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经商资风 (第5/5页)
”桑大爷义形午色地说。 熊慕天苦笑,沮丧地说:“桑爷盛情,在下心领了,感激不尽。只是,本城…唉!不说也罢,区区小事,官方是无能为力的,报案反而引来一连串的麻烦,何苦?” “那…那就罢了不成?” “不罢也得罢。” “哦!慕天兄,你到底设的是什么厂?” “这个…” “还在守口如瓶?”桑大爷笑问。 “其实,也用不着故作神秘,只是时机未至,是否可以择吉开张动工,在下尚无把握,与其无谓张扬,不如藏拙免闹笑话。” “哦!有困难?是哪一方面的?工人?资金?慕天兄,咱们相识虽不久,但一见如故,总算小有交情,如不嫌弃,愿衷诚相助,有何困难需在下效劳之处,义不容辞。如需要资金,三五万银子只消吩咐一声…” “桑爷古道热肠,在下感激不尽,日后倚仗之处尚多,改日再请桑爷关照。哦!桑爷怎知在下缺少资金?”熊慕天含笑问。 “呵呵!那创业难,守成更难。慕天兄在本城创业,万事非钱莫办,本钱不怕多,是么?是不是需银周转?”桑大爷朗笑着说,最后又加上一句:“需要多少?” “在下刚从南京赶回,筹足资金不虞匮乏,桑爷的盛情,在下心领了。小店决定下月初开张,届时尚清桑爷光临赐教呢。打扰打扰,告辞了。” “慕天兄,别忘了,如有需要,寒舍的人门,随时皆为你而开,呵呵!”桑大爷亲热地说。 “在下深感荣幸,日后将专诚趋府致谢。” 送走了熊慕天,桑大爷向身旁的一名健仆说:“桑勇,去打听一下,看熊爷有何要帮忙的地方,别让外人说咱们宁国的人欺负外地人。” 桑勇欠身问:“老爷,是去查那些绑架李掌柜的匪徒么?” “你瞧着办好了。”桑大爷淡笑着说。 第三天,桑家派人至能慕天的店中,送来桑大爷一封书信。信中提及已查出绑架李掌柜的匪徒,是城南五里地双羊山下的一伙痞棍,为首的人叫曹龙。这群痞棍共有十余人,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拐带诈骗无所不为。可惜他们已闻风远-,听说已逃至芜湖鬼混去了。桑大爷并在信中保证,今后可望不会发生同样事故,请熊慕天放心。 熊慕天接到信,确是十分感激,想不到桑大爷竟然能吓唬本城的痞棍,令他颇感意外。 一般说来,一个安份守己的仕绅,是不会与土棍们打交道的,碰上麻烦,只消名帖往衙门里一送,官府自会作最有效的处理,自会把那些痞棍泼皮治得服服贴贴。 熊慕天正式登门致谢,从此,双方的交情逐渐深厚。能结交本城德高望重的首要人物,熊慕天已成功了一大半,虽说店未开张,但已在本城站稳脚步了。 对街的鸿泰庄,伙计们的敌意已从眼神中消失。鸿泰的店,最忙是清晨至午后未牌左右,从四乡赶来送货的人需赶回去,必须早些离城,因此最忙的是午牌前后,素绸白布在店门外堆积如山。未牌后,店伙与船夫则将货物从库中运至城外上船。船次日一早便往下放,运至芜湖本铺点交。十余年来,这种常规一直不曾更动。 同行是冤家。既然熊家开笔店笔厂,与布店风牛马不相及,因此鸿泰的东主大为放心,没有仇视熊慕天的必要,难怪伙计们的眼神中消失了敌意。 月杪,风声终于传出。李掌柜已放出消息,说店铺下月初开张,制笔的厂房已将竣工,即将徵工与购料。 这天近午时分,鸿泰的店内外忙得不可开支,店门外却来了五名不速之客。领先的是个穿紫缎团花长袍的中年人,身材颀长,隆额鹰目,唇薄如纸,满脸怒容。带了四名虎背熊腰的青衣打手,排众直入。 一名伙计眼尖,向送货的人大叫:“让开,让开!咱们的二东主来了。” 二东主古禄,芜湖总店的主持人来了。 一古禄气汹汹地抢入,冷笑道:“叫魂么?你们这些不中用的混帐!三东主呢?” 店伙碰了一鼻子灰,讪讪地说:“三东主在后堂,正与师爷在商量。” “滚开!” 店伙惶然闪至一旁。古禄大踏步往内堂抢。 内堂中,绝秀才易寿正与师爷及六名伙计,大声地,用充满火气的声音说:“怎么从中旬起,施德方面便断了货源?你到底说说着,是怎么一回事?” 师爷流着冷汗,慌恐地说:“那面负责的王七说,山路不好走,那一带的机房,诿称要等布匹积存得够多,再一起送来…” “混帐!十几年来,一直就是有一匹送一匹,王七怎么糊涂得依他们作主?” “把王七叫回来…” 古禄猛地推开内堂门,冷笑道:“叫王七回来,也救不了施德的货…” 易寿一怔,欣然叫:“咦!二哥怎么来了?” 古禄哼了一声道:“我再不来,咱们鸿泰庄的招牌就砸啦!” “这…”古禄坐下,猛地一掌拍在桌上,桌上的茶杯乱跳,沉声叫:“老三,你简直昏了头,这些日子来,听说你又买了几个闺女,是不是让女人把你…”“二哥,你怎么啦?” 易寿不满地叫,哼了一声又道:“不错,我弄来了几个小女人,我不能弄?你说这些话有何用意?是不是你想管我的床上的事?” 古禄“砰”一声又一掌拍在桌上,大声道:“你床上的事,没有人管你,但砸招牌的事,我不该管?” “这…”“大哥下午可以赶到,看你怎么交代?” “二哥,到底…” 古禄摇头苦笑,怒火已消,说:“老三,想不到你怎么糊涂。” “怎么啦?” “你说对街姓熊的开笔肆?我看了城外姓熊的厂房,告诉你,湖州最大的笔厂,也没有姓熊的厂房十分之一大,制那么多笔,卖给谁?天下读书人有多少?” “咦,你是说…” “你太令人失望了,老三。” “二哥,你…”“傍晚时分,大批染布师父便可乘船抵达,其中有南京首屈一指的、专门染绸的名手赵世芳。”—— rb211扫校,独家连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