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淬中华_第四十七章挥发河之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挥发河之春 (第3/3页)

一遍。于是三个人一边慢吞吞的吃着水饺,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着。

    天已过了晌午,浦敬易才走出悦来客栈的大门,原来他刚才简单吃过午饭后,借着伙计送茶水的机会与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闲聊起来。他说自己是奉天人氏,听说吉林的挥发河地区出了个有能耐的贺会长,把龙口街和它的周边地区搞得好生兴旺。不但周围方圆百里的人都来这里赶集,而且连外省的许多客商都大老远的跑过来做买卖,自己这次来就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生意可作。恰巧这个伙计也是个长舌头,听到客人夸奖龙口街,称赞贺会长,便滔滔不绝地对着客人讲了起来。虽然也不是什么秘密,浦敬易还是在小于他们吃饺子的这段时间里把兵工厂、贺府、经济发展协会和商会的地点摸了个一清二楚。

    那个浦敬易走出客栈后,装作一副逛街的样子,东瞅瞅西看看悠闲自得地溜达着。不时地还停下来看看货摊上的商品,嘴里在问着什么,那眼角却机警地扫视着周围的情况。

    浦敬易前脚走出客栈,小于他们会过账后也跟了出来。为了不引起浦敬易的注意,小于吩咐张德山、丁志伟:“一定要盯紧了,但要注意隐蔽,只要不离开龙口街,就不要惊动他。”

    浦敬易随着人流来到位于南街上的经济发展协会和商会的附近,装作挑拣商品在门前磨蹭了好一会儿。后来又转到比较清静的东街,拐到东街走上二三十步后,他装作提鞋很谨慎地观察了一下身后,见没有什么异常,才放心大胆地朝着贺府方向走去。后来他又出了南圩门,在兵工厂附近转悠了好半天。

    晚上,在贺府西跨院义勇军的指挥部里,贺国光设宴给黄德贵接风洗尘。不过为了保密起见,此事并没有大事声张,只有贺国光、郑偃武、张立三、黄德贵、汪世宁和刚从兵工厂赶回来的周天宇六个人参加。

    周天宇还是原来的那个老样子,只不过胡子比以前长了一点儿,看来,不知道又有多长时间没有进行修剪了。虽然已经进行了梳洗,但身上还是可以闻到一股机油味儿,只是看他的模样就知道他这一阵子研制新武器、抓弹药生产的忙碌和辛苦。刚一进屋,他就一个箭步跑到黄德贵跟前,拉着他的胳膊兴奋地叫道:“五弟,你什么时候到的?大哥、二哥和你四哥怎么没再回来一个?”

    听着周天宇情真意切的话语,看着三哥脸上灿烂的笑容,黄德贵心中也是激荡不已。紧紧抓住周天宇的手,他嘴里开着玩笑:“三哥,你谁都想,就是不想我?”

    周天宇笑了:“好你个老五,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小心眼子了?”

    周围的几个人听了这话也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一顿并不算丰盛的晚饭就在其乐融融、谈笑风生的氛围中过去了…

    晚饭之后,众人来到了贺国光的书房,又闲聊了几句,他们很快就转入了正题。先是黄德贵再次把冯华等人的意思说了一遍,然后贺国光总结道:“其实这几个问题咱们前面都商量过,也基本上有了安排。我去锦州赴任,有独立团一营和特种大队一分队保护绝对没有问题,到是你们几个要多加注意自身的安全;兵工厂、军事学校和技术学校迁走的准备工作由天宇负责,也正在进行中,一旦中日战事结束就立刻搬迁;唯一需要商酌的就是龙口街根据地的后续发展问题。”

    说到这儿,贺国光扫视了一眼众人,有些伤感又充满自豪的说道:“这八、九个月是我一生中最充实、最快乐的岁月。虽然非常的艰辛,可是在大家的努力下,眼看着龙口街一天天发展兴旺起来。如今不要说这方圆百十里,就是整个吉林甚至整个关东谁不知道咱龙口街。”

    再次停顿了一下,贺国光将话锋一转:“虽然我也很舍不得离开龙口街,可是我知道冯老弟是要干大事的人,只有更广阔的天地才能任他驰骋。龙口街虽然是吉林、关街进入长白山区的必经之路,但美中不足的是,此地的地势还是狭小了些,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龙口街里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空地了。如今连南北圩门外边都新建了不少住宅,新开张了不少的饭馆、客栈和各式各样的商铺。义勇军要想有大发展必须走出去…”

    看着贺国光那又黑又瘦,却又充满神采的脸庞,黄德贵心中暗想:不容易啊!要说也够难为贺大哥和三哥的。别说打仗的巨大耗费,光是义勇军数千口子穿衣吃饭、连带发军饷每个月就得多少银两?没有他们在龙口街的艰苦努力,义勇军绝对是寸步难行!”

    会议在众人的热烈讨论中直到深夜才结束,最后他们作出了如下决定:由于朝廷规定的到任期限比较紧迫,待特种大队一分队到达后,贺国光立即启程赴任;周天宇继续负责兵工厂、军事学校和技术学校的搬迁准备,并安排好兵工厂的保卫工作;在郑偃武自己的一再要求下,最终确定由他留守龙口街,继续在后勤补给方面给义勇军以支持;抽调最精锐的力量对那个浦敬易进行监视跟踪,争取“放长线钓大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