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段十四大内 (第2/3页)
局的稳定过度、杜绝大明内乱,周遇吉会站在朝廷正统这一边。 还有东厂和锦衣卫、京营大部,都受王体乾等太监节制,而王体乾也会站在我这边。因为反对者的手段,无非就是以皇子太小、为了防止太监和外臣勾结专权为由,想扶持皇上的弟弟朱由检上位。朱由检有个亲信太监叫王承恩,如果朱由检登基,铁定想把内廷的权力移交到王承恩的手上,王体乾的地位不保,他只能支持小皇子登基,才能保证自己的权力;而我也支持小皇子登基,和王体乾的目的相同。王体乾只是个太监,他如果没有外廷大臣的声援,铁定要被攻击、一不小心连性命都有危险,我和他有朋友之谊,又是现成的能稳定局势的大臣,他不和我合作,能怎么办?” 如果说对付魏忠贤是完全的阳谋的话,这次张问的布局就是完全的阴谋。阴谋,不能泄露自己的意图,阴暗面的东西,一旦见光立马流产。如果张问的意图被人知道了,他立刻死无葬身之地,阴谋比阳谋更危险。 所以张问的阴谋要想成功,必须保证严密度,一切预先去联络势力都会增加泄露的可能。张问看到了这点之后,就没有和任何势力联络,只等事情生之后再快作出反应…这一点可以理解为冒险,但是他明白,真正的冒险是预先去布置、打草惊蛇。 在无尽的担忧和心惊中,张问等到了五月初五这一天。真到了这个时候,他反而不怕了。早上起来,他像往常一样练了会剑,然后吃了早饭,最后叫绣姑为他换上洗净的大红色一品仙鹤官袍。 这些阴谋,绣姑是不知道的,张问不会把它对绣姑说,因为她不懂。但是女人的感觉很敏感,绣姑从张问的表情和举止上,她感觉张问今天要去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有时候女人的直觉真的很神奇,绣姑莫名地在心里有一股子担心和不踏实。今天她为张问穿衣服的时候,格外认真,她把张问收拾得整整齐齐的。 张问穿戴一新,从书案上取下尚方宝剑“唰”地一声拔出半截,一改刚才的愁绪,眼神炯炯有神,一股坚定从他的眼睛里泄露了出来。 真的是个讽刺,他要阴的是皇帝,而手里这把剑恰恰是皇帝所赐。 他的握着剑柄的右手向怀里一送,把剑放回剑鞘,递给门口的玄月道:“你先拿着。”说罢便一拂仙鹤长袍,向门口走去。 “相公!”绣姑突然叫住张问。 张问转过身道:“还有什么事儿吗?” 绣姑奔了上来,扑到张问的怀里,一下控制不住哭了出来“相公,我总觉得今天不太踏实,你…早点回来。” 张问伸手抚摸着她头上的青丝,从容地微笑道:“别担心,你就当相公下地耕作去了,你在家做好饭等相公回来吃饭。”因为绣姑以前是个村姑,张问便开了个玩笑。 实际上如果他政变失败,回来就会杀掉自己的女人,包括绣姑,然后和她们一起投进外院那口枯井里…团聚。 张问出了家门,坐轿去了内阁。内阁到现在仍然只有他和顾秉镰两个阁臣,他们像往常那样开始各自开各司衙门呈报上来的奏折,遇到比较重要的事,就相互商量着票拟。一切如常,张问这时候出奇得冷静,他所有的表现都没有任何异样。 顾秉镰把一些人事上的奏折拿到张问的值房里,让他看了之后再做决策,两人趁此时间闲聊了几句。 顾秉镰说道:“今天端午节呢,这日子过得还真快,老夫仿佛还记得去年的粽子味道。” 张问若无其事地笑道:“今天皇上去西苑泛龙舟去了…其实咱们内阁应该下官报让各级衙门休息一天的。” 顾秉镰低声道:“君逸尘劳,咱们都习惯了。”说罢很亲切地和张问对视一笑。 两人处理了许多公务,中午就在阁臣吃了午饭。到了下午,一个吏员急冲冲地走进了张问的值房,说道:“张阁老,您的家仆说有急事儿要找您。” 张问心里一紧,面上依然镇定道:“叫他进来。” 来的是一个女人,虽然她穿着男人的衣服,女扮男装其实很扯淡,太容易看出来了。而且张问还认识这个女人,她叫沐浣衣,是张盈手里的最重要的心腹之一。这是一个单眼皮的女子,弱弱的身材,平胸。那次张问被困在温州叛军手里,张盈带着几个心腹来接引张问,其中就有这个沐浣衣。 沐浣衣抱拳脸色沉重道:“东家,皇上在西苑泛龙舟的时候,要乘小舟游玩,结果小舟方向失控,撞到了礁石上面。船翻,皇上掉进水里去了…” 很好,一切都在预料之中。西苑太大、占地极广,人手和防御完全比不上紫禁城,为阴谋创造了许多可能,而且事前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没有人想到会生状况。 张问左右看了看,用很低的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