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2/4页)
,黎丽把它送到了旧货市场,一分钱也没有要。黎丽告诉他们,能卖就卖了,不能卖就送给人家,只要人家不嫌弃就可以。 一个价值五千多元,只用了二十天的冰箱,却一直无人问津。直到半个月之后,才被一个不知情的外地人花500块钱买走了。 建筑公司自然交到了黎丽的手中。但是,她既没有时间去经营,也没有精力去管理,更没有这方面的管理经验。她深爱着护士这份职业,二十多年的护士经历使黎丽对这份职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她舍不得放弃。 好在黎锦梁跟着傅小成多年,加上在大学里学的是土建专业,对建筑公司的业务有着相当的了解。傅小成在世时,黎锦梁就是他最得力的助手。无论是公司的决策还是决策之后的执行和实施,黎锦梁都要参与。大部分业务上的事情都是由黎锦梁去cao办,傅小成最后只是拍板。 “锦梁,我把公司全权委托给你管理,这边的事情就靠你了。我对这方面一是不懂,二是没时间。所以就辛苦你了。” “姐,放心吧。我会把公司管理好的。” 黎锦梁打理得倒也得心应手,公司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外表上看,黎丽又跟过去一样,跟人们有说有笑了。又是护士们眼里那个和蔼可亲的黎姐了。人们在心里增添了一份对她的敬重,将黎丽为死去老公塑像的行为,看做是一个女人对爱的坚强信念,是忠于爱情的举动。 黎丽每天晚上坐在傅小成面前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在脑子里把杀害傅小成的幕后凶手揪出来。 “你老公生活作风上怎么样?有没有相好的女人?”伍建良的话还是引起了她的注意。 当时,黎丽摇了摇头“没有,从来没有过。”尽管黎丽这么自信,但她还是不得不暗中作了些了解。她知道,如果傅小成真的有这种事情,自己肯定也是最后一个知情者。于是,她将与傅小成关系比较好的女人们一个个在她的脑子里过滤了一遍。 县内的,县外的,市里的,一个又一个,都被否定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要下此毒手? 又是什么样的仇恨使他们非要置傅小成于死地不可呢? 黎丽知道,朱文标只是一个出现在台前的具体实施者,他从来没有与傅小成接触过,黎锦梁提供的业务往来名单上也没有朱文标的名字。他的后面一定还藏着另外的人。那人也一定还在盯着自己,而且了解她当前的一举一动。 “是谁?你到底藏在哪里?”黎丽在心里问道。 黎锦梁也在想着这个问题,到底是谁一定要置傅小成于死地呢? 大学毕业后,黎锦梁一直跟着傅小成,从办公室的普通员工到工地负责人。建筑的每一个环节他都干过,甚至拿泥瓦刀砌砖的活儿傅小成也要求他干过。傅小成说:“你不去干,你就体会不到工人的苦,你心里就不会爱他们,不会同情他们。即使以后当老板了,你也难以跟他们一条心。跟他们一起干过活儿,你就会知道他们想的是什么,喜欢的是什么,就能与他们同甘共苦。” 在黎锦梁的记忆中,傅小成好像从来没有跟人翻过脸,也没有得罪过什么人,更不会有什么仇家,自己天天与他在一起,也没发现有什么不正常的女人出现。 每天在办公室与工地之间来往。听到的大多是人们在说傅小成的好话,都说傅老板是一个好人,竟然惨遭车祸,真是老天不公,太可惜了。 那天上午,黎锦梁整理乱糟糟的办公桌。他看到一张旧的《河阳日报》,报纸上有一则河阳新区建设工程招标公告。公告上被人用笔画了记号,他的眼睛不由得一亮,难道是… 那是几个月前,河阳新区市政广场准备招标的消息传了出来。当时,傅小成也跃跃欲试,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机。他认为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把市政广场的主体建筑工程拿下,对于提高昌平公司在河阳乃至在山南省的声誉都将会有明显的效果,对于昌平公司的发展更是有着很大的帮助。 黎锦梁还记得那是一个下午,傅小成与他特意赶到河阳市招投标办公室,就有关事项进行了咨询。晚上,傅小成请他们吃了一顿晚饭,当时傅小成还喝了很多酒。 回来的路上,傅小成踌躇满志地说:“锦梁,如果这次我们能中标,我们昌平公司可就出名了。中标后,你一定要好好干,替我严格把好质量关。我们一定要在河阳做出一个过硬的样板工程来。让大家看看,我们做出来的是一流工程,借此打造建筑业的‘昌平’品牌。” 黎锦梁当时还笑了笑说:“姐夫,八字还没有一撇呢,现在说这话,是不是太早了。” 傅小成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这次我一定会倾尽全力的,标书的事就全靠你了,一定要做好,我们要尽全力争取。” 看到傅小成这么有信心,黎锦梁不由得信心大增,他看了姐夫一眼:“姐夫,你尽管放心吧,我大学几年下来,也还是学了点本事的。” “好,锦梁,我相信你。” 几天之后,傅小成却一改往日的高兴心情,在黎锦梁面前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好像是说这次竞标的对手非常多,压力非常大,有不小的阻力。 黎锦梁正要问他时,傅小成又对他说:“没关系,你尽力便是,一切都有我在。” 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