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威震廿八屯 (第3/3页)
,争先恐后地加入到送死大军的行列。转瞬间,已有一半儿匪徒涌进了北圩门。 弯月慢慢躲进了云里,夜色显得愈发沉重。冲进圩门的土匪突然发现一道土墙挡住了通往镇中心的道路,还没等他们狂热的脑袋转过弯来,两边民房的屋顶上就扔下了几十颗手榴弹。随着连声爆炸的轰响,四周紧跟着又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枪声,街心土墙后面的机关枪无情地喷射出一条条死亡的火舌。那情景,就像二战中纳粹屠杀集中营里的战俘,眼瞅着匪徒一排排、一片片的倒下。 土匪事先虽然想过会遇到抵抗,但绝没想到会遇见这么密集的枪弹和下雹子般的炸弹,一时间他们被这突然的攻击打懵了。土匪平日里横行霸道,嚣张已极,但毕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根本就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惊惶失措的乱成了一团。这时,往里进的,往外跑的,在圩门口挤成了一个疙瘩。还没有进入圩门的土匪,发财梦早已被吓醒,刚想逃跑,圩墙上丢下来十几个黑家伙,红光乍现,轰!轰!二、三十个匪徒倒下后再也没有起来。紧接着又是一阵密集的枪声,把土匪的队伍打得七零八落。受了惊吓的马匹在野地里横冲直撞,本来就不成什么队形的土匪队伍,更是被横冲直撞的马匹冲撞得乱七八糟,溃不成军。那些本来是骑马的匪徒,此刻也顾不得追赶惊散的马匹,慌乱地加入到溃逃的人流里。 看到自己的手下转瞬间就被打了个人仰马翻,骑着马走在队伍后边的“小飞龙”也是始料不及。他知道自己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人家早就做好了精心的准备。来不及多想,他大声地吆喝着,想尽快拢住队伍,可是已经没有人顾得上听他在喊什么。很快,他也被疯狂后撤的匪徒拥簇着、身不由己地调转了马头,狼狈逃窜而去。 不知所措的杨八,从入伙的那一天起也没有经历过这样恐怖的阵势。此刻,他浑身抖如筛糠,腿肚子也像是转了筋,没跑上几步就被背后飞来的枪弹击中了后脑壳,抢先向阎王爷报到去了。没死的匪徒顾不得受伤的同伴,慌不择路地向着来的方向溃退下去。 龙口街北圩门外那条一直延伸向山里的大道,左侧是绵绵的群山,右侧是水势湍急汹涌的挥发河。埋伏在山口旁树林里的邢亮听到镇里枪声大作,立即命令战士做好准备,封锁进山的通道。七、八里的路程,对于撒开鸭子急于逃命的匪徒来说,只一小会儿就到了。 仲夏时节,天亮得早。东山已经开始透亮,夜色也变得不那么浓黑厚重,黑乎乎的世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远处龙口街那片高低错落的黑色轮廓,已经朦胧可见。 随着一阵杂乱无章的脚步声,一群黑色的人影出现在战士们的枪口下。邢亮把手一挥:“打!”机关枪的“哒哒”声,手榴弹的爆炸声混成了一片。有些土匪想掉过头往龙口街的方向跑,却被追上来的二排战士迎头给了一顿排子枪。 “小飞龙”见势不妙,大吼一声:“都不要慌,跟我来!”双腿把胯下的战马一夹,向着河滩的方向逃去。看到一个骑马的土匪企图夺路而逃,邢亮的脸上不由浮现出了一丝笑意。只见他端起步枪,只是稍微瞄了一下就扣动了扳机,随着清脆的一声枪响,眼瞅着跑在最前面的那个骑马的土匪在马上晃了一晃,一头栽了下来。 看到大掌柜的和师爷都去了阴曹地府,被一、二排战士两面夹击的土匪再无斗志,纷纷举手投降。龙口街一战,中华义勇军仅以轻伤六人的代价,就全歼了人数多达五六百人的“小飞龙”匪帮。 枪炮声响了多半宿,街里的老百姓也是提心吊胆的一宿没睡,直到天已经大亮了,还是没有人敢上街瞧一瞧。正在人们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街上传来了团勇敲着铜锣的喊叫声:“土匪消灭了!太平无事喽!”人们一直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欢呼着、相拥着跑出家门。 此刻,街里、街外的战场都已经打扫完毕,街心的土墙也拆除得干干净净,除了墙头和屋檐下的弹痕,再也没有留下一点儿战斗的痕迹。许多人甚至疑惑昨夜的枪声是不是在梦中? 义勇军全歼“小飞龙”绺子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越传越远。有些传说甚至说冯华会施障眼法,土匪跑哪儿,哪儿就“鬼打墙”匪首“小飞龙”最后也是被冯华用天雷打落马下的。还有那些算卦测字的更是说的有理有据,说什么“小飞龙“就是小龙,小龙,蛇也。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以蛇去龙口压强龙,早就知道是违背天意,必败!必败!”总之,义勇军的故事在民间是越传越神,他们的威名也传遍了挥发河四乡二十八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