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淬中华_第二十五章拳拳赤子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拳拳赤子心 (第3/3页)

,与依克唐阿的黑龙江镇边军联手共同御敌,浴血奋战。徐庆璋、吴凤柱亲率辽阳军民昼张旗帜,夜燃火把,出没往来,虚实兼用,四处sao扰打击侵略军。依克唐阿等部在辽阳军民的支持下,先后四次击退来犯之敌,接连在棘楼堡子、韩家岭、潜家岭、梨宝沟重创日军。使得进攻辽阳的日军如同迈进泥潭,寸步难行,粉碎了日军妄图在奉天过年的企图。

    1月17日,吴大澂、宋庆亲自到了海城附近,清军在二人的指挥下,开始大规模反攻海城。同日,清政府由于各国的调停无望,只得向日本直接求和,曾任驻俄代办的湖南巡抚邵友濂和曾任驻美公使的户部侍郎张荫桓被任命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

    这些日子,冯华虽然忙着整编、训练,但内心却焦虑异常。海城战役已经开始了,他报给钦差大臣刘坤一的请战书,犹如石沉大海,一点儿动静也没有。熟知甲午战争进程的他,当然知道时间与形势是如何的紧迫:日军发动的威海战役就要开始了,如果清军不能在海城给予日军以重创,这场战争也就输掉了大半儿。

    人能够洞悉历史,有时候也是一种痛苦,冯华现在就被这种痛苦深深的折磨着。虽然他自己也对义勇军能否改变历史心存疑虑,但作为中华儿女,当此国难当头之时,他无论如何也要尽最大的努力,报上自己的这颗赤子之心!可是现在,明知时间紧迫、形势危急,义勇军早一步参战就早一点影响甚至改变辽东形势,他却只能在一边袖手旁观,真是令人烦恼。

    1月18日(农历腊月23,北方人俗称“过小年”)的晚上,开过碰头会,冯华送走邢亮、李九杲和连顺等人,回到自己的房间。坐在灯下,他不禁又考虑起这些天一直想着的一个问题:自己洞悉历史,也知道小日本的狼子野心,是不是可以把这些事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呢?可是自己人微言轻,就是说出来又有谁会相信?又有谁会听你的?

    左思右想了半天,冯华最后还是决定尽人事而听天命,连夜写一份奏章,请吉林将军长顺转奏钦差大臣刘坤一和光绪皇帝。

    夜已经深了,冯华还在那昏暗的豆油灯下奋笔疾书。他从对战局的分析谈起,提醒当局防备日军对山东方面用兵,加强对威海卫的防卫;继而写到伊藤博文提出的“进攻威海,掠取台湾”的战略,揭露了日本妄图通过扩大战争捞取更大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又指出了日本侵略者虽然占领了朝鲜和我国的辽东地区,但它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几乎消耗了全国的兵力和财力。日本发动战争虽然是图谋已久,但也带有军事冒险性质。大清国地大人多,只要我们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引导战争向持久战方向发展,战争形势和国际形势都会向着有利于大清国的方向转化…

    住在西厢屋的贺菱儿一觉醒来,发现正房冯华办公的那一间屋子还亮着灯,心中埋怨:哼,一点也不知道爱惜身体!翻了个身,想睡却怎么也睡不着了。看了看正在熟睡的龚芳,穿起衣服,蹑手蹑脚地溜出了房门。

    夜,万籁俱寂。静得可以听到大门外哨兵轻轻的脚步和马棚里战马吃草的悉索声。

    警卫大队部和孙宝礼(已经担任冯华的警卫员)等人的几个房间都是黑乎乎的,院子里的黑暗,使冯华那被灯光映射在窗纸上的身影更加分明。

    贺菱儿有些犹豫,最后还是向亮着灯光的房间走去,轻轻地扣了几下窗棂。

    “谁呀?”屋里传出冯华那熟悉的男中音。

    “我,贺菱儿。都几更天了?冯大哥你还不睡呀!”

    “你不是也没有睡吗?”

    “谁说的?人家都睡醒一觉了!”

    “那就接着睡去,大冷的天,看冻着!”

    “哼,让你搅和得睡不着了!”

    冯华心中奇怪:我招谁惹谁了?嘴上却说:“菱儿,你要是真的睡不着,就进来帮我抄写个东西。”

    说起写字,冯华的硬笔字还算马马虎虎说得过去,可是毛笔字以前却很少练习过。用他那硬笔书法写出的毛笔字,虽然分不出是什么“颜体”、“欧体”倒也不怎么难看,就是写起来的速度太慢了。菱儿自幼功习书法,练就了一手娟秀的“柳体”从来到龙口街,所有需要用毛笔书写的一应文件(特别机密的除外),就都由菱儿代劳了。

    冯华本想转过天来再让贺菱儿誊写的,现在既然她也睡不着,那就干脆连夜写出来,争取早一天送出去。

    在女孩子的眼里,只要觉得你好,你的一切都是无可挑剔的。贺菱儿夫在桌岸上,专心致志地抄写着,越写心中的敬爱佩服越深:无怪乎父亲说冯大哥不是平常之人!看冯大哥分析得多透彻,多精辟!冯大哥要是当了大将军,小日本就别想再沾到便宜!数千字的奏章,让菱儿一直写到了公鸡打鸣,东方发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