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军事布署 (第2/2页)
日本目前已完善了立体化预警体系,高技术侦察监视是赢得现代战争至关重要的手段,要想取得防空作战的主动权,必须建立完善的早期预警系统,因此,帝国航空自卫队一直将提高空中预警能力作为其建设的重点。 航空自卫队目前装备20架 E-767空中指挥预警机,均部署在东京附近的滨松基地,主要担负帝都的防空警戒任务和日本全境的预警能力。航空自卫队装备的36架 E-2 C预警机主要负责北部、中部和西部空域的警戒巡逻任务,紧急情况下担负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任务。 航空自卫队为所有警戒群装备了 J? F P S-3新型固定式6坐标雷达,为各机动警戒队装备了 J? T P S-102新型移动式6坐标雷达。中部航空方面队下辖的 8个警戒群和4个机动警戒队全部换装新型6坐标雷达,地面预警时间将由现在的7分钟提高至10分钟。此外,为提高对隐形飞机等小型目标的探测能力,航空自卫队还装备了最新型的 J? F P S-4型雷达。 为了对付“周边事态”和建立自主的天基情报侦察系统,日本在太空上设有一颗光学侦察卫星和一颗雷达侦察卫星,其中光学侦察卫星的分辨率为一米,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分辨直径为3米,并具有全天时、全天候侦察和一定的识别伪装能力,而工程军用侦察卫星则让日本具有自主的天基军用侦察和军用通信能力。能够建立和使用包括侦察监视、通信广播、导弹预警、导航定位和气象预报等种类齐全、功能强大的军用航天体系,具备利用航天系统直接支援作战的能力和研制部署包括航天飞机在内的有限空间武器的能力。作为情报侦察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航空自卫队在中部防区内的百里基地的第 501航空队装备 R F-4 E J型侦察机30余架。该型机配有较先进的航空照相设备,可在昼夜各种气象条件下实施高空或低空照相侦察,获取战术情报。 日本自卫队目前拥有以陆海空三军 C4I系统为基础、以防卫厅 C4I系统为核心的指挥控制体系,基本具备了全境和全手段立体通信能力,并且可对日本超高空、空中、海上、水下进行24小时的不间断监视与监听,预警范围为3000~4000公里。为了让纵向联通和横向联通达到更完善,更进一步提高自卫队的指挥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此,还建立了一个以中央指挥所的“中央指挥系统”为中心,构建而成的“防卫综合数据通信网。” 自卫队在“三军共用数据通信网”的基础上还建设了新一代中央指挥与控制系统,航空自卫队对现有的防空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巴奇”系统)进行了技术改进,通过航空自卫队指挥通信网,把航空总队作战指挥系统、支援集团指挥系统和补给本部指挥系统联为一体,进一步提高了航空自卫队指挥控制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日本海上自卫队是一支兵种齐全、装备先进、具有较强反潜护航作战和远洋机动作战能力的精锐海军,其海上力量居世界前列。海上自卫队在去年装备了6艘“金刚”级“宙斯盾”型导弹驱逐舰后,使其4000吨以上的舰只达到40余艘。 海上自卫队还配有四艘可搭载E-2型预警机和垂直起降战斗机的4万吨级轻型航母和两艘4万吨级医疗船。海上自卫队的“十?十”舰队(10艘驱逐舰、10架舰载直升机)的编制,使日本拥有4个准航母战斗群。航空自卫队拥有240架F-2型战斗机以及300架F-15改进型战斗机;同时装备4架E-767预警机、为数众多的空中加油机和3000公里以上的超视距雷达。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十十”舰队非常重视各舰队的均衡部署与发展。每个舰队都各部署一艘“金刚”级别神盾(宙斯盾)驱逐舰、其他搭配包括四艘MURASAME多用途驱逐舰、两艘HATAKAZE驱逐舰、两艘ASAGIRI驱逐舰、两艘HARUNA直升机驱逐舰。通过这样的均衡搭配,形成了完整的反潜、防空、舰对舰打击力量,并且使各舰队的力量均衡。 仅以第一护卫舰队而论,防空导弹达到3种,他们是“金刚”级神盾舰的90枚“标准II”远程舰对空导弹,DDG143配备的24枚“海麻雀”、DDG101、102、107各配备16枚垂直发射的“海麻雀”、8枚“海麻雀”短程舰对空导弹、DDG171配备的40枚“标准I”中程舰对空导弹。这样形成了高、中、低三层防空态势,第一护卫舰队总共配备防空导弹210枚。 海上自卫队另外装配的两艘8900吨级和两艘1。5万吨级运输舰,可以达到一次运输一个陆军战斗群(一个步兵团及必要的炮兵营、坦克部队及其他配属分队等)的能力。 航空自卫队完成了对24架 F-15战斗机的现代化改装,配备了64架 F-2战斗支援飞机、18架 F-2型强击机(双座)、12架 C H-47 J型运输直升机、6架 U-125 A型搜索救援机、6架 U H-60 J型救援直升机、18架 T-4型中级教练机、4架新型初级教练机、12架 T-400型运输机和20架 E-2 C改进型早期预警机、24架空中加油机,装备了16个航空团基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