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太后_第六章苦海帆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苦海帆2 (第2/4页)

 第二天,胡太后亲自来到兰陵公主住处,流着泪劝她从今后改恶从善,为百姓做个好榜样。说完,还为她立了几条规矩,然后亲自把她送到刘家,与刘晖说好,要求两个人和好如初。

    公主的事处理了,可是刘晖的工作没有做好,他的花心依然如旧。一次,刘晖又与侍女通jianian,被兰陵公主发现。公主一气之下旧习复发,不但把侍女打个半死,还和刘晖动起武来。她哪里是刘晖的对手?被刘晖严重打伤多处,没过几天就死了。刘晖这才害怕,乔装打扮成老百姓逃出京城,隐藏起来。刑部发出通缉告示捉拿他,却很长时间没有他的消息。

    这些年来,战事渐息,内安外平,北魏的国运日见昌盛。北魏的人口发展很快,较南方梁国的人口多出一半多。各地风气渐好,学业大兴。理佛。信佛的事业,也随之兴盛起来。开展著经写书的人多起来,学馆数量也增加得很快。最大的学馆竟有一千多人,最小的也有百人以上。形成了县选秀才,郡贡孝廉,州举茂异,逐级提高,地方为朝庭输送的优秀人才逐年增多。

    当时,有一个姓李的女子嫁到卢家,十分孝顺公婆,还能用自己的劳动所得供养自己的父母。后来她的公婆。父母相继去世,她因痛不欲生,忧郁成病,不久故去。朝庭得知情况后,给她追号为贞孝女宗,把她们住的地方命名为孝德里。用李卢两家仁和。孝娣的门风来教化百姓。

    为了做好崇拜佛教的事,胡太后把她的姑妈请到宫中,让她来筹办崇训宫旁的永宁寺事宜。这样,太后有了闲空,就来和姑妈座谈佛教,有时也去城中白马寺拜佛。

    胡太后对她的姑妈说:“这白马寺从汉明帝时开始,至今历经三四百年,香火依然这么旺盛,说明佛主常顾人间,佛光普照万类。依朕现在的想法,要建一个比白马寺好得多的永宁寺,要让永宁寺的名声超过白马寺,使后人知道我大魏天朝对佛的崇拜高于任何人。”

    姑妈对太后说:“佛教宏法无边,可现在我朝所传的佛教多为自我解脱的小乘佛教,是为小路渡人。而大乘佛教才是佛光普照,大路渡众人。现在太后要用佛教教化人民,就要用普渡众生的大乘佛教。”

    太后说:“早知汉。晋两朝的前人曾去过西天,都曾求取了佛教经卷。依朕看来,自然会有大乘佛经的教义传入中国。”

    “非也,虽然东汉时期明帝曾派蔡愔等人到天竺去求取真经,却只带回四十二章佛教和佛主释伽牟尼的铜像一尊。因他们的佛经是用白马驮回来的,所以才在这洛阳城内修建起这个白马寺。后来,他们还在大月氏等地求取了转译的佛家经卷,然而终究不是全部的佛教内容。现在陛下这么崇敬佛教,我朝又有求取真经的能力,实在应该派人去西方天竺国重新学法,求取佛家全部的大乘真经,回来充实中国佛法。”

    太后问:“天竺路遥,如何取经?”

    “佛自西方生,法在西方成。诸如龟兹。乾罗。天竺等国佛教盛行,已历千代,要取真经必须派有道德的僧人前去学习,求取真正的经书才行。”

    太后问:“一百年前,法显法师曾去天竺,可得到过真经?”

    “东晋法显法师曾带着十个人从长安出发去西天取经,还在天竺住过三年的时间,面见过天竺月护二世王,学得最新度世的大乘佛教中瑜伽系和原来的大乘佛教龙树派的中观系。虽然他对梵语十分熟悉,曾译出一百多万字的梵文佛经,还写了《佛国记》,可惜没能带回大乘派佛教的真经。近一百年来,大乘佛教又有更新的发展。所以说,我们现在奉行的旧教佛法已经不足以维持教化百姓的要求,还要去天竺取回最新的原版大乘真经,才能真正地弘扬佛法,那时才会有普渡众生的无量功德。”

    太后说:“这样的事,姑妈可以代劳吗?”

    “老尼朽矣,只可为你指点一二,不足再办大事,还是另请高人去西天吧。僧家传下来的说法:西去之旅可取路龟兹,到克孜尔后再向乾罗,然后南向天竺,直去那兰陀寺。这一路都是佛教盛行的地方,那兰陀寺在八百年前阿育王时代,佛教十分鼎盛。后来天竺内乱,佛教东移。自戒日王统一天竺建立伐弹那王朝后,佛教又重新复兴,现在的佛陀就在那兰陀寺。若要取回真经,是必须要到那兰陀寺的。”

    ******

    不几日,胡太后真的派太史令宋云与洛阳白马寺和其它寺院里的法力和尚及慧生和尚等数十人,从京城出发,经河西走廊前往西域去求取真经。出行时,胡太后为取经者举行了盛大的送别仪式,仅法事就作了三天,最后由胡太后亲自送出京城。

    这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派出的,以“西天”为目的地的,政府官员与佛教僧人共同去天竺取经的使团,较以后的唐玄奘去西天取经早一百二十年。途中历经风险,艰苦跋涉,他们从魏国的赤巅出境,行程四千多里,经吐谷浑。鄯善。于阗。喝达。朱居。渴槃陀。克孜尔。钵和。波知。赊弥。乌苌。乾陁。乾罗。高昌。龟兹等国。

    后来,因魏国内部发生了政权变化,宋云没有多年旅行的决心等原因,这些取经人中途而返,没能到达天竺,成为历史的遗憾。虽然他们没能走完全部的西天路途,但他们曾在乾罗国取得真经一百七十部,带回国内为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崇训宫旁的永宁寺很快就建造完毕,寺外造型和装饰十分灿烂辉煌,寺内设置备极华贵。寺院建有十九层宝塔,塔身高达四十丈,宝塔上柱又高三丈多共合现在的一百多米,有四。五个大烟囱高。塔的四面八方都悬挂着精致的铜铃,每当夜深人静,铃锋被风吹动,叮玲玲的铃声可传达到十里之外。寺院灰壁黄瓦琉璃闪光,四周红墙蜿蜒,绿树掩映。真是内藏天外佛陀,莲座霞光无限。佛尊菩萨玉面金身,晃如九霄天上刚下凡。佛殿僧堂历历鲜明,炫饰崭新。窗檐檀栋,珠玉锦绣。寺中仅禅房就达一千多间,内中布置得令人堂目结舌,善缘佛具一应俱全。真个是金盘映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五光十色。那辉煌境界,天上神仙也会羡慕。

    永宁寺的光彩让人惊叹天功巧匠,同时也有人对寺中的辉豪奢华感到咋舌。自汉朝开始,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