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漫漫的期待 (第2/3页)
俄国在中国的利益,因此俄国对日本在东亚的扩张一直怀有深深的忧虑和不安。当李鸿章在马关遇刺之后,俄国第一个对此事件作出了反应,它利用法俄同盟和德国急于在远东寻求一个立足点的微妙形势,策划了三国干涉还辽之举。尽管如此,俄国仍对日本在此次中日战争中取得的战果感到担心,深恐日本在获得朝鲜和台湾的控制权后在远东坐大,直接对俄国在太平洋区域的利益形成威胁。 台湾民主国成立伊始,俄国的一些政界人士就主张予以承认,借以压制日本的扩张和发展。而反对派则以“台湾政局不甚明朗,贸然承认恐得不偿失”为由,建议暂时予以搁置。此番台湾新竹…中坜大捷,立时让“承认派”占了上风,经过连续几天的紧张研究,俄国政府终于作出了承认台湾民主国的决议,并随即命令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及与台南刘永福联系密切的两江总督衙门通报此事。当然俄国致电刘坤一的主要目的,还是想询问新竹…中坜大捷究竟是黑旗军所为,还是如外界传说的乃义勇军所为? 阅罢电文,刘坤一手捻胡须,若有所思地问易顺鼎道:“实甫,你如何看待此事?” 易顺鼎在来西花园的路上,早就对此事件的影响考虑得一清二楚。当下,他微然一笑道:“岘帅,俄国承认台湾民主国自是对当前的局势有莫大的好处。这几日以来,在新竹…中坜大捷赫赫战果的刺激下,不但普通百姓、工商士子都战意昂扬、振奋不已,而且各地的主战官员、朝中的‘清流谏臣’亦借此时机纷纷上书,请求废约再战。不过,顺鼎以为太后以及孙毓汶、徐用仪之流虽然暂时未提出反对意见,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同意此事,惟不愿当此万民所指之际,‘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已。” 听到这里,刘坤一赞同地点点头:“实甫言之有理,如今‘抗日援台’的声势尽管浩大、激烈,但太后最在意的应该还是泰西列强的态度,以及今后会不会给大清带来麻烦。从现在的情况看,英国还是一如既往的坚决支持倭寇,亦配合倭国的抗议对我大清不断施加压力;美、德两国的态度则在此次大胜后变得比较暧昧,虽然在表面上也提醒大清不要违反《马关条约》的约定,但明显要温和得多;法国由于与俄国结为了盟友,因此对倭国的政策,一直以来都与俄国同进同退。如今,既然俄国已经承认了台湾民主国,那法国估计也不会落在其后,而有了俄、法的支持,太后心中的忧虑也必然会减少许多。” “还是岘帅于形势看得清楚,台湾的命运全看今后几天的发展情况了,真的是既让人期待,又令人担忧。唯一只怕朝廷依旧顾虑重重,不能在援台一事上给予支持或认可,那志愿军在台湾的斗争可就极其艰难了!”易顺鼎不无忧虑地道出了自己的担心。 “哈哈”一笑,刘坤一宽慰易顺鼎道:“实甫,你就放心吧!情况绝不会糟到如此地步,老夫现在可是对冯华信心十足。自我重回两江伊始,哪件事不是在他的算计之下,这不俄国已经开始承认‘台湾民主国’了吗?大清得此旷世奇才,真是幸甚至哉啊!”易顺鼎作为刘坤一的心腹军幕道员,自是了解“志愿军渡海援台”一事的所有前因后果,他对冯华的运筹帷幄,也是打心底里感到佩服。听刘坤一提起冯华,易顺鼎在心中一宽的同时,不由得又想起来一件事来:“岘帅,还有一件事要向您禀告,刚刚旅大经济特别区办事大臣冯华也发来了一份儿电报。” 心中一惊,刘坤一问道:“旅大的电报,难不成又有什么意外的情况发生?” 易顺鼎摇了摇头,笑道:“岘帅勿急,冯大人只是提醒您要作最坏的打算而已。一则倭寇经此大败,肯定会加大封锁台湾水道的力度;二则虽然目前的舆论形势较为有利,但亦要做好朝廷迫于外部压力还是做出封锁闽浙港口的命令。冯大人希望您未雨绸缪,抓紧时间再赶运一些台湾急需的军用物资。另外,他还想请您帮一个忙…”说罢,他再次向刘坤一递上一纸电文。 知道没什么特别紧急的事情,刘坤一放宽了心,从容拿起电文浏览起来。很快将电报看完,刘坤一颔首道:“实甫,子夏担心的事,我也有所考虑,运送物资的事就由你亲自处理,务必不可懈怠!只是后面的这个事情,怕是有些难度…” 说到这儿,他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这个冯子夏啊,手伸的是又快又长,志愿军入台一事尚没有个确切说法,又想从我的两江给他的特区挖人。只是这一次,恐怕很难会如他的愿,张季直(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光绪状元)素重名节,向不喜攀附权贵。当初张香涛(张之洞)与李合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