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风劲角弓鸣 (第3/3页)
并构筑了大量坚固的地下坑道,但防御面的增加扩大,使得我们投入防守的兵力和面临的压力都要远远高于尖笔山防御战。如今,我们又要防备鬼子从大安溪海滩和鹿港登陆,用于机动和后备的兵力几乎所剩无几。如果哪里出现点儿意外情况,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萧山和王承斌提出来的问题,邢亮又何尝不知。如今在台中盆地左近的抗日联军总共不过有志愿军、黑旗军各3000余人(志愿军中含徐骧、姜绍祖所部加入的一千余人)、新楚军3500余人、新苗军4000余人、台中各地的守备部队1500余人以及其他义军4000余人。其中,大安溪的正面防线由志愿军和新苗军陈起亮、邱国霖等部共计6000余人防守,面临着大约15000余名精锐日军进攻的沉重压力;大安溪海滩及大安溪下游铁砧山一带的防务,由黑旗军统领吴彭年率所部六营黑旗军和当地义军统领陈尚志、李邦华率领的2000余义军共同把守;而鹿港及其附近地区则由新楚军统领李维义和鹿港义军首领许肇清率领5000人守卫。如此一来,除了各地必要的守备力量外,就只有吴汤兴率领的两营新苗军大约1000余人可以作为机动的兵力。 大安溪海滩除了要防备鬼子登陆,还承担着一部分正面战场的防卫工作,5000人已经是不能再少了;至于鹿港,原本萧山的意思便是想从这里再抽调出一部分兵力来,然而如今为了确保它万无一失,5000人的守卫也是一点儿都不富裕。 仔细思索了一番,邢亮说道:“惟今之计,只有先从志愿军中再抽出一个营,让他们与飞豹突击队另行组成一支预备队。此外,孝伯你立刻给台南刘渊帅发电报,请他务必再从黑旗军中抽掉一部分兵力支援台中。” 王承斌无奈的点点头:“暂时也只能如此了,只是大安溪正面战场面临的压力可就更大了。唉,咱们这仗打得也是颓难了,虽然总指挥您是抗日联军的最高领导人,可真正能听咱们安排调遣的唯有新苗军罢了。黎景嵩就不说了,台湾的那些义军也是各有各的心思,目光亦是短浅之极,一让他们离开家乡就推三阻四,任你说出大天来也不行,难道真得等鬼子打到自己的家乡才奋起抗日吗!…” 邢亮和萧山不由得也默然了。尽管志愿军通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台湾各界人士中获取了巨大的威望,并取得了台湾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可实际上台湾各抵抗力量之间仍是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为了各自所代表的利益,很多人并不完全听从抗日联军总指挥部的命令。如黎景嵩所统领的新楚军,便每每不经批准就擅自做出一些可能影响到大局的决定。此次安排新楚军防守鹿港,黎景嵩先是私自留下了一营新楚军守卫台湾府,接着又突然免去了能征惯战,且与志愿军合作良好的新楚军统领杨载云的职务,改由李维义统帅新楚军;还有,那些地域观念极强的各地义军,绝大多数都不愿意离开家乡去与鬼子作战。这使得抗日联军很难将各种抗日抵抗力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力量。 “轰隆隆!轰隆隆!”远方的天际间突然传来了一连串沉闷的雷声,本也不那么晴朗的天空不知从何时起,已变得阴沉起来。空气更加闷热了,一阵疾风吹来,大片大片的黑云从西南方的海面上迅速地压了过来,眼见着一场大雨便要来临。 抹了抹头上沁出的汗水,邢亮、萧山和王承斌几乎同时抬眼向窗外望去,仿佛是眨眼间,整个天空便布满了浓密的黑云。风越刮越劲,轰鸣的雷声也是越响越密。 “雨来得好快呀!刚才还一点儿要下雨的意思都没有。”王承斌走到窗前,惊讶地感叹着。 心中有所触动,邢亮忽然开口问道:“孝伯,最近几天,绩堂他们没传过来情报吗?” 微微一怔,王承斌马上回答道:“鬼子这些天虽然攻势还是那么稀稀拉拉,可封锁却突然加强了许多,绩堂他们已经五天没有传过来新消息了。总指挥,这是不是鬼子要有所行动的先兆呀!” 邢亮点点头,忽又摇头道:“有这种可能,但具体时间却不好说。从时间上看,鬼子打从尖笔山防御战后期便已经有了向我侧后方登陆的设想,他们的各项准备工作应该已做得差不多了,随时都有可能发起攻击。然而,一场大规模的战斗是要受多方面条件制约的,就是你所有的准备都已安排完毕,也不一定就能马上展开行动。不过,就算鬼子发动攻击的时间不是这几日,离他们图穷匕见的日子应该也不会太远了。” 说到这里,邢亮忽然把头转向了萧山:“山子,我想由你全权负责预备队的工作,万一咱们的防线还是出了问题,可就全靠你去给补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