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淬中华_第五十八章他乡遇故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他乡遇故知 (第2/3页)

盛顿后,迟迟未约见他们的根本原因。

    近二十天时间过去了,尽管几经周旋仍未能赢得国会对此议案的赞同,但事情却已经到了不能再拖延下去的地步。由于周天宇频频催促,克利夫兰总统无奈之下,只得在白宫正式约见周天宇和唐绍仪二人。会谈的气氛相当融洽,克利夫兰总统以及陪同会见的国务卿奥尔尼均表现得极为热情,而周天宇和唐绍仪也对这个身材高大粗壮、脖子短粗、头发稀疏,看起来如同野蛮人一样的美国总统颇具好感。他严肃却不乏温和,坦诚又不失原则,丝毫都未因二人来自中国而有所怠慢。在非常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后,克利夫兰婉转地解释了一下目前的状况,希望能他们能再多等候一段儿时间。至于义勇军最需要的资金问题,虽然美国政府由于经济不断恶化,财政资金紧缺,暂时无力从政府方面给予支持,但他会安排人陪同周天宇他们前往纽约,会见当地的几大银行,争取以最优惠的利率获得贷款…

    冬日里早来的夜色,使得天色被映衬得愈发晦暗起来。路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行人都是步履匆匆,生怕这场即将来临的风雪会阻碍自己回家的路。

    抬头看了一眼阴霾的天空,周天宇猛地向寒风中呼出一口瞬间就飞散得无影无踪得哈气:“少川兄,风雪就要来了,我们还是快点儿回去吧!‘车到山前必有路’,就是再困难我们也要完成这项使命。”

    或许是被周天宇的豪气所感染,唐绍仪紧锁的眉头一下子舒展了许多。微然一笑,他接口道:“寰海你所言极是,总指挥对此次美国之行给予厚望,咱们岂能轻言放弃。无论如何都要争取获得一个最好的结果。”

    天空终于飞舞起了雪花,越来越大,似乎在一刹那间就充斥满了整个天地之间。眼见着再拐过前面的那个路口就到了下榻的旅馆,周天宇和唐绍仪都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谁知刚走到转弯处,侧面的路上也匆匆走过来一个人,促不及防之下,走在外侧的唐绍仪与那人撞了个满怀,几乎同时跌到在地。意外的变故,让跟随在二人身后的侍卫大吃一惊,呼啦一下子就围了过来。

    对面那个正爬起身的人,显然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啊!”的一声,往后退了一步:“你们要干什么?”不过,他刚说完就马上醒悟过来,急忙又用英语说了一遍刚才的话。

    咋一听到对方说的竟是中国话,周天宇、唐绍仪以及那几个侍卫都不由得愣住了。真没想到,远在异国他乡竟还能碰见自己的同胞,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一股暖暖的温情油然从心中升起,刚刚站稳脚跟的唐绍仪急忙用汉语解释道:“先生,非常对不起,我的同伴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并没有什么恶意!”

    熟悉的家乡话以及对方彬彬有礼的解释,立刻让那个男子放下心来。他颇有些激动地问道:“你们也是中国人?”

    “是呀!我们刚刚才来到华盛顿,先生您是…”唐绍仪微一躬身问道。

    对方的身份得到确认,让那个男子愈发兴奋起来:“在下李恩富,也是从中国来的!”

    “李恩富?”听到这个名字,唐绍仪猛地愣住了。借着昏暗的天色,他仔细辨认了一下那个男子的容貌后,禁不住激动得喊了起来:“恩富,我是唐绍仪啊!你还记得吗?”

    “唐绍仪?”这个突然出现在自己耳中、熟悉却又陌生的名字令李恩富迷茫了几秒钟。不过,很快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就如同过电影一般迅速浮上他的心头。心头一阵酸涩,他的眼眶忽的湿润了:唐绍仪,我怎么会不记得呢?14年前,咱们曾一起无奈地从美国返回了中国…

    “他乡遇故知”的喜悦是极其令人心畅神驰的。唐绍仪与李恩富在华盛顿街头偶遇,一下子就将二人的思绪带回到他们曾经赴美留学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他们虽感受过背井离乡的孤独与痛苦,但也收获了求索新知、为国建功立业的憧憬和希望。然而如今,物是人非,当初的懵懂少年已青春不在,曾经的梦想更是日益远去。

    回到下榻的旅店,又草草吃了一些晚饭,周天宇、唐绍仪和李恩富来到了屋中。给李恩富和周天宇倒上一杯咖啡,唐绍仪开口问道:“恩富,听说你后来又返回了美国,难道这么些年你一直都没回中国吗?”

    点点头,李恩富怅然答道:“1884年,就是光绪十年,我在一个传教士的帮助下再次返回了美国,并在耶鲁大学完成了学业。毕业后,我先以自己赴美留学的亲身经历,在波士顿出版了一本名叫《我在中国童年的故事》的书。然后,就和一个叫伊利莎白的美国姑娘结了婚…”

    李恩富慢慢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其间虽没有什么荡人心魄的传奇故事,但却听得周天宇和唐绍仪百感交集、钦佩莫名。原来,李恩富步入美国社会之时,正是美国排华法案通过5年之际,在美华人的生活正步入最艰辛的时刻。面对着当时甚嚣尘上的**狼潮,以及华工遭受的不平等待遇,李恩富毅然选择了一条最为艰辛的道路。他用他的嘴和手中的笔,单人匹马的在美国四处发表演说,为他的同胞呐喊,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辩争。

    1890年年末,为了将声音传递到**狼潮最为激烈的美国西部,李恩富决意西行,这一决定最终导致了他婚姻的快速破灭。然而李恩富牺牲一切,为自己同胞所做的努力却在西部灰飞烟灭。他希望能够唤醒同胞为自己的平等权利去做努力,但面对一群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同胞,他力不从心。他们已经惯于忍受白人的欺压,宁愿蜷缩在中国城的角落里瑟瑟发抖,也不愿意站出来为他们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作证。

    此后,失去了一切的李恩富开始在美国各地漂流,通过为一些美国报纸工作维持生活。目前,他正在华盛顿的一家报社做临时工,刚才下班后,正准备赶回自己居住的公寓。

    屋子中一片寂静,只有暖暖的壁炉偶尔发出一声木炭爆裂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