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6大结局完 (第21/23页)
拉了,她自己先扯起裙子,露出两条白嫩嫩的小腿,迈开大步就跑,比冷兔跑得还快。 冷兔怔了怔,瞅着身侧前方那两条腿出神。 “宝贝,你还记得吗?”他回过神,赶上两步,边跑边问。 “嗯?” “咱们以前从紫衣侯府被赶出来,最后赶出京城,被一堆坏蛋cao棍子撵在屁股后追。” “啊?”项宝贝停下脚步,回头看,突然糊涂了。这个貌似书生、但又毫无书卷气的男子是谁? 冷兔微微一笑,拉起她的手一起慢慢的跑。 “今天,我们又被撵着屁股追了,要不要骂老天爷呢?要不要比谁骂得凶?” “…”项宝贝傻愣愣的表情。 唰——闪电就在身后不远,仿佛真是老天爷甩着鞭子在追他们。 “混蛋!”项宝贝撒开腿狂奔,也不知是骂老天爷,还是在骂冷兔。 冷兔也加速跑,嘴咧开了笑,雨水全打在整齐的白牙上,明亮如瓷。 很快钻进了马车,长随不可思议的挑眉瞅着他们,心想,小爷果然厉害,转眼工夫就把人家姑娘拉上车了,这手段高明呀。 帘子内,冷兔和项宝贝呼呼喘气,急匆匆擦着满头满脸的雨水,慢慢的,两人都安静下来,动作缓下来,抬脸,对视,怔忡。 他怎么长大了?变好看了? 她还是老样子,庸脂俗粉中的庸脂俗粉… 他的骨架子变宽了,湿透的衣衫,包着匀称流畅的身形。 她的衣衫也湿透了,胸前起伏的形状让他浑身发热,露出一小截的细嫩小腿,脚踝的颜色带着点粉红… “傻大妞。” “小兔崽子!”项宝贝怒目撅嘴。 冷兔突然俯身,伸臂将她抱住,在那撅起的红唇上,狠狠压了一下,要把它压平。 “唔!”项宝贝脑子里昏了一下,瞪着杏仁眼,浑身僵住。 四片唇相挤压,滑腻、轻颤、发麻,冷兔的脑子也昏了,下意识收紧手臂,接触的每一寸肌肤都烫得惊人。 又烫又软,香香甜甜。 这是什么滋味?为啥感觉那么好?他的眼睛眯了起来,痴迷沉醉。 “啪——!”一记响亮的耳光。 打醒了冷兔,也打醒了项宝贝自己。“小兔崽子,你想死吗?!”她叉腰怒吼。外面长随的眉毛倒挂成外八字,呵呵傻笑出一脸菊花纹,雨水淋在纹上,蜿蜒流进嘴里。 “主子小爷下手真快啊!”他暗自叹息。 … —— ◆◆——18。风云际会,也淡然——◆◆ 宣武元年八月。 帝朱宁要给冷景易官复原职——二品都御史,加礼部尚书。 冷景易谢了恩,回到京城旧御史府,转悠了两圈,第三天就上折子,辞官回乡,归田养老。 官复原职,这的确曾是他的怨念,是他放不下的芥蒂。如今实现了,曾经被抄家的屈辱也扫空了。他觉得一身轻松,同时骨头发懒,再也不想去思考任何国家大计,再也不愿见那些满脸严肃的同僚大官,甚至也不愿见那个高高坐在丹墀龙椅上的红蟒袍皇帝。 他不知道,朱宁在看到折子的时候,朗眉锁起,目光狐疑。 朱宁的身旁,站着一个相貌奇特的人,不知男女,却俊秀异常,不能说是美人,但的确叫人一见难忘。 “子琳,朕杀光了朱鄯的旧臣,外面很多人骂朕残暴不仁。这个冷景易,是不是也这么认为?否则朕念旧情,特地给他加官进爵,他为何辞官回乡?” 徐子琳忙道:“皇上,冷大人素来耿直,如果对皇上您有什么不满,必定当面驳斥。他想辞官归乡,大约是真的心力不足,思念亡妻吧?” “哼。”朱宁垂下凤目,淡淡道:“你自然替他说好话,朕晓得,你和他的女儿自小便是至交好友。” 虽然仍有些不高兴,他还是将折子放在一边,不再追究。 这时,秉笔太监报说紫衣公主和令国公求见。 这二人本来是老皇帝托孤的重臣,却在关键时刻放行成王大军,导致朱鄯一败涂地,最后死生不明。朱宁并不感激这两个皇亲,反而觉得他们态度不明,会不会故意诈降,其实是蓄谋反攻? 见令国公和紫衣公主忐忑的跪在阶下,朱宁抿唇,良久也不叫他们平身。 紫衣公主跪久了,焦躁起来,抬脸直视皇帝朱宁。 “陛下就是这么对待皇姑姑的吗?” 朱宁往后靠在椅背上,面色微冷,又过了一会儿,才道:“平身吧。” 令国公见皇帝这个态度,心已经凉了。 紫衣公主却生气“难道不赐座吗?” 朱宁皱眉问:“两位来见朕,有什么事?” 紫衣公主气得噎住,刚要发怒,令国公已经扯住她往身后拉,随即拿出一枚玉坠,双手捧着给朱宁看。 “陛下,这是紫衣公主在苏州巡查时,自两个琉国‘使者’那里得到的,因是陛下随身的宝物,臣不敢怠慢,特地送回给陛下。” 从前叫琉国jianian细,现在得改称使者,这个世道就是胜者为王败者寇。 朱宁怔了怔,看着玉坠出神。 时间过去太久,他差点忘了,曾经有个小姑娘,写得一手好字,静如秋水明月,爽气大方,还赠给他平安符。后来,他真的一时心动,兴致勃勃去找那个小姑娘,才发觉晚了一步,她已经许了人家。 这玉坠,是因为那时候惋惜的心情,想要留个纪念寄托,才托冷景易转交。 怎么会到什么“琉国使者”手里? 朱宁示意宫人将玉坠奉上来,他放在手心细看,便发觉已经摔坏了,破了个角。岂有此理! “项宝贵和冷知秋夫妇在苏州?”朱宁沉着脸问。 不知道问的是令国公、紫衣公主,还是问徐子琳。 令国公道:“应该在苏州吧。” 徐子琳却道:“皇上莫忘了,项宝贵夫妇在您最困难的时候,从海路运了江南大米,解开燕京当年的旱馑。还有,当年能侥幸离开京城,返回燕京,也是冷知秋托木子虚报的信。” 朱宁眯起眼,脸色已经黑沉,眼角余光扫过徐子琳。 他命令国公和紫衣公主退出去,又让闲杂宫人也都退出去。徐子琳跟着也要走,却被他叫住。 “你站着,朕有话说。” 徐子琳便站住,转身看他,神色冷峻。 “朕不想再提当年的一些事情,你明白吗?”朱宁盯了徐子琳一眼,便低头把玩玉坠。“晚上,朕要去玉妃那里,你不必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