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奇袭落虎崖 (第2/3页)
之称起于明代,当时汉人称北方夷族为“胡儿”夷族常越界南侵掳掠,后来便沿袭称强盗为“胡子”;也有人说盗匪抢劫时戴面具挂红胡须以遮耳目;还有人说,俄国老毛子经常越过边界烧杀抢掠,俄国人常留大胡子,久而久之,中国的土匪也就跟着沾了胡子的光。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东北土匪活动猖獗却以明末袁崇焕设计诱捕诛杀毛文龙后的溃散军队为肇端,此后,军队的溃兵散卒、地方上的地痞恶棍结伙成盗,占山聚众,遂成各据山头草莽的匪帮。土匪凶狠残暴,任意抢劫杀戮,百姓深受兵匪、官匪、土豪、恶霸几重压迫,无异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冯华对邢亮和周天宇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谁能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谁就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红军在井冈山时期实行的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我们当前提出的口号是“打土匪,保家园。” 在与李九杲、黄德贵进行商议并得到了支持后,他们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选择距离义勇军最近且民愤极大的“黑山豹”绺子作为剿灭土匪的第一个目标。消灭这股土匪既能扩大义勇军的影响,又能免除自身的威胁,而且还可以变“黑山豹”的财力为己用。 据说“黑山豹”刚起局时还没有闯响报号,黑土窝有个姓常的老人,一天,他去赶集,临行前嘱咐12岁的孙子凡事注意,小心土匪。孙子说了句笑话:“土匪来了怎么样?还能把我**割去!”没想到,这话不知怎样传到“黑山豹”的耳朵里,第二天小孙孙便神秘失踪。后来,乡亲们在村外沟里发现孩子的尸体,小**果然被割去了。从此“黑山豹”凶残暴戾的恶名,成了方圆百十里人们的噩梦。 落虎崖气势峥嵘。远远望去,在环列的群山之中,一峰拔地而起,直指云天。别看落虎崖山势陡峭,峰顶却是分外平坦,背阴的一面有一方嶙峋巨石突兀而出,犹如一只张牙舞爪的猛虎随时要从峰顶扑下来。隘口有一土匪用石木筑起的关城,只有一条由采药人踩出的小路可以通往崖顶,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匪首“黑山豹”给关口起名叫“伏虎关”意思就是百兽之王也得在我黑山豹脚底下服服帖帖。足见黑匪的骄横跋扈。 已是盛夏季节,满山的松柏桦杉青翠苍绿,郁郁葱葱;葛藤、山葡萄蔓附缠绕;林间空地上,东一簇、西一丛的山荆花、蒲公英点缀其间。五个“吃排饭”打扮的人,无心观赏这长白的天然美景,正在向落虎崖的方向匆匆赶路。此处已接近“黑山豹”匪巢,几个人不由得紧张起来。 果然,前面的山岗上茅草摇曳,枝叶簌响,跳出两个巡风的匪徒,大喝一声:“什么人?哪里去?” 五人中间,走在最前边的那人,生的高高大大,身子骨结结实实,一看就是吃排饭的料儿。他跨前一步,抱拳施礼:“二位托福,罗全大意。”说着,打开褙在肩上的钱褡,摸出一大块碎银:“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二位兄弟拿去买酒喝。” 两个匪徒果然见钱眼开,刚才还像两个凶神恶煞,一下子变成眉开眼笑的弥勒,语气也客气起来:“老客,是哪个山头的呀?” 来人恭敬地说道:“我们兄弟原来在鄂多哩,吃青云峰钱二爷的饭。如今,想到三爷门下报到考票,还请二位兄弟引见。” 说起考票,还得从土匪“收水”说起。称霸一方的匪帮,不但拦路抢劫,杀人越货,还往往坐地向各行各业收取例规。说白了,就是强迫势力范围内的人,向土匪孝敬一定数额钱财,黑话叫“吃票”长白山区盛产上等的红松、白桦、水曲柳等贵重木材。可是,那时节运输不便,主要靠在大江小河放排运送,然后再由木材老客装车外运。每年,春夏之际,是放排木帮最繁忙的季节。一般的匪帮占山为王,同时也都扼住进出林区的山口。放排人、挑垛人等进山“吃排饭”被迫接受土匪的盘剥,匪帮美其名叫“吃票”要想吃排饭,必须向盘踞该地的绺子头儿报到,经过他们准许,叫“考票” 俗话说“吃人嘴短。”又道是:“得人钱财,为人消灾。”两个匪徒一力承担为他们引见“香火”(负责警戒的土匪小头目)。一路闲聊着到了“伏虎关”下,放哨的土匪老远的就咋唬:“六嘎子,回来干什么?” “五哥在吗?那个叫“六嘎子”的匪徒反问道。 这时,一个黑胖黑胖的土匪走上关隘,大大咧咧地问“老六有事吗?” 这个土匪恭敬地回答“回五哥的话,这位是我的表亲,想进关考票。” 大个子按照礼节,抱拳在左肩,弯腰施礼:“西北连山一片云,乌鸦落在凤凰群,不知哪里君来哪里臣?” 黑胖子眯缝着金鱼眼,问道:“从哪里来相府?” 大个子连忙说:“称不起相府,抱老把头(放山人供奉的神灵)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