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2章炒作是门大学问 (第1/3页)
第232章 炒作是门大学问 英雄剧组,确切的说是张导演和发行方,是很讨厌这样的记者和这样的问题的。这肯定是,是谁都讨厌这样的对比。你刚刚宣言说我的片子投资两亿四千万,然后马上就有一个片子宣言说投资三亿,直接打你的脸了。记者们还就你被打脸的这件事情来征询你的意见,这不就是给你添堵吗? 当然,凭借张导演的江湖地位,他自然可以轻描淡写地说到时候可以看电影的品质说话,然后把上海堡垒这部电影贬低一番。毕竟这是一部动画电影,上映过还没两年,剧情什么的的都已经出来了,完全不像他正在导的这部英雄,充满了神秘感。张导演自然相信自己的电影会获得一个高的票房,但是他也不太适合用嘲讽的语气点评上海堡垒,原因有两个:一、这部戏的导演沈正辉已经在商业领域极大地证明了自己,他现在名头是亚洲第一商业导演,虽然绝大部分票房都是在日本刷的,但是累积起来票房已经很可观了,算绝对值应该算是亚洲第一了,张导演的电影在日本的发行还要和春日谈呢!第二、这部戏的投资方很强大,不要看着挂名的投资方大家都不怎么认识,但是这些个公司背景一个不比一个小,业内人士只需要一看就明白,这部电影不是奉命拍摄就是红二代拿来洗钱的。 基于这两个理由,英雄剧组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打着太极拳,异常客观地说一些没用的废话。譬如“最终票房才是检验电影水平的标准,现在票房根本没有出来,我们不知道最后会怎么样。但是我们对于英雄本身非常有信心,相信一定可以创造国产电影的记录。” “超过四亿元票房吗?”就有不识趣的记者敢这么问。 尼玛的,集结号是上下两部,算最高的票房也不过两亿多,你敢报四亿是国产电影票房纪录。你拿了谁的钱?而且集结号最后有团体票这种大杀器,前军副主席出来站台,部队组织观看,这种优势是我们抵消得掉的吗? 被问到的张导演牙都要疼了。 “我们对于英雄很有信心。”他这样说道“这样高的投资,主要的是外埠市场。目前英雄出售的北美的发行权已经将成本收回来了,国内的票房什么的都是纯利润,票房上我们没有压力,但是票房当然是越高越好。” “那么您能对上海堡垒的票房做一下预测吗?”问这个问题的记者绝对不怀好意。 “这个我怎么预测?”张导演装作豪爽地笑起来“不过以我对沈导演的了解。他拍电影肯定不会亏本的。” “您的意思是这部电影能够拿下七亿以上的票房?”有记者惊呼。你脑子里面装的是x吗?张导演在心里面骂道“我的意思是他很有可能和我们一样,在电影拍摄之前就已经把版权卖出去收回成本了,三亿人民币折合成美元也不过三千多万,这对于他这种有渠道的导演来说,一点也不难的。” “您的意思是我们国内的电影投资上不去是因为缺乏对外销售的渠道吗?您这次是不是就是做这种尝试?”有记者打蛇随棍上地问道。 张导演实在是没有心思继续回答这种白痴一样的问题,他随口敷衍了几句,就此结束了这一场新闻发布会。 不过在没有节cao的记者的笔下。自然而然地会帮张导演延伸出更多的恩怨情仇,当然,张导演本身也会让舆论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不过没有节cao的小报和网络他管不了。记者们写得欢快,觉得这是一场重量级的直接对决,浑然忘了此时此刻上海堡垒连剧组都没有建立起来,好多消息都是吹出来的,除了导演定了,投资方有了。其他什么都没有。 沈正辉在日本没有呆几天,就不得不带着自己的两名副导演宫本和陆阳再一次赴大陆了。这一次不仅仅要和投资方见面,还要和合作拍摄方见面讨论拍摄的技术上的问题。这一次除了八一厂之外,长春厂和其他几个电影厂也都试着在这里面参一脚,毕竟三亿人民币的投资,随便挖一点就足够吃上好几年了。这也算是极大地拉动了gdp了,消息放出去之后,不仅是娱乐圈,各大电影厂电影公司的心思都动了,这个时候就是沈正辉不拍摄这部电影都不行了,许多嗷嗷待哺的体制内的电影制作人也会推动着这个三亿元项目继续下去,因此张导演的英雄能够获得那么多的优待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此,沈正辉在大陆遭受的热情款待就是有足够的理由了。推销道具制作、副导演、剧务、美工甚至场记的人都有,就更不要提推销男演员、女演员的了。上海堡垒作为动画电影已经上映过了,因此对于整个故事结构,出场人物早就被有心人摸清楚了,别人就指着出场人物推荐。对此,沈正辉是不胜其烦。 所幸的是王安萍帮他扛住了投资方的压力,这些所谓的娱乐圈的大佬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真的不给面子也就不给了,三亿人民币的投资,要为投资人负责,你丫的一毛钱不出还想推荐女主角?去你的吧!用你的人就不错了,不要唧唧歪歪,有本事你去和军wei副主席的孙女撒气啊!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