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5转变时小户媳妇匆匆 (第3/3页)
后我大明帝国也该换个新气象了。” “是是是。”胡一图一迭声应着,却不解梅萧的意思。 梅萧看着胡登科,眯起星眸。 “登科这次随本侯进京,给成王殿下送行。” 胡登科吓了一抖。 胡一图噗通跪倒了,磕头道:“小侯爷,犬子还未考取功名,不敢随小侯爷去做那样的大事,小侯爷还是让犬子先考了功名,历练一番,再跟随小侯爷左右,劳小侯爷多多栽培…” “哼!”梅萧冷冷斜睨着胡氏父子。 胡一图父子豁出去也不敢参与“送成王离京”这种事,稍微有点脑子就明白,这“送行”不死个千儿万把的人才怪!万一不小心,胡登科就有可能登不了科做不了官、直接小命玩完。 “侯爷,在下素日只攻读孔孟文章,恐怕有负侯爷您的破格提拔,还是让登科在苏州继续学个一阵子吧?登科可以帮着学政冷大人多历练做事,顺便…”胡登科心里七上八下,鼓起勇气凑到梅萧耳边悄声道:“顺便,登科还会替侯爷留意冷大人的女儿。” 梅萧面无表情的听着,两根玉般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胡登科等得汗都下来了,胡一图还跪在地上发懵。 梅萧突然道:“适才说皇上要有个新气象,宫里老一拨宫女差不多该打发不少,后宫也很空虚,该为皇上选第一批秀女才好。” 胡一图张大嘴巴等着下文。 “皇上身边,如今一个像样的娘娘也没有,正好本侯认得西城项家,项宝贵有个meimei叫项宝贝的,长得还算体面,性格也活泼,很适合入宫…” 是吗?项宝贝那泼辣丫头,胡一图和胡登科可都是耳闻过的,这种野丫头会“适合”入宫? “你们多留意着,确保她能选为秀女,送进皇宫。”梅萧冷冷的目光扫过胡氏父子。 “呃…是是是。” —— 远在东海南海水天不分之际,八月十五月圆,照着海面上滔天巨狼,几十艘大船互相用粗铁链绑在一起,结成船队连云,随着巨狼起伏,缓缓向东。 因为月圆潮汐,这个夜晚的大海异常凶猛不安。 甲板上泼满巨狼过后留下的海水,还没流泻干净,又是一个巨狼盖下来,几乎淹没船只。 领头的大宝船,收起风帆,却依然用底舱双层大桨齐刷刷划出动力,向前行驶。三班各百号粗壮船夫大汉,赤着膊,轮班上岗,依着口令,使劲划动巨桨。 上方甲板上,一个黑衣如魅的身影,铁塔般矗立,巨狼退去,他依然纹丝不动,仰头望着天际那一轮明月。 一个竹竿般的瘦高个中年人在摇晃的甲板上稳稳走着,到了项宝贵身后,沉声道:“少主,大家日夜不停行船,已经很疲倦了,今晚狼高,还是歇一晚吧?” 这是高老二。 “明月寂寂,吾心如焚。”项宝贵并未回头看他,喃喃自语。 高老二皱眉。 良久,又一个巨狼退去,项宝贵抹了把脸上的海水,笑吟吟转过身:“传令下去,再加速,天亮之前,我们必须到达琉国腾远按司那里。” —— 洪元30年八月十六,朱鄯改年号文继,文继一年,也就是洪元三十年。 八月十七,令国公领十万兵马经过苏州,开往福建剿杀“反叛”的瑞王。 八月三十,成王逃出京城的围杀,一路向北,经过淮安,被紫衣侯梅萧待为上宾,一路好吃好喝照顾“护送”回燕京。 进入九月,苏州的天气终于凉下来,晚风飒飒时,行人的脸上有了瑟缩的寒意。 九月初八,皇帝朱鄯派内监王公公领一百羽林郎,封了三重宝箱,将一枚精致如玩物的“免死金牌”郑重交到冷知秋手里,同时,宣圣旨,赐学政冷景易造官邸“恩学府”,因战事紧张,粮饷紧缺,户部只拨了一百两库银,中途,王公公拿了五十两,到冷景易手里,便是五十两的朝廷“补贴” 送走王公公,冷景易父女俩,一个看着区区五十两官银,一个看着手里漂亮的“免死金牌”,脸上的表情都是囧囧的。 幸好冷知秋已经封存好当初赚下的千两白银,造一个“恩学府”,应该勉强能够应付。 此时,冷景易也不得不感叹,女儿抛头露面虽然不妥,但到底是个凭本事能赚到钱的大人了。 “为父想起当初寒山寺下的渡口,知秋你第一回替人写家书,替一个姓木的抄佛经,赚了几个买药的钱,剩下的又当作回聘礼金打发了项家。如此细想来,你是早就开始长大,如今连爹也依靠你供养了。”冷景易有些自嘲。 “爹不要想岔了。后天便是知秋的及笄之日,知秋原本就该是成人了。供养父亲,天经地义,何况爹您是做大事为一方百姓谋福祉,哪里有空闲去行商走贾?” 冷景易双眸一沉,抚须长叹:“是啊,后天,女儿及笄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