、白色的牛皮杜鹃花,千枝万朵,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而此刻,枝桠上不但没有花朵,连蓓蕾都寻找不到。在小溪的拐弯处,几只体形庞大的鹿正在安详悠然的饮水,见了人既不惊慌,也不奔逃,令他们惊讶不止。虽然他们极想美餐一顿烧烤rou,可是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还是战胜了肚子里那些张大嘴巴的馋虫子。 邢亮一边走一边嘀咕着:“奇怪!奇怪!” “奇怪什么呀?”冯华和周天宇异口同声地问道。 “你们见过体型那么大的鹿吗?”邢亮反问。 想想那些足有两米长的大鹿,俩人都摇了摇头,然后一齐看着邢亮。不待俩人发问,邢亮继续说道:“这东西好像是老辈人说的犴达罕(学名驼鹿)。早年间,在深山密林中经常可以看到,可是这种动物在长白山区好像已经绝迹半个多世纪了呀!” 稍微顿了一下,邢亮终于忍不住了,太多的不合理已经困扰了他好几天:“华哥,我怎么觉得事情有些不太对劲儿呀!这进洞前和出洞后的反差是不是太大了?” 沉吟了一下,冯华答道:“我也是早就觉得有些奇怪,此时的长白山虽然还是那样的巍峨壮丽、险峻雄奇,但是不知怎么的却总给我一种怪异的感觉。如果说我们还处在石磨沟那种特殊地形里,可是植被和地貌并不一样啊!而且指北针和手表也都已经恢复了正常功能,我们…” 刚说到这里,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