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淬中华_第四十二章新竹保卫战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新竹保卫战上 (第1/3页)

    第四十二章 新竹保卫战(上)

    晨雾渐渐消散了,猩红的太阳跳跃着钻出了海面,平静的大海碎银万点,闪烁着红宝石般的粼粼波光。看着南方水天交际之处出现的一片黑黝黝的陆地,站在甲板上顾盼自得的陆军少將、混成第四旅团旅团长伏见宫贞爱亲王感到一阵激动:台湾!那就是天皇陛下“开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新疆土,那就是帝**人建不朽功勋,立万世基业的地方!

    自御前会议内阁与军方达成共识后,在内阁有意识的舆论宣传及引导下,日本国内扩大战争的论调甚嚣尘上,迅速形成了一股异常狂热的好战狂潮。几乎所有的报纸都以“支持圣战”、“为正义而战”为题,连篇累牍地为日本继续出兵台湾造势,《时事新报》上还发表了“文野的战争”的论文。另外,三井、岩崎、涉泽等实业家还组成了报国会,积极筹集军费;妇女们则从事恤兵运动。和政府严重对立的议会,也在各方面的压力下,通过了巨额军费预算,做出了协助战争的决议。原计划再次募集2000万元的军事公债,在国民们的踊跃认购下,实募数竟然达到了4700万元。

    为了配合第二师团南进增兵台湾,日本各报纸还纷纷向战地派遣随军记者报导战况。国木田独步作为《国民新闻》的特派员,随第四混成旅团旅团长伏见宫贞爱亲王上了千代田舰,开辟了“爱弟通信”专栏;画家久保田米仙作为画报的从军记者,也在《读卖新闻》上设立了专门介绍战争场面的专栏。佛教各宗也借机随军布教,慰问军队。《雪的进军》、《妇人从军歌》等表现侵略狂热的歌曲更是在国民中广为流传,令军队的士气与斗志愈发的高昂起来。与此同时,各地还出现了一些义勇兵志愿者,强烈要求入台作战。日本国内终于再次形成了舆论一致,上下协力的“团结”场面。

    日本此次南进台湾的“第二师团”是在原来“第二师团”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整编之后组成的。第二师团师团长由乃木希典中将担任,下辖第三、第四两个混成旅团,旅团长分别为山口素臣少将和伏见宫贞爱少将,其作战兵力达到了25000人。由于运输及补给等多方面的原因,日本大本营决定由伏见宫贞爱亲王率领第四混成旅团,以及配属给该旅团的臼炮大队、工兵大队和宪兵大队共计13000余人先期入台。就是带着这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第四混成旅团于9月16日,踏上了这块让几代日本人垂涎三尺、梦寐以求的肥沃土地。

    这一个多月,台湾总督兼军务司令官桦山资纪可以说是惨淡经营、度日如年。第一旅团被歼以及比志岛支队受重创,使得侵台日军已经无力对新竹地区发动新的攻势,而台北民众此起彼伏的顽强抵抗,更是令日军疲于奔波、一筹莫展。盼望已久的第四旅团在基隆登陆,终于让心有不甘的桦山资纪、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等来了与台军再决雌雄的时机。

    9月19日,当刚刚抵台、人地生疏的第四旅团才接替完第二旅团在台北各地的防务,桦山资纪就迫不及待地再次组成了以近卫师团第二旅团为主力,由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任总司令官的征南支队。日军征南支队分为东西两路南侵新竹,其中:东路由比志岛支队和临时配属的第四旅团一个步兵大队,以及一个宪兵中队、一个工兵中队、一个骑兵中队和一个炮兵中队约4400余人组成。比志岛义辉担任总指挥,循山路经三角涌(今三峡西南)、大科嵌(今大溪)、龙潭坡,直指新竹;西路由近卫师团本部、第二旅团及临时配属的总督府直属骑兵中队共7800余人担任主攻。沿大道经桃仔园(今桃园)、中坜、杨梅、大湖口,合击新竹,由北白川宫能久中将亲自指挥。另外,为了牵制台南刘永福的黑旗军大规模北上增援新竹,新组建完成的澎湖舰队在完成封锁台湾海峡任务的同时,还要派军舰不断在台南各主要港口外游弋,并进行试探性攻击。

    9月21日,日军征南支队自台北出发,正式南进新竹。天刚蒙蒙亮,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就率队出了北城门,总督桦山资纪、伏见宫贞爱亲王、民政局长官水野遵、陆军局长官大岛久直、海军局长官角田秀松等数十名总督府官员皆至北门外送行。总督府直属军乐队高奏《君之代》乐曲,为征南支队壮行,以期此战能够顺利攻克新竹,一举打通他们南进的通道。

    尽管志愿军入台已经引起了日本大本营的极大重视和关注,但他们还是对攻取台湾的难度有些低估。通过对各方面的情报进行综合分析,他们发现义勇军渡海援台的人数应该是很有限的,近卫师团第一旅团被全歼只不过是被义勇军钻了空子而已。一旦台湾海峡被封锁,断绝了义勇军在人员和饷械上的后援,就算他们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