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讲政治 (第2/3页)
没有脱离大的历史背景,相反,它让这个历史背景变得更加能够让人理解和接受了。主席兴致勃勃地谈起了电影中的细节,对于电影潜移默化表现出来的对于tg纪律和作风的认同,对于kmt无情的嘲讽和高级黑,对美国人的讽刺大加赞赏。认为沈正辉在电影拍摄和文化宣传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值得中国其他导演和文化部门学习。 这个论断听起来很好听,但是这种赞誉让沈正辉觉得压力太大,把自己抬得太高了让自己有被高级黑捧杀的可能性。要让中国电影文化全部变轨到沈正辉的道路上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在路线问题上文艺界一向是重灾区。 沈正辉只能尽量将功劳推到老军人、老同志的身上。当然,这也不是说瞎话,沈正辉毕竟只是确定了一个方向,整个电影故事能够有血有rou地表现出来所依靠的除了演员之外就是这些亲身经历过战争的顾问了。沈正辉的谦虚倒很是赢得了主席的好感,他表示希望能够看到沈正辉更多更好的作品——无论什么类型的作品。 这样的表态让沈正辉吃了一个定心丸。也算是换了一个大礼包,最起码几年时间里,自己只要不自己作死,应该就不会遇见什么大的阻碍了。 主席特意说道“从这部电影啊,我们要看到就是这个人物的成长他始终是和周边的环境接触。在这个历史的大背景下,他本人的命运是服从于这个背景的,但是他本人能够在这个背景下达到什么高度又是他本人所决定的。”主席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也处在我们自己的历史背景之下。要能够做成什么事情,达到什么高度,对不对得起自己的历史地位,这也要看我们自己的努力。” 沈正辉从主席表情丰富的脸上读出了一丝他心中的疲惫,可以说,这几年来,国家都处在一个内外发展的低潮期,国内问题不断。国外外国势力步步紧逼,要想维持住整个局面,压力非常大。不过沈正辉也只能在心里面说。这种情况都是暂时的,等到熬到9月份,拉灯大叔惊天地泣鬼神地一撞,就是中国未来十多年的战略机遇期。小布什最后终将证明,他将无愧于中国人民老朋友的称号,将他们家族的传统发扬光大。 不过这些都不能说。 会谈结束后。沈正辉一行人被送出了中南海,送沈正辉的是一号办公室的一名秘书。沈正辉从来不曾认识过这个先生,不过这位贾先生倒是挺客气。亲自送沈正辉上车之后,还特意留了一张名片给沈正辉,说是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联系他。这让沈正辉有些受宠若惊,这可是一号首长身边的人,虽然这张只有名字和电话号码的名片名义上的作用远远大过了实际作用,但是这种程度的待遇还是让沈正辉感到惊诧和激动。 王安萍倒是淡然得多,听了沈正辉转述的情况,轻描淡写地说道“算是增加了一条沟通渠道,也不算什么。”真不愧是有底气的家族三代。 王安萍找沈正辉倒不是完全为了打听他和一号见面说了什么,这一次在东北拍戏,沈正辉花了若干钱撒在了东北的土地上的时候,王安萍也在东北考察了一番。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逐渐丧失了重工业生产基地的作用,地位不断下降,因为国营企业改革,又造成了大量工人失业下岗,gdp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下降,经济发展不起来,社会治安也逐渐恶化,开始向全国输出无业闲散人员。但是公平客观地讲,东北地区的基础依然是相当好的,等到国家开始重新重视这一块,提出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口号和提供相关政策的时候,情况也会逐渐好转。 所以,当其他人看到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落后与停滞的时候,王安萍看到的是机遇和发展。 “我觉得农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沈正辉说道。 “农业?”王安萍有些不解“我以为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在几个重要城市囤积地产呢!” 这样做太拉仇恨了,好吧,即使大家都没有这么有眼光看到这一点被你抢先布局,但是房地产开发的资金量你真的觉得没有问题吗? “投资农业似乎花的钱更多吧?见效还慢。” 这就是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了,你想一想,你们不是有物流公司吗? 王安萍若有所思“但是农业似乎利润比较薄。” 那要看是哪种农业了,各种东北特产其实根本不需要考虑销路,所要考虑的其实还是物流的问题,2000年左右的菜篮子工程还远远没有结束。更重要的是,你不仅仅要看到国内的市场,更重要的是国外的市场。 “日本?”王安萍眼睛一亮“你有路子?” 确实有路子。并且这个时候进入东北布局东北市场可以说是抢占了先机。东北社会的动荡是非常明显的,地方政府为此也头疼不已,大规模集约化的农业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