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淬中华_第八章五雄结金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五雄结金兰 (第3/3页)

仰的民族英雄,而且还因屡立战功被授为了广东南澳镇总兵。大家都是中华热血男儿,值此国家危难之际我们难道就真的甘心做一辈子土匪吗?”

    “不甘心!”、“不是被逼无奈谁愿意当胡子呀!”、“冯大哥,你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都听你的…”虽然对冯华讲话中提到的一些事情并没有感性认识,也不能全部理解,可这番鼓动性极强且抓住了土匪心理的话语,还是立刻就让这些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饱受压榨和侮辱的人们群情激愤,热血沸腾,胸中升起了一股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渴望与豪情。

    看到大伙儿的热情和积极性都被完全地调动了起来,冯华他们趁热打铁紧跟着宣布将“铲不平”改编为中华义勇军,并由周天宇宣读了部队的编制和指挥部组成:中华义勇军现有人员49人,暂分为四个分队,每队队员10人;冯华任队长,邢亮、李九杲为副队长兼一、二分队队长,周天宇为政治委员兼三分队队长,黄德贵为参谋长兼四分队队长,大喜、山子、三林和丁方四人担任副分队长。

    部队的改编虽然顺利完成了,但冯华知道这些人距离真正的职业军人还相差得很远。为了尽快让这支队伍脱胎换骨,并真正把它控制在手里,从这一天开始,冯华和邢亮他们既做政治教员又当军事教官,在深山里开始了学习、练兵的热潮。

    政治教育由冯华和周天宇负责。他们首先颁布了以人民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主要内容(结合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对一些词句进行了调整)的纪律条例。虽然开始也有个别人想不通,觉得约束太多,但是由于李九杲、黄德贵等以前几个核心人物都极力赞同,而且这些人以前也全是平民百姓,经过冯华用军民鱼水关系的生动比喻,以及我们也是来自老百姓将心比心的讲解,他们还是很快就接受了下来;在训练学习之余,周天宇还教唱了《义勇军进行曲》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两首歌曲,后者的歌词也作了些许修改,如:把“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改成”义勇战士个个要牢记“等等。这些东北战士,以前在家时倒是听过俚曲小调,对唱歌都觉得新鲜,学得也很快,如今已经人人会唱,部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军事训练由邢亮和李九杲主抓,其中邢亮负责日常基础训练,李九杲负责格斗和野外训练。邢亮很清楚,要想让这些乌合之众迅速成为战斗力极强的正规军人,训练必须从严从难,丝毫都不能手软。而且,还必须重视荣誉教育、纪律教育,以及体质的锻炼。军事训练的第一阶段是基础训练,其内容包括军人职责、军事纪律、军人礼节、队列训练、投掷训练,以及行军、宿营、警卫常识等内容;第二阶段为技战术训练阶段,重点训练单兵运动、单兵作战、战斗队形、相互支援、渗透技术等战术要领,以及伪装隐蔽、战地救护等常识。同时还要进行游泳、潜水、登山、攀岩的训练。另外,鉴于李九杲是练家子,又得到过武术名师李奎元和宋世荣的真传,而且“铲不平”的人十有**都会几下子,所以经过仔细研究,李九杲和邢亮决定把传统的中国武术与现代的刺杀、散打、擒拿、格斗结合在了一起进行训练。总之,按照他们的想法,就是要把这四十几个人当作特种部队来训练、来使用。

    刚开始时,由于这些人散漫惯了,对如此严厉的训练感到非常不适应,也有人背地里叫苦骂娘。但是,看到冯华、周天宇、李九杲和黄德贵等人都身体力行,与他们一起摸爬滚打,再加上对未来美好前途的无限憧憬,竟然所有的人都坚持了下来。

    冯华和周天宇本来是不必和众人一起训练的,可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且也只有每天与大家一起同甘共苦,才能尽快融入到这个集体当中去,他们还是一丝不苟地投入到训练之中。冯华和天宇虽然有过学校军训的经历,但这次仍然是吃足了苦头,不过为了今后的目标,他们还是咬牙坚持了过来,不但最终赢得了这些战士的信任与尊敬,而且也让这支刚刚成立的军队真正成为了一个亲密无间的整体。

    看到已经基本上能够对这支部队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部队的建设、学习和训练也都慢慢步入了正轨,冯华三人和李九杲、黄得贵就部队今后的首要任务及发展方向,进行了一次细致的讨论,并把无名洞武器库的事,透露给了李九杲和黄德贵。当然不能如实告诉他们“我们来自110年后的那个世界,如何发现山洞,如何遇险”之类的话,只是说这些武器是他们为了干一番事业,回国前从西洋买来储存在那里的。

    经过一番计议之后,他们决定由周天宇和黄德贵继续负责众人的训练和思想教育,而冯华、邢亮、李九杲则带着大喜、山子等几个心腹之人赶上马匹,按照冯华他们离开无名洞后一路留下的标记去取枪支弹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