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太后_第四章离索泪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离索泪1 (第4/4页)

人为此而死,我心足矣。继先帝遗愿,改除旧制,当务之急,请皇上三思。”

    这一番话把众嫔御说得频频点头,胡充华的话音刚落,溪。李二人便带头齐齐地跪在皇上面前奏禀道:“先帝遗愿,废除旧制,皇上圣明。”

    魏主从胡充华开始说这些话时,一直到最后都没有说话,众人说完,他低着头默默地出阁去了。

    *****

    永平五年(公元512年),元翊已经三岁,宫中从皇后到一般宫女再没有生下皇子的人。魏主已经二十九岁,朝庭上下一致要求册立太子。魏主决定正式立储,并改年号为“延昌”元年。

    显然,这个年号是延续。昌盛,希望国运富强。子民旺盛的意思。朝庭议事时,关于如何处理太子母亲的事,皇上只字不提,众臣也没有主动提起的。高肇几次想提胡氏的事,但看皇上一直对他侧脸相向,也没敢多说。

    皇上见朝庭再无异议,于是诏令:在全国实行大庆,并大赦天下;又给尚书令高肇加封司徒,皇弟清河王元怿为司空,广平王元怀为骠骑大将军,老臣崔光为太傅。

    皇弟汝南王元悦本已封王,但他辞官不做,一味信佛访仙。魏主禁止不住,也只好听之任之。

    高皇后一听这个结果,当时便气得大声地叫了起来:“这还了得,这不是眼中没有祖宗,没有国法了吗?”她当即便叫张晋出去找高肇进宫,对高肇说:“胡氏不死不但是没有国法。没有祖宗,将来把我这个皇后放在哪里?高氏家族将来怎么办?胡氏岂不是要做太上皇了吗?”高肇当然是一拍即合,两人为此商量了好长时间,然后高肇急匆匆出宫去。

    第二天早朝,魏主刚刚坐定,王显和魏偃两人便出班联合奏禀道:“按我朝惯例,已立太子,应即刻将胡充华赐死。”

    话音未落,四王爷。皇上的弟弟清河王元怿出班奏道:“皇上,先帝已有改革旧制的遗训,不应再墨守旧规,而使太子像我们一样无亲无母。”

    高肇见势出班奏道:“治国以法为本,而今新法未明,旧法未废,还应遵循原法贯例,顺天下意愿,赐胡氏升天。”

    元怿又奏:“老子曰:仁义。礼制,教之本也;法令。刑罚,教之末也。本末相应乃治国之略,法和刑是要在礼制和仁义的基础上而施行。我们用法应比南方国人更圣明一些,不能使无辜者枉死。”

    王显奏道:“胡充华多谋jianian诈,妖姿惑主,留在后宫终将是祸害。”

    魏偃奏道:“胡充华时时都在排挤皇后,势欲两立。如不赐死,今后必将以亲子贵为天子而霸后宫,那时后宫将无宁日了。这样的祸害先例,古往今来还少吗?请陛下再次斟酌。”

    元怿又奏道:“胡充华进宫十年,并未见有什么谬误,高皇后也曾赞扬她是仁义之女,何来排挤之词?我听说:被好人赞赏的人一定不坏,被坏人赞赏的人一定不好,高皇后赞赏的人怎能是坏人呢?”

    崔光出班奏道:“先帝立志废黜弊端,是要使我朝更加兴旺。而今朝庭宗嗣乏人,不能不说是旧制弊端所造成的原因。要想皇室子孙昌盛,再不改掉影响这样的弊端,底确是不行了。”

    中领军于忠也出班奏道:“臣闻胡充华整日诵经拜佛,生太子之前就宁愿自己去死而保皇家有嗣,这样的美德是应该给予褒奖的。”

    侯刚也出来奏道:“我朝明主在堂,百官齐备,后宫皇后德高望重,岂虑一女子作乱?况且让胡充华活下去是朝庭善行,功德会彰显天下。让她去死,与朝庭无益。天下之事,何不扬善而抑恶?”

    高肇早已听得不耐烦,站在朝堂中大怒道:“一派胡言滥语,依你们之见,祖宗何在,法制何在?”

    魏主这时表态说:“胡充华冒死生下皇子,是为有功。我们不可再枉杀功臣,而绝后宫生子之路。我意已决,不须再议。即日下诏:赐胡氏为贵嫔。”

    众臣自然再无对此事多言者,不过是又议了些别的事情之后,魏主宣布退朝。话音刚落,却有江阳王元继出班奏道:“请皇上担待,微臣有一言奏禀:臣十分拥护皇上决意,只是还有一事想讨皇上恩准,不知可否?”

    魏主说:“尽管说来。”

    元继说:“臣愿借太子之吉光,为犬子元叉求聘武始伯胡国珍次女为媳。”

    “准奏,退朝。”

    魏主早就等得不耐烦了,边说边走下朝堂去后宫了。

    元继可是乐得合不上嘴,他回到自己府上,着实的庆祝了一番。他对自己的王妃说:“如今太子新立,胡氏不但不死,反而晋为贵嫔,明摆着是将来的太后。我把儿子元叉与未来太后的meimei联姻,这是百年大计,宏福于后。过些年,元叉这个太后的妹夫就会有所作为,咱们等着亨清福吧。”

    王妃说:“此事虽有皇上钦订,可咱们也得下个聘礼才行。”

    元继说:“这事不急,既然已有皇上口喻,就是铁板之钉。可现在还刚刚起步,大事尚未露端倪,还要看看风头再说。”

    王妃问:“皇上定的事还看啥?”

    元继说:“皇宫之事变化多端,不是咱们能看得到的,现在把事情都办完了,以后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今日先投一机,也要为后面留有余地。这就是说定而不定,先放起来再说。”

    王妃素知元继老jianian巨滑,最会见机行事,虽然不知后事如何,却也心中有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