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巧施连环计 (第2/3页)
已。可谁成想,他们的作战竟然如此勇猛顽强,整整一个下午就从没有间断过进攻。现在,不但新竹城北的战略要地十八尖山已经被支那人占领,而且还有近一个中队的帝国精英长眠在了这片土地上。不行,再这样下去,刚刚到手的新竹很有可能重新落入到支那人手里,必须要向司令部请求增援。 溪南嘴坐落在凤山溪南岸,是一个距离新竹只有十二三里远、不足百户人家的小村庄。其东北三百米处的那座横跨凤山溪的木质大桥,在铁路已经被炸毁切断的情况下,已成为从台北到新竹的必经之路。村子东侧不足二百米处是一片连绵数里的小山丘,从中坜至新竹的大道依着山丘向南伸延。 8月6日中午时分,在得到日军第一联队第一步兵大队、以及一个炮兵中队和一个工兵中队已经从中坜增援新竹的确切消息后,邢亮立即指挥早已整装待发的志愿军迅速进入了凤山溪南岸的伏击圈。 日头高高地挂在天空上,炽热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隐藏在矮树丛中的志愿军战士们,一边不停地擦着从额头上流下来的汗水,一边焦急地望着北方。从新竹方向隐隐传来的枪炮声好像愈发激烈了,可空荡荡的木桥上却还是看不见一个鬼影,小鬼子的援兵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达? 下午2时,派出去的侦察员带回了最新的消息,鬼子距离凤山溪木桥还有5里路。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的精神均为之一振,志愿军入台后的第一仗终于就要打响了。2点30分,日军从中坜赶来的1300余人的增援部队终于出现在了战士们的视野当中。 鬼子大概是让义军不断地袭扰给打怕了,其先头部队一通过木桥,立刻就在桥头架起机关炮,对着不远处的山丘和村庄“嗵、嗵、嗵”来了几炮。村子里大概有房屋被炮弹击中,立刻就窜起了几股浓烟。带领战士埋伏在山丘上的三营长马成玉抖了抖溅在帽子上的泥土,低声骂道:“好个兔崽子,待会儿老子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山丘上和村子里都没发现什么异常,这让小鬼子放了心。按照前面获得的经验,这里应该没有义军埋伏,鬼子的大部队大摇大摆、踢踢踏踏地拥上了木桥。当其后卫部队也完全踏上木桥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志愿军提前安置在木桥下的炸药被引爆了。随着冲天而起的火光和nongnong的烟尘,桥上近百名鬼子不是被炸了个粉身碎骨,就是落在浑浊湍急的凤山溪中喂了王八。几乎是与此同时,大路东侧的小山丘和西侧的村子里也响起了密集的枪声,疾风暴雨般的子弹打得毫无防备的鬼子鬼哭狼嚎,四处奔逃。不过,这并不算完,就在小鬼子的各级指挥官刚将混乱的部队渐渐安抚下来之际,一群掷弹筒和迫击炮弹又呼啸着砸进了鬼子堆儿里,瞬间就给鬼子造成了一百多人的伤亡。志愿军这一轮异常猛烈的攻击,显然把鬼子打蒙了,他们除了趴在地上盲目地向四周射击外,根本就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好容易才又将乱成一团的鬼子组织起来,伊崎中男大佐命令部队向两侧的敌军阵地发动反击。然而,敌人的火力实在是太猛了,几次冲锋都被对方强大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只能利用路基为掩护,进行还击。 尽管小鬼子有路基做掩护,但第一次应用到战场上的掷弹筒却在此时发挥出了极佳的效果。这些发出“日日”声响的“黑老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不断落在路基附近爆炸,给隐蔽在路基后边的小鬼子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当初,周天宇在仿制掷弹筒时,对日军二战时期的掷弹筒作了一些改进。炮筒的长度有所加长,炮弹的尾翼也由四个增加到六个,这几处小改进不但解决了炮弹飞行不稳的问题,而且还加强了弹落点的准确性。 最先感觉到不对劲儿的是日军第一联队联队长伊崎中男大佐。如此猛烈的火力,以前在对台军的作战中可是从来没有遇见过的,难道是台南的黑旗军主力过来了?不对,就算是黑旗军也没有这么强的火力呀!那些可以连续发射的枪支以及带着尖锐啸声的大炮自己可从来都没见过,这到底是什么武器呢?…冷不丁伊崎中男想起了一个在辽河平原与义勇军打过交道的同僚说过的话,义勇军好像就有类似的武器。想到这里,伊崎中男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如果伏击他们的真是义勇军,那自己此次可真是凶多吉少了… 尽管对传说中的义勇军万分恐惧,但伊崎中男还是不断的安慰自己:不,这不可能,义勇军还远在万里之外的关东,它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台湾…他强压下心中的不安,开始仔细考虑起自己面临的形势来。往北是已被炸断的木桥,退是退不回去了;往南虽然再有十几里路就能到达新竹,可这样会把自己脆弱的两翼完全暴露给敌人,即使能侥幸冲过去,损失也将异常巨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