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段十九规划 (第2/2页)
问之心。张问被钱益谦栽赃,早就不爽他了。 黄仁直歇了口气又道:“筹措军费的同时,着手准备事宜。福建的地形、白莲教的势力、乱贼分布等等都要立刻开始准备了解,还有带兵将领的人选,也要联系,使后期步骤不用间断,一步步实施。” “其次,有了启动资金后,在浙江南部地区选择一个军屯,招募兵丁,组成建制训练。同时要开始开辟军费来源。供给军队的来源,老夫等也想了一个办法。大人可使用强硬手段,扶持沈家等商贾,垄断一些行业,然后利润分成,用来供给军队。沿海贸易时禁时开,许多富户利用时机在海贸上赚取暴利,大人也可以扶持一些商贾,分一些利益。江浙一带繁华无比,要筹措军费并不困难…” “…有了以上的准备之后,军队训练完毕,大人再选拔猛将能吏,率大军挺进福建,功业可成也。” “哈哈。”张问听罢高兴地开怀一笑,抚掌说道:“二位先生,此法甚妙。咱们就这么办。” 黄仁直摸着胡须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份内之事耳。” 张问虽然口上这么说,实际上他心里还有一个方案,但是那个方案只有他自己知道,并不愿意说给任何人听。 军政事务上,黄仁直和沈敬这样安排很是合理,所以张问同意了。但是张问还想做的几件事,一是扶植张盈弄的那个“玄衣卫”成为情报来源;二是他想开办一个书院,这个书院并非引导舆论那么简单,可以用来培植嫡系党羽;另外,和沈碧瑶合作,控制江南工商经济收入…形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经济、正治势力。 这些事办成的话,张问的势力将不可估量,拥有了那样的势力,甚至谋逆造反都有可能成功。所以张问不愿意说出来,以免遭来祸事;闷声大财,是正路。 张问看到机会之后,野心在胸中不断膨胀。 几个人站在石桥上,望着水面,吹了一阵风。就在这时,只见曹安在桥头向这边招手。张问便喊道:“曹安,过来说话。” 曹安便走到桥中间,躬身道:“少爷,刚刚沈家的人来过了,是苏州城沈氏钱庄的掌柜。” “有什么事?” 曹安道:“那掌柜姓王,说沈家在苏州城的钱庄被查封了好几家,还剩他掌柜的那一家,每日担惊受怕、小心翼翼,没有什么利润。听说少爷到苏州了,就跑来求少爷帮忙。” 张问听罢吃惊道:“沈家不是在浙直官场上有人脉吗?苏州官府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谁干的?” 曹安道:“两月前,苏州官府出面查封的。” 张问踱了几步,说道:“就算是苏州知府,也犯不着干这事,一定是上边有人。” “这个老奴却是不清楚,那王掌柜还在前院,少爷要见他么?” “好,你带他去前院客厅,我换身布衣去见他。” 张问随即和黄仁直沈敬告辞,换了一身青袍,头上戴了个四方平定巾。换好衣服,张问才走到客厅去见王掌柜。走进客厅,只见一个老头正坐在黄花梨椅子上。那老头见有人进来,就转头看向门口。 这时曹安说道:“王掌柜,这就是我们家少爷。” 王掌柜有些慌乱地站了起来,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悲悲戚戚地诉述。 张问好言慰之,亲自扶起王掌柜,说道:“王掌柜坐下说话,这事儿你们少东家知道了吗?” “老朽已经差人告诉少东家了,可是少东家说苏州知府是浙江布政使钱益谦的人,叫咱们忍着。张大人,他们明摆着是故意和咱们过意不去,这可怎么忍?您要帮帮咱们啊…”张问道:“别急,慢慢说,本官和你们少东家是…朋友,谁和沈家过意不去,就是和我张问过意不去,这事让我去管就行了。” 王掌柜听罢又跪倒在地,脑袋在地板上磕得咚咚直响“这下我们可是遇上贵人了,遇上贵人了。” 张问见他头胡须花白,还给自己这么磕头,忙又扶住他道:“快快请起,你这么磕头我消受不住。这事不难办,我和沈小姐的关系,官场上少有人知,况且两月前我还未任职浙直总督,钱益谦可能也不知道其中关系。现在钱益谦受我节制,只要让他知道了关联,你们就不必如此担忧了。” 王掌柜道:“是,是,只要大人一出马,什么事办不成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